浅谈器械清洗质量评价方法及研究

时间:2022-08-16 11:36:33

浅谈器械清洗质量评价方法及研究

[摘 要] 医疗器械清洗供应室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它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安全水平以下。清洗的程度必须应达到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去除有机物、无机物的污染源。灭菌后达到无菌的要求。提高医疗器械及物品的清洗质量是供应室一贯的工作追求。

[关键词]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改进方法;灭菌质量

前言:医院里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和灭菌才能使用。受到污染的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是医院再生物品工作中重中之重。器械的清洗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灭菌效果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器械使用后残留的有机物,会有效阻止微生物与消毒气体的接触,使细菌产生保护膜而影响消毒效果。即使灭菌后也极容易产生异物微粒,分解产物等。因此,彻底的清洗是消毒物品的最基本要求,对必须灭菌的物品更至关重要。

1.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

1.1清洗前的预处理。供应室的器械清洗,无论采用手工清洗还机械清洗,清洗前都必须精心进行预处理过程。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对器械进行保湿处理、清洁度的检查、器械的分类、特殊污染器械的消毒处理等。在清洗前如果不进行预处理,污染的器械上的微生物可使附着在器械上污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增加清洗难度。处理方法是:只求对有特殊污染的器械采用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其余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原则上采取先清洗后消毒的方法,既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一般器械通常在40℃以下水温流水下直接冲洗。去除粘附在器械表面的污物。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器械,能进行拆卸的都要完全拆开。有管腔的将管芯拔出,避免在清洗时遮盖洗涤面。污物干枯的器械,应先采用酶液浸泡来松解或消化粘附在器械上的污物。

1.2人工清洗方法。供应室人工清洗的器械主要包括:精细、精密、尖锐的器械。不能浸泡于水中的器械(如电刀)等、不能耐高温(93℃)的器械、以及有严重污染而生锈或残留血迹、分泌物的器械、用机器无法洗净的器械。手工清洗是通过物理方法,使用流水或者与器械污染相匹配的洗涤剂,在溶液中用毛刷或清洁布去除粘附在器械上的污物。以达到清洁的目的。对表面光滑的器械大多采用人工清洗法,以期达到既保证质量,又节约洗涤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对结构复杂的器械能拆开的部件必须拆开仔细地刷洗,而管道、缝隙、粗燥的表面、关节等处应选择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刷子,先手工初步刷洗,去除大的污物后,再用清洗机清洗。

1.3机械清洗法。机械清洗分为全自动、半自动、超声清洗机、长龙式等多种形式,有的清洗机带加热系统和干燥系统。目前国内部分医院采用机械清洗,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清洗手术器械前使用多酶液浸泡器械的方法,可使同一部器械表面、轴节、咬合面的清洗质量明显提高。超声波自动清洗机的洗净作用是藉高频率水的挤压产生水泡形成真空区而产生拉力,将附在器械上的污垢松动吸离,它比人工清洗好的理由是它可以清除刷子无法触及的污物。机器清洗并不能全部代替手工清洗,对于某些管道、精密仪器和较难清洗部位必须手工清洗,此外对于清洗设备必须经常清洗和保养以免机器清洗失效。

2.清洗器械的质量检测。

清洁是医疗用品再处理的一个必要过程,国内外虽然有规范指导医务人员对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有效的清洁,但目前无任何标准的定义设备是否“清洁”,原因是缺乏统一、简单、广泛接受的测试污物的方法来评价清洁的效果。但一般认为,清洁过程至少应达到:①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②去除有机、无机污染物;③灭菌时达到灭菌保障水平。目前既方便快捷、又较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为目测法,可通过肉眼观察以下指标来判定:①器械表面无粘附有用机械方法可剥落的污物,但锈迹除外;②器械表面不应有洗涤剂和影响金属光泽的污物、乌膜;③器械表面或刃面无损伤;④上述指标检测合格率应>99%。目测方法相对简单,容易施行,但人为的判断差异过大,在无客观检测洁净度的方法时,刷洗者很难发现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目前临床上用肉眼观察清洗效果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①物品内部包括很多管道无法观察;②结构复杂,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很难观察清楚;③小的隐血、污染物、黏液等也很难观察清楚。国内外评价清洗效果的方法除目测外,主要还有:①检测有机物污染的方法:潜血试验、蓝光试验、硫酸铜―蛋白测定方法;②检测微生物方法:细菌培养计数法;③同时检测出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方法:ATP生物荧光法。潜血试验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部分有催化过氧化物分解的作用,能催化试剂中的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新生态氧,氧化上述色原物质而呈色。可检测出5mg/L以上的血清铁含量,该法明显优于目测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科学客观的检测方法,但不适用于非血污染物的检测。细菌培养法由于实际情况非常复杂,而且需要48h才能得出结果,因此极少用于医疗器械清洁效果的检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套科学的清洁标准来评价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并以此来推动清洗方法的改进和清洗质量的提高。

3.结束语

供应室的清洗工作是医院的先头工作,是有效控制感染的前沿阵地,只有工作人员的精心操作,严格遵守医疗规则。并严格检测,本着为患者负责的理念,就一定能够把器械清洗工作抓到实处。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文珍.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6,16(4):410.

[2]叶树林,王华生,孙雪莹,等.医疗器械洁净度检测方法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4):421.

[3]李六亿.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10):1253.

[4]钟秀玲,程隶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12.

上一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指导 下一篇:100例外伤X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MRI)和骨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