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层次问题导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8-15 10:39:34

实施双层次问题导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浅层次、深层次问题引领教学,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互导、师生互导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精神内核是教学目标明确化,问题层次化,学生主体化,教师主导化,教学最优化。祁县中学实施推广双层次问题导学法以来,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实施的背景

近年来,学校课堂教学一直存在时间投入大,学习效率低,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师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课堂教学环节不完备;三是教师教法、备课、水平、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四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一味讲解缺乏兴趣。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并实施推广的。

二、实施“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9年3月,借市教育局有效教学的东风,双层次问题导学在祁县中学开始生根落户,地理学科率先开展。2009年6月,晋中市“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开题报告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报告会展示了学校地理学科组对此课题的各项研究成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2009年9月,“双层次问题导学法”课题研究在市教研室指导下在学校高一年级全面推行,取得很大进展,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课堂学生兴趣高,目标落实好的效果。2010年9月,经校领导研究,祁县中学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召开动员会,组成文科综合组全体教师学习“双层次问题导学法”理论内涵、教学方法,并作为有效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政、史、地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行。经过一年的推广,以问题促思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师生在互动中将问题引向深入,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三、依托“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做好双层次“有效课堂教学”配套工程

加强教师培训 首先,学校聘请省内外专家定期举办讲座,尤其是市教研室尹宏伟老师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双层次问题导学”法的实际应用,为双层次教学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选送优秀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回校后以讲座、论坛、教育文摘等形式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传达给每一位教师。第三,地理学科组教师定期为全校教师进行课题讲座、做示范课。第四,为教师购买《给教师的建议》《新教育》等书籍,开展读书月活动;定期检查教师笔记,举办有效教学课堂、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明确课改思路,坚定课改信心,并付诸课改行动。

改进教研活动 针对学校名师缺乏,青年教师比例过大的现状,结合“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开展教研。一是教研活动将教学目标明确化。各备课组每周确定主备课人,教师分工合作将教学内容的每一章节都设计出浅层次、深层次的教学问题,将教材变成课堂的有效问题,加大教研的有效性。二是学科组每月第一周定时、定点、定内容集体教研,研究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在本学科实施过程中出现得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三是各备课组每周示范一到两节“双层次问题导学法的研究课”,组织积极有效的听评课活动;四是开展过关课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提高了教研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双层次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的落实。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一是举办课堂教学大赛讲,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是鼓励教师创先争优,设立功勋教师、学者型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和谐年级部等奖项,激励教师、年级部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教学反思成常态 双层次教学实施以来,要求教师每半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到有课题、有措施、有效果,并把反思的案例积累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运用于第二次教学。

四、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成效凸显。

开展“双层次问题导学法”以来,课堂成为了学生展示能力、健康成长的舞台;成了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师迅速成长的天地。2009年学校程爱娥、张毅等五位教师荣获全国、全省优质课一、二等奖,程爱娥、史德仁、闫生寿等教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教学科研喜结硕果,学校“双层次问题导学法”课堂研究的多项成果《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教学反思》、《祁县中学研究性学习材料汇编》、《地理必修I、II、III教学设计及学生学案》等已编印成册。各学科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在各级举行的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今后的有效教学系列活动中,祁县中学将继续围绕“有效课堂”这一抓手,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提高学校课程和教学管理水平,大幅度、快速度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上一篇: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 下一篇:一季的美丽(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