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时间:2022-08-16 01:03:59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摘 要: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优化教学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育的明确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愈来愈显得重要。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意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呢?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态度平易近人,教学语言生动而形象,问题新颖而巧妙,教具有趣而直观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另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利用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立刻融入情境里面,进入一种主动学习状态中去,从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二、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手段

一方面,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具备创新思想,要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方法和结论,要能够创新性地去突破已有的解题方法和结论,找出更简捷、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学手段是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学识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教学手段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吸引学生的磁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教材中“轴对称”内容时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①提出问题:要在一条河边修建一座水利调配站,分别向城市A、城市B送水,水利调配站建在河边的什么地方,可以使所通往两个城市的水管最短?②建立一个可变的模型。③让学生按照要求设计模型,从而引出矛盾和问题。④讲授教材这章节的新内容。⑤让学生重新设计模型。

三、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人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对数学课堂进行拓展。在课堂中,教师要让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首先,设立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准备好的木棒来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其次,归纳探究:①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构不成三角形的情况: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小于第三边时;两条较短线段之和等于第三边时。②放手让学生猜想、归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③演绎推理,得出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三角形按边关系分类。全班合作交流后得出: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可分为腰与底边不等的三角形和腰与底边相等的三角形。

四、保护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作为启迪人类心灵智慧的教师,就应该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那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都应该充分肯定,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创造性思维就得不到训练和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创新,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必要时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提高思维效率。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当前,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具体化,从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课堂中。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具体,数学教学结构体系定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作者单位:河南省尉氏县广播电视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构建具有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三种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