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权起源的理论评述

时间:2022-08-16 11:16:57

关于产权起源的理论评述

[摘 要] 产权理论是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理论之一。关于产权起源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经过阅读有关经济学研究著作,归纳成四种关于产权起源的理论,即产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产权是政治体制演变的结果;产权起源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和产权是一种制度的安排。笔者认为产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次次生产力和技术的变革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 产权 起源 理论 评述

产权是经济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吸引着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那么产权是怎样产生的呢?经济学家的大量研究文献都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产生了关于产权的许多不同的理论,展现在面前的就像是一个关于产权的“万花筒”,叫人爱不释手。笔者无法穷尽如此众多的理论文献,但从阅读有限的理论文献中,可以归纳出有关产权产生的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产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另一种观点认为产权是政治体制演变的结果,政治谈判在产权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产权是在“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的指挥下,由“一种自发秩序形式”的自利活动所决定的;第四种观点源于制度经济学,按照制度变迁的产权学派的观点,产权是与效率紧密联系的,一种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形式决定了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的惟一有效率的形式是走向私有产权。

一、产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类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人在努力满足自己需要时,往往会影响正在试图做同样事的其他人,比如,双方都占有同样一块土地,或者一个人对土地某一个方面的使用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使用,人类的这种相互依赖性既合作又互相冲突,产权说明的是与一种资源或任何行动路线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观点把产权与财产等同起来看待,把产权(财产)看成是一种自然和技术的产物,财产被定义成物化的劳动。爱伦・斯密特认为作为被赋予了某种权利的劳动,总是一种社会的选择,财产不单纯是物质的派生物,它也是某一团体选择的反映,人们总是从众多可能的努力行为中,选择某些劳动结果,赋予其财产的地位。战争是一种物与物的关系,而交易则是一种与物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任何类型的交易制度都取决于伦理选择,市场也取决于伦理选择。看不见的手并不是自然赋予的礼物,而一种建立在某些自我约束基础上的产权的公共选择集。

二、产权是政治体制演变的结果

在产权经济研究中,经常把奴隶制、土地、地主与佃户、矿产等作为产权研究的经典案例来研究产权的配置效率及分配形式等。“如果现存的产权结构限制或阻碍了人们对相对价格或技术变化的反应,潜在的利润没有被人获取,将会使人们有动机去采用更为合适的产权制度。因此,要对产权演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就要对建立和修订财产规则和法律背后的政治谈判过程有个清楚的认识。

由于产权对财富和政治权威的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的演变,朝代的更替,反映着一种不公平利益分配形式的改变,表明一种新的权利方式的形成,这种新的权利结构形成了一种新的产权结构,财富和政治权威得重新分配。政治谈判对产权的演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莱比卡普对产权签约过程中分配问题的分析是认识财产关系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途经,莱比卡普详细考察了在美国对有关自然资源的公共地问题的四种产权反应,这四种产权关系包括典型地的私人申请者、政治家、法官和政客,他们的动机来自于自利,以及对公共地的认识。私人申请者包括产权的既有所有者以及那些试图获取这种权利的人,他们寄希望于取得典型地的产权,而对有关产权立法负有责任的政客在竞争选票以及有影响的利益集团的支持过程中试图迎合私人申请者的需要,法官的判决对于解决纠纷和塑造产权非常关键,可以预期人们会试图影响法官的意见。官僚与制度中的其他人一样,被看作是在现存制度和其他约束条件下进行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制定者,在谈判过种中,官僚试图用理想的管理规则来换取政治上的支持。

莱比卡普还与阿尔斯顿・斯凯德一起对产权的演化做了进一步的经验研究,他们证明,政府通过提供清晰的,有保障的土地所有权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和增加财富。然而,该研究同时也表明,“政府对产权需要的反应将会受到多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包括竞争性的选民压力、选举需要、管理部门和政府权限之间的冲突,大起大落的财政预算和管理部门的人员安置,所有这些都对产权制度的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也决定了经济发展计划的路径的成功”。

三、产权起源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如货币制度一样,产权制度不一定是凭借外生的权威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法律产物。相反,产权安排可以被理解为最终是“由一种自发秩序形式”的自利活动所决定的,换言之,根据这种观点,不同形式的产权起源并非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这里所说的“一种自发秩序形式”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自由的市场配制机制。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作用可行自发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科斯定理进一步强调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关于科斯定理,西方经济学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等等也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换个说法,在所给定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内部化”,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休谟在其研究中指出:“要认识到所有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考虑一下任何事实上对有价值资源的产权进行分配的问题。假设传统已经很好的建立起来,那么每个人都有着坚实的预期――一种基于经验归纳而来的预期――其他人会遵循这种传统。给定这种预期,每个人都认为遵循这种传统对他们是有利的。而且,给定一个人遵循这种传统,他不仅期望与他交往的人需要的也正是这种传统,而且他还希望他们也同样如此行事。此外,任何一个人至少在某些情形中受益于这种传统,那么很可能将任何对这种传统的破环视为一种对自身的间接威胁。”

四、产权是一种制度的安排

科斯定理在分析产权的效率时假设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市场机制的理想条件并不存在,交易成本无处不在,并影响着资源的配置和效率。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着不完全的垄断、信息的不对称和外部性的影响,导致市场的失灵,因此,那种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制度经济学产权学派的逻辑可以用如下式子来表示:

经济盈余=f(产权)

这就是说,当产权朝着排他性权利方向演进时,从一块土地上获得的经济盈余将增加。另一个可供选择的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产权=g(经济盈余)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性资产中的最佳产权结构是个因变量,而不是像产权学派所说的那样是个自变量。对这个等式的理解是十分简单的,即不同型式的产权(制度)要求不同层次的支持性基础结构来界定权利和义务,来划分边界以及来实施权利。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财产,在经济上可行的结构是经济剩余的一个函数,这种经济剩余能弥补那些各式各样的成本。

制度变迁的产权学派认为,在对相互影响的人们为调整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性的需要作出反应时,新产权就出现了。有关导向资源的原子式财产安排的制度变迁,理查德・波斯纳这样表述,经济效率的基本激励来自于分配给社会成员的对于特定资源的排他性使用的排他性权利。如果每一片土地都分别为某个个人所有,在此意义上总是能排斥其他所有的人进入任何一片给定的土地,那么个人就将会通过种植或其他方法使土地价值最大化。进而提出:衡量一个有效率的产权体制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广泛性,第二个标准是排他性,第三个标准是可转让性。

从个人决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是否应该做出努力改变现存的制度结构问题,现在已经变为如何对成本和收益进行评估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变革所进行的努力的潜在成本和收益,必须作出主观的计算。德姆塞茨认为,新产权的出现是在人们希望对新的外部经济或不经济的影响做出反应的时候发生的。换一种表述,产权的发展是为了将外部性内部化,此时内部化的收益变得大于内部化的成本。

五、理论评述

上述四种关于产权起源的不同观点,是经济学家从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了产权的起源,四种观点既有相联系的地方,又有其特殊的贡献。第二种观点把产权看作是政治体制演变的成果,事实上与制度理论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只是研究的基础不同而已。制度理论着重于产权的成本―效益问题的研究分析,而第二种观点则把研究的视角放在社会政治体制和政府的作用上;第一种观点将研究的重点在放在社会关系上,把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及其产生的物与物、人与物及人与人的关系对产权的影响作为产权起源的依据;第三种观点的研究基础主要是基于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在既定的传统体制下,市场的机制(看不见的手)可以使财产的使用达到最优,这种市场均衡条件下的产权理论属于古典经济学的范畴;第三种观点与第四种观点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第四种观点也是从市场交换的角度对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进行研究的,只不过已经不再有“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是在充分研究了各种市场类型,各种外部性的情况下,提出产权的成本――效益函数,由此可看出第四种观点又与第二种观点也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产权的制度安排中。

归纳上述四种产权起源的观点,笔者认为,产权既然是经济生活极其重要的东西,那么产权必然是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社会关系。政治体制的演变,政府的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具以及产权的成本――效益函数,都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开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次次生产力和技术的变革,产权关系及产权制度必然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

参考文献:

[1]黄祖辉 蒋文华 郭红东 宝贞敏译:[美]A.爱伦・斯密特著 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新1版2006年3月第1次印刷

[2][美]Y.巴泽尔著:费方域 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6次印刷

[3]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二版 2004年2月第12次印刷

[4][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著陈 郁 郭宇峰 汪春译: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新1版2006年3月第1次印刷

[5][美]埃里克・弗鲁博顿 [德]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 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2006年1月第1次印刷

[6]费方域著: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新1版 2006年3月第1次印刷

[7]刘小玄著: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2006年3月第2次印刷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担保合同无效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知识产权视角下的我国金融创新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