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化”并举 实现现代农业的绿色崛起

时间:2022-08-16 04:09:31

坚持“三化”并举 实现现代农业的绿色崛起

现代农业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人才和旅游的结合,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从长远来看,农村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六合区作为毗邻南京主城的农业大区,大都市农业特征明显。区情特点决定了在融入主城、融入苏南进程中,必须立足城乡统筹,守住生态底线,致力富民强区,以工业理念谋划现代农业,以抓经济的激情、抓招商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园区化、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带动农业特色化,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苏南的“六合路径”。

一、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带动农业园区化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从世界各国和苏南的成功经验来看,现代农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六合区农民收入基数低,低收入农户占比高,农民增收压力大,必须立足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以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为契机,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新市镇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加快融入主城、融入苏南,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化,确保2013年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82.5%以上,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

抓“点”成示范。法国学者佩鲁提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也就是说具有优势的地区将会随着产业集聚日益成为发展极,通过这些发展极产生的扩散效应又将带动邻近地区的共同发展。因此,必须以点带面,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彰显扩散效应。以竹镇、马鞍、冶山、横梁等街镇11万亩“万顷良田”工程实施区域为重点,发展高效农业,辐射带动北部山区现代农业规模集约化。重点推进竹镇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档升级,尽快跻身部级行列。积极推进冶山生态农业示范园、横梁精致农业示范园、马鞍紫金农业特别社区等新兴园区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抓“线”成景观。六合交通便捷,绕越、宁连、宁通、雍六、江六、扬滁等高速以及区内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北部干线、金江公路四通八达,宁启铁路贯穿全境,宁天城际即将建成。以境内快速通道、干线公路和轨道交通为主线,推进沿线生态景观打造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2013年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2.25万亩,着力把境内快速通道和交通干线打造成生态廊道、经济通道和富民大道。

抓“面”成园区。以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为架构,发挥北部山区生态、资源、人文优势,用好用活用足城乡统筹的政策,促进土地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规模集中,人口向新市镇新社区和永久居住点集中,发展要素和资源向农业园区、生态片区和美丽乡村示范区集中,重点培育现代生物农业“一谷四园”。2013年启动60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2015年建成290平方公里示范区,到2017年全面建设720平方公里泛示范区,将整个北部山区打造成产业完备、配套完善、生态宜游的南京乃至苏南示范区的后花园。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带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运用工业经营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依靠工业加工技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借助工业营销手段开拓农产品市场,促使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更好地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充裕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空间。所以,必须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抓产业布局调整。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让北部街镇守住生态底线,心无旁骛地发展现代农业,把引进的工业项目向六合经济开发区、中山科技园和南京化工园区集聚,真正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科学争先之路。

抓产业基地拓展。围绕主导产品和传统优势产业,选择一批基础好、带动强的基地培植壮大,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打造远望富硒稻米基地,龙袍叶菜、龙池瓜果、大圣水芹等蔬菜产业基地,竹镇鲜桃、葡萄、梨等经济林果基地,冶山彩色苗木、经纬景观苗木、华平、极目茶叶等苗木基地,秦邦吉品鸡蛋、冶山贡鸡、龙袍乳鸽、竹镇波杂羊产业、马鞍龙虾、金牛湖鳙鱼等特色畜禽水产基地。

抓产业链条延伸。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抓好了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的“牛鼻子”。立足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鼓励远望、永鸿、金万方、海佳等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支持企业开办农产品超市、直销店、网店等多元化营销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优化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快福润、伊利等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步伐,推进企业集聚发展。

抓产业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生命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机制,促进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组织倾斜。完善财政支农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快建立“产权明晰、规模适度、机制灵活、效益递增、服务到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系。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力打造“十佳茉莉农庄”、“十佳家庭农场”、“十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到2015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和农民参合比重力争突破90%。

三、以产业品牌化为突破,带动农业特色化

品牌是产品的软实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地产名优品牌更是地方特色发展的名片。“今天你不品牌化,明天就被同质化”。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六合的农业真正做特、做大、做精、做美。

打好生态旅游品牌。“六合之美在生态”,在这一轮发展中,生态就是财富,就是竞争力。六合既不能照搬苏南的“锦心绣口”精致农业发展模式,更不能复制南京其他区县休闲农业的做法,而是要找准自身定位,坚持“保护就是发展”、“不开发就是开发”理念,守住生态底线,充分挖掘六合山水、生态、地质、农业、美食、民俗、宗教、文化、青奥等方面的特色资源,打造以“南京美食,吃在六合”、“乡村采摘,乐在六合”、“生态休闲,悠在六合”、“文化之旅,雅在六合”、“运动康体,玩在六合”为主题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六合特色、彰显文化内涵的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旅游线路,深入推进引导型旅游、美好感知型旅游,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个性化的生态体验旅游。

打好节庆活动品牌。品牌的营销推介是将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实现品牌效益的重要措施,打好节庆牌是重要途径。在重点办好“茉莉花·雨花石”文化旅游节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平山茶叶节、竹镇鲜果采摘节、龙袍蟹黄汤包节、农业嘉年华等节庆资源,创新节庆形式,丰富节庆内容,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举办春之华、夏之韵、秋之实、冬之味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推介六合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副产品,推动六合特色农产品、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园区,创意农业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

打好地方文化品牌。文化是魂,是地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六合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实现“两个率先”的新征程中,要深入挖掘青奥文化、红色文化、地质文化、民族文化、雨花石文化、农民绘画文化等底蕴,提升文化竞争力,让游客感受到六合“吃有特色、游有去处、玩有品位”。

(作者系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区长)

上一篇:创新消费政策 有效拉动内需 下一篇: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形式的重大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