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贫困山区(坭坝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

时间:2022-08-16 05:18:55

浅析贫困山区(坭坝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

贵州省习水县坭坝乡地处黔北边锤,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是典型的贫困山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我乡农民工纷纷外出,很大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孩子带出去,留其父(母)在家照顾,或托付给老人或者亲戚朋友照顾。更有甚者,将几个孩子留在家中,由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小一点的孩子。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现就我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

一、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1.家庭教育缺失是主要问题

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而我们身边,“留守儿童”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残缺不全的。

(1)父母亲长年在外,亲情关怀缺失

“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许多的烦恼和问题没有倾诉的渠道和正确的引导。由于父母在外,长期不在身边,不能满足孩子情感交流的需要。

(2)监护人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一是监管不力,单亲教育精力不到位。留在家里的母亲或父亲因精力有限难以对孩子进行正常的教育,有的家长甚至把生活烦恼的“气”发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出气筒,这肯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祖辈监管力不从心,他们这一代人对孩子,大多只能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上,隔代教育使得他们溺爱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和懒惰性,生活自理能力差,意志薄弱,对孩子的发展不利。亲戚监管责任不到位,他们不愿或不敢过多教育,通常只能解决孩子的起居和温饱问题,不能严格管教及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小家长”监管问题多多,有的家庭是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弟弟妹妹,虽大一点,但毕竟是孩子,照顾自己尚且困难,照顾好弟妹谈何容易?

二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家长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让生活更好。对孩子的关注没有思考素质、品行发展问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照样能挣钱,大学生照样打工,孩子读书好坏无所谓。这种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2.不良风气的影响

我乡校外有一批刚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的不良少年(或辍学),他们外出打工年龄较小,没有正儿八经的事可以做,三五成群,四处游荡。这群“三不少年”或小偷小摸,或寻衅滋事,严重影响了在校的同龄人。受了影响的学生,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慢慢也成了“三不少年”,进而又影响下一级的在校学生,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3.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

在我乡,中小学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教师缺编严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瓶颈。

(1)教师编制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

我乡教师跨年级、多学科兼课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棕山小学、荣龙小学、青龙小学、榜上小学及漏滩、大河、合心三个教学点,基本是由教师包班,所有科目都由一个教师上,师资严重不足。迄今为止,全乡除了语文、数学学科外,其他学科专业教师严重短缺,远远不能满足教学所需。

(2)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我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代课教师、民办转正教师、非师范类教师等仍占有较大比例,正规的师范类本科毕业教师较少。

(3)师资队伍不稳定

从2002年至今,我乡考到县城的教师有2人,考公务员离职的有2人,自动辞职的有5人。另外,近年来招考的女教师多,产假的集中现象对学校排课和学生教学都有很大影响。

二、目前我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探索

1.架设“心桥”,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我校通过牵线搭桥,动员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问题,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并为亲子沟通提供条件。如学校为“留守儿童”设立公共电话,开通“亲情热线”,让亲子间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我乡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将“留守儿童”进行妥善安排,在棕山完小等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由教师进行全方位管理。从饮食起居上、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全方位关心孩子的成长。各学校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过端午、中秋节,一起参加活动……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有效地预防“留守儿童”的道德滑坡。

3.开展好“全员育人成长导师制”,做好学生的“四导”教育

我乡学校自2013年以来,就开始尝试“四导”教育,即:心理疏导、生活指导、行为引导、学习辅导。学校教师担任学生的“家长”,实行责任到人包保制。2015年,在教育局的要求下,坭坝中学开展了“全员育人成长导师制”,由校长带头,以寝室为单位,全体教师参与,每位教师包保一间寝室,负责该寝室学生的“四导”教育。

4.努力提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及责任意识

我乡教师总体结构呈年轻化,教师专业知识、执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坭坝中学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互学”活动,即老教师结对年轻教师,并上示范课,新教师向老教师听课,取长补短,互促互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加强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开展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建设,净化教师心灵,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总之,我乡“留守儿童”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我相信: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办法一定会比问题多,“留守儿童”的状况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改观!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坭坝中学)

上一篇:巧用数学方法简化化学计算问题 下一篇:在中国的大街上捡起一截断树枝(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