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突显”与“凸现”、“突现”

时间:2022-08-16 07:59:03

“凸显”、“突显”与“凸现”、“突现”近几年在报刊和网络上使用频度极高,但这些词的使用却比较混乱。我们先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规范》)对这几个词的解释。

《现汉》:

凸显清楚地显露:草地上~出一座花坛 市场规范化的问题日益~出来。

凸现清楚地显现:在一排排的校舍中~出图书馆的高楼l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一出来。

突显突出地显露:手臂上—一条条青筋 产品的包装也~出民族特色。

突现①突然显现:转过山脚,一片美的

景色~在眼前。②突出地显现:语言和行为都一了他的个性。

根据《现汉》的释义,“凸显”与“凸现”的词义、用法基本相同,差别在于一个用了“显露”,一个用了“显现”。而《现汉》对“显露”的解释是:“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他脸上~出高兴的神色。”对“显现”的解释则是:“呈现;显露: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一出来。”就是说,“显现”包括了“显露”。根据《现汉》的解释,似乎“凸现”的范围略大于“凸显”。而“突显”与“突现”在“突出地显露”与“突出地显现”的意义上,也类似于“凸显”与“凸现”。但“突现”多了义项①“突然显现”,这是“突显”所没有的。

再看《规范》:

凸显清楚地显露出来:~英雄本色。

[提示]跟“凸现”不同。“凸显”侧重于显露、显示,强调从隐到显的过程;“凸现”侧重于呈现、出现,强调从无到有的结果。

凸现清楚地呈现出来:前言一出了本书的特点。……

突显

突然显露出来:身体~不适。[提示]跟“凸显”不同。

突现①突然出现:走出山口,一抹平川~在眼前。②突出地显现:他以精湛的表演~人物的复杂性格。[提示]用于以上意义時不要误写作“凸现”。

从释义不难看出,《规范》对“凸显”、“凸现”的理解与《现汉》大体相同,但是它增加了辨析,强调“凸显”重在“显”,从隐到显,原来不明显或是暗含、潜藏的事物或现象,现在明显了;“凸现”重在“现”,从无到有,原来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现在出现了。应该说,这个辨析区分了“显(显露)”和“现(呈现)”,要比《现汉》说得清楚一些。但如果我们考察《规范》对“突显”的解释,问题就出现了。《规范》的解释是“突然显露出来”,《现汉》的解释是“突出地显露”。一个用的是“突然”,一个用的是“突出”,孰是孰非?对比两部词典对“突现”的释义,似乎对“突显”的释义都有失偏颇:“突现”的“突”既可释为“突然”,也可释为“突出”,而“突显”的“突”只能释为“突然”或“突出”。为了调和这个矛盾,符淮青、张万起主编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2010)(以下简称《学习词典》)将“突显”的释义修改为:

突显①突然显现:马拉松长跑比赛刚

进行一半,他身体~不适。②突出地显露:房

间的布置~出主人的情趣。修改后的释义同“突现”相似。《现汉》、《规范》认为“突现”>“突显”,“突显”的用法为“突现”所包含(包含的内容有异);《学习词典》认为“突显”=“突现”,二者没有任何区别。这样修改是否合理?

我们先从这几个词的语素义人手进行分析。“凸”,《广韵》:“凸,凸出貌。”从字形不难推知其主要表示“外形鼓出来,高于四周其他物体”。“凸”的字义有两个特点:一是侧重指物体的外形,原本不用于抽象事物;二是用于和周围其他物体进行的比较,与之相对的是“凹”、“低”、“平”。“突”,《说文解字》:“犬从穴中暂出也。”“暂”指時间短,犬以极快速度从洞穴中蹿出,出人意外,所以引申为“突然”。“突”也有“突出”义,与“凸”的意义、用法很接近,但“突”所指的范围要比“凸”更为广泛,“突”并不局限于具有某种外形的物体。《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突鬓”是鬓毛突出、鬓毛竖立的意思。过去用砖土砌就的旧式灶台,高出房顶的烟囱叫“突”,也叫“灶突”。陆龟蒙《茶灶》“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句和成语“曲突徙薪”中的“突”都是指烟囱。由“突出”引申出“超过;超出”义,既可用于外形分明的物体,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林滋《望九华山》:“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杜甫《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前者赞叹九华山高出四周群山,后者夸赞苏涣(時任侍御史)的诗作超过了曹魏文人的作品(黄初:魏文帝年号)。“突”还有“冲击”、“冲出”、“袭击”等义。这些意义都不能写作“凸”。“凸”与“显”、“现”组合成“凸显”、“凸现”后可能受到“突”字的影响才逐步用于抽象事物。如:

(1)我这种高格调,在台湾这个土气十足俗气无比的鬼岛上,相形之下尤为凸显。

(《李敖快意思仇录》)

(2)这時谁都能发现她长大了,那秀美原来一直潜在深处,这会儿全部凸显了。(张炜《柏慧》)

(3)在随后的接触中,我迅速地被余先生的睿智、幽默、才思敏捷、妙趣横生所折服,甚至征服,一个智者形象逐渐在我的心目中

凸现、清晰。(罗成琰《走近余光中》)

(4)白色可以在暗夜里凸现出一片亮丽。(侯钰鑫《好风好雨》)

这些例子中的“凸”字表示的语素义都是“突出”,将之换成“突”,也是可以的。

再看“显”和“现”。“显”就是“明”,引申为“显露;公开”。原本潜藏的,现在显露了,原本暗隐的,现在明显了,都可称为“显”。“显”着重“显露”,是一个逐渐暴露、逐渐清晰、逐渐引起关注的过程。而“现”着重“呈现”、“出现”,是一个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最终结果,换言之,“现”并不关注呈现的过程。

语素义清楚了,这几个语素组合成词后的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凸显”原本表示的是“(有形的物体)明显高于四周其他物体”,引申指“由不明显的状态逐渐显露、突出”;而“突显”表示“突出地显露”,与“凸显”的含义、用法基本接近。《现汉》和《规范》用“清楚地”解释“凸”,用“突出地”解释“突”,并不算贴切。因为在实际语用中,谁也无法说清哪个是“清楚”,哪个是“突出”。所以到了《学习词典》,干脆都用“清楚而突出地”解释“凸显”、“凸现”中的“凸”,算是折中。从实际使用看,“突显”、“突现”中的“突”在表示“突出地”之义時都可以换作“凸”字:

上一篇:国际辞书现代化技术的新理念:辞书语料数据化 下一篇:磷矿缘何成了“疯狂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