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都市圈视角下构建北部湾都市圈的研究初析

时间:2022-08-16 07:59:09

基于都市圈视角下构建北部湾都市圈的研究初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007-02

摘 要 都市圈是当今世界各城市参与到国际竞争的主要单位。各城市由于地缘、历史的原因形成优势互补、有机协调的有机体,通过城市的有机结合,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增强区域的竞争力。近年,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各城市构建都市圈发展势头迅猛。本文主要探讨北部湾城市构建都市圈的基础要素以及条件,并对构建北部湾都市圈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都市圈 城市群 引力模型

一、都市圈以及相关概念

都市圈是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一种空间现象。各城市组团发展,形成一个个都市圈,不仅能够减少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还能形成规模效应,更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产业特长,有利于城市参加区域竞争,增强区域的竞争力。都市圈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如以纽约、伦敦、东京等为中心的都市圈,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国都有都市圈的定义,高汝熹、罗守贵(2006)通过对都市圈几个主要特征的把握,将都市圈定义为: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以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为基础,以一个或者多个中心城市为主导,通过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以频繁的人员流、资本流和信息流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联系,最终形成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

在此,引入城市群这一概念。据戴宾(2004)的研究,城市群,从纯地理学意义上说,是指一定区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姚士谋在其《中国城市群》一书中认为,城市群是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然而,构成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有可能是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也可能是几个规模相近的大中城市组成。故城市群更多体现的是各城市发展后城市相连的一种情况。而都市圈则更多的反映了城市之间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状况。

二、北部湾各城市今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

2010年,北部湾四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据广西区统计局初步预算,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人口为1316万①,生产总值为3021.73亿元。其中南宁市为1800.43亿元,钦州市为504.18亿元,北海市为397.58亿元,防城港市为319.54亿元,北部湾经济区增速达15.6%,比广西区平均增速快1.4%。其中财政收入达441.46亿元,增速高达32.8%,比全区平均增速快了5.7%②。

近几年北部湾各城市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作为北部湾核心城市的南宁。2003年南宁市生产总值为502.53亿元,财政收入为61.6亿元;2010年,分别增长到1800.43亿元与319.54亿元。2010年12月24日,广西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表示,用3-5年的时间把南宁建成广西的“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初步形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重要的总部基地,形成人口规模达300万的超大城市。当前,南宁市全市非农人口已达200万人,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地位逐渐巩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地位逐渐呈现。广西将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中心城农业人口向城市户籍转变,积极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向南宁等大城市聚集,鼓励广西区内外人口到南宁等市落户。

三、构建北部湾都市圈要素分析

都市圈的形成不是政府推动就可以实现的。1982年12月国务院成立的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就旨在促进长三角地区整合资源,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由于没有打破行政壁垒,各市交流不足、各自为政,以失败告终。建立一个都市圈需要很多条件,其中主要因素有区位要素、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城市合作的制度建设以及中心城市的发展。

区位条件,北部湾都市圈可谓得天独厚。第一,北部湾各城市位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中心位置,与东盟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2010年,北部湾各市外贸出口总额76.9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9%,占同期广西进出口总值43.5%。第二,泛珠三角经济区合作给北部湾各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北部湾作为西部唯一的出海口,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明显。第三,北部湾各市的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之中,贯通各市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建设规划之中。2010年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2796.72亿元,增幅40.2%。

资源禀赋,北部湾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首先,有充足的人力资源,2009年末,地区人口达到1316万。第二,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等。高岭土储量居全国首位。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上海、广州等都市圈相比,北部湾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很弱。但是与自身相比,北部湾这几年正在飞速发展中。

制度建设。北部湾没有类似于上海圈的市长联席会议这类的机构统筹都市圈内的产业布局,规划都市圈的发展。北部湾各市应该成立一些协调机构,组建一些都市圈范围内的行业组织,处理矛盾,引导都市圈的发展。

中心城市南宁城市近年发展迅猛。高汝熹、罗守贵(2006)认为,作为中心城市,条件有二:一是市区必须具有200万以上非农人口;二是非农人口比重达到70%。2009年,南宁市区人口267.14万,非农人口达136.89万。虽然没有达到这两个条件,但2010年,南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800亿元;2010年3月19日,国家住建部正式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基于政策支持、经济实力发展,可以以南宁为中心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都市圈。

四、北部湾都市圈中心城市南宁市影响力研究

确定南宁对周边的影响力是构建都市圈的关键。本文采用引力模型来进行一个简单估计。公式如下:

A为调整系数,在此取值1;Pi为城市i的人口数,Gi为城市i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Pj为城市j的人口数,Gj为城市j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Dij为城市i、j之间的公路距离。

计算得出,南宁与北海、钦州、防城港引力大小如下:

从结果来看,南宁对距离较远的北海、防城港的影响力较小。对钦州,南宁也没有表现出绝对的影响力。南宁作为核心实力偏弱。

五、关于构建北部湾都市圈的一些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南宁市有能力领导北部湾各市参与到激烈的全球竞争。在构建都市圈时,建议如下:

1.加快南宁发展,强化中心城市实力,中心城市的等级决定了都市圈的等级。法国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说明,在一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有这么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到来之前,中心城市将会不断的将城市的资源吸引过来,满足自身发展的人才、资源需求。节点之后,中心城市将作为服务、创意、商业中心,对周边提供人才、资源以促进城市发展。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对整个都市圈至关重要。

2.合理规划北海、钦州、防城港的产业布局。张协奎等(2009)研究表明,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相互之间的产业规划存在着严重雷同。在 “十一五”规划中,三市均选择电子信息制造、临海工业、港口物流、旅游业、冶金化工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产业雷同将大大的削弱区域的竞争力。在产业布局时,各市最好能相对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加强合作,保证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根据自治区的定位,北海港定位于商贸旅游,钦州港定位于临海工业,防城港定位于大宗货物转运。分工合作将大大改善产业雷同状况,增强都市圈竞争力。

3.构建统一的北部湾市场,促进资源、人才的流动。长三角都市圈之所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都市圈,不仅是长三角16市之间各城市实力之强,更在于这16个城市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市场。人才在这些城市之间流动非常便捷。市长联席会议更是为协调都市圈内的矛盾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北部湾各市在一些具体的产业上展开了合作,如旅游业等。如能扩大交流层面,北部湾都市圈的构建必将提速。

4.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完善北部湾都市圈的城市体系。都市圈的有序发展,必须具有合理的城市体系。上海圈不仅有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还有杭州、南京、宁波等超大城市以及一大批大中城市。产业在这些等级不同的城市之间有序的分配着。上海逐渐转化为都市圈的专业服务中心,为周边城市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反观北部湾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缺失,中心城市经济腹地的缺失,反过来限制了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加快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建设,完善都市圈次区域的发展,是北部湾都市圈谋求长期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南宁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南宁对周边的影响必然随之扩大。为完善都市圈的建设,要把现在北部湾“4+2”城市中的玉林、崇左以及周边的来宾、贵港等纳入都市圈的范围。不仅在地理面积上得到扩大,人口数量上得到增加,整个都市圈的经济实力也进一步变强。这时不仅有如南宁这样的超大城市,都市圈内还有如北海、钦州等中小城市以及凭祥等县级市。城市体系得到了丰富,将有力的促进都市圈的产业布局,增强区域竞争力。

注释:

①注:以中2009年人口数据替代.

②资料来源于广西统计局网站.

参考文献:

[1]高汝熹,罗守贵.2006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上海三联书店.

[2]林浩.广西将建南宁柳州为超大城市 桂林为特大城市.中国新闻网.2010.12.24.

[3]张协奎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2.

[4]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财经科学.2004.06.

[5]庞革平,李波.国家批准.广西城镇建设.201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谁让我们被“月光” 下一篇:河南省家电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