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像数字化对摄影创作的影响

时间:2022-08-16 07:23:49

论影像数字化对摄影创作的影响

【内容摘要】在影像数字化时代,摄影作品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摄影创作中,观看方式、创作空间和创作观念与传统的摄影已完全不同,需要对摄影作品创作体系重新进行认知。

【关键词】数字影像 摄影创作

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读图时代”,影像已成为人们快速、直观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摄影是影像的重要来源,随着影像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数字影像进行摄影创作活动。数字影像设备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普及,使得摄影者的创作手段和方法、创作思路以及表现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观看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摄影中,大画幅相机、120相机和135相机的取景方式截然不同,这直接影响到摄影者的观看方式和对待拍摄对象的态度。

大画幅相机因机器较大、操作繁杂,使用时需要精确调整,在取景的过程中摄影者与被拍摄对象有着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拍摄时被摄对象焦点的确定、光圈大小的选择以及曝光点的测定要求都很高。摄影者必须对被摄对象进行细致观察和特征选择,并尽可能与被摄对象进行深入交流。这种交流可以说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没有这种交流,摄影者无法拍摄到满意的画面。可以说,使用大画幅相机的摄影者必须凝视被拍摄对象,采取慎重细致的态度与被摄对象平等地交流,通过精雕细刻的拍摄手段实现表现效果。

对于120双镜头相机来说,其体积远远小于大画幅相机,操作相对简便,摄影者需要俯视取景,因此摄影者在拍摄活动中,可以不与被拍摄对象发生面对面的关系。拍摄时不用直视被摄对象,此刻摄影者有着很大的主动性,心理优势明显。这时摄影者对被摄对象的视点就不再是大画幅相机那种平等的视点了。摄影者能够控制他所要拍摄画面中的各种因素,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来调整被摄对象的形体和表情。

当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出现后,摄影者拍摄时无须打扰被拍摄对象,无须惊动拍摄环境中的任何人,摄影者可以通过抓拍的方式得到想要的画面。135相机的技术进步,让摄影已经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非常普及的艺术,今天的拍摄活动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频繁。135相机的拍摄方式将摄影者隐藏在相机的背后,摄影者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而对于被摄者而言,他无法知道自己在影像中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甚至连自己被拍摄都不知晓。这样摄影者与被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对等的。摄影者不需要与被摄对象交流,也不需要得到被摄对象的认可,只需要熟练使用手中的摄影器材,就可以完全控制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形象。

但是传统摄影受感光材料的局限,拍摄的影像在最终冲洗放大之前是不可见的。数码相机的浏览功能使得摄影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上述不足,大大提高了影像拍摄的成功率。可以说数字相机时代,摄影者对于被摄者的观看是一种公开的强势占有,摄影者与被摄者之间是一种强势与弱势的不平等关系。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者与被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开始产生了一种平衡,也就是摄影者范围的扩大。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从原先的少数人手中解放出来,摄影器材的使用已不再是摄影家的特权。摄影的数字化不仅仅是少数人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观看周围的世界,而且是大众可以通过摄影来观看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摄影不再是单一的摄影家的观看,而成为大众的观看,大众从被动的地位转向了主动。

二、创作空间的拓展

在使用数字相机进行摄影创作过程中,摄影不再局限于前期的拍摄阶段,拍摄后期的影像处理也是摄影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像的数字化大大拓展了摄影创作的空间。

数码相机的即拍即显功能有别于用胶片记录影像的传统摄影,传统的摄影必须依赖于客观存在的场景,是对现实场景的再现。在后期暗室的冲洗与放大过程中虽然可做一些特效,但是艺术表现上的局限性和技术处理上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艺术创作费时费力,艺术效果难以把握。

数字化的影像摄影,使得前期拍摄的技术和后期处理的手段变得多样化。传统的摄影照片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处理,现代的数字影像可以通过数字摄影进行拍摄。数码相机的技术性能对摄影创作带来了无限的表现空间,数码相机的观看方式对影像拍摄创造了丰富的展现空间。

在影像的后期再创作过程中,数字影像设备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普及,为摄影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数字化的“数码暗房”,使得图像效果的处理由复杂和偶然性变得简化和可视,大大拓展了摄影者的表现手法与创意空间。由此,通过软件处理的数字影像能够向观众展现一个新颖的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世界。数字化的影像处理技术使得摄影作品在形式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创意上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操控上得到极大的简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摄影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可视化的、崭新的创作空间。

三、创作观念的变化

影像数字化为摄影者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摄影者的创作观念也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的数字影像同传统的模拟影像创作有相同之处,摄影者要有一定的构图与用光的理论知识和拍摄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视觉训练,这样才能进行拍摄和影像创作。不同的是数字影像的创作,已经从原来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人物与事件转变到记录摄影者内心的思想与意识。数字虚拟的影像代替了真实的影像,客观真实已不再是摄影作品影像表现的重要标准,摄影创作的主题在向表达摄影者主观世界转换。此时客观的真实与虚假已经不是关注的焦点,摄影的观念在数字化时生了深刻的变革。

摄影者将其对现实社会的印象与态度用影像的形式表达出来,充分展现现代社会的喧闹和机械钟表式的运作方式,以及给人的浮躁和破碎感。这时影像不再是对客观现实的记录,而是客观现实在作者脑海中的主观体现。

数字技术给艺术创作带来全新的表现手段,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也不断丰富。艺术创作观念从艺术生产、艺术传播到艺术消费都发生了转变。数字影像技术给摄影者带来了崭新的、广阔的创作领域,同时其变幻万千的神奇效果常常使人陶醉。这往往会形成过分关注于形式,而忽视了艺术作品的主题与内涵。所以作为摄影者,在进行摄影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围绕着作品的主题和内涵运用好数字影像技术。

参考文献:

[1]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王强.网络艺术的可能――现代科技革命与艺术的变革[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图腾意象及其历史成因 下一篇:高职图形创意项目实践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