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回购 能否成调结构利器?

时间:2022-08-15 08:11:12

股份回购 能否成调结构利器?

管理层千呼万唤的股份回购,终于有了响应人。8月27日晚间,宝钢股份宣布,拟以不超过5.00元/股的价格回购股份,回购金额最高不超过50亿元。28日一开盘,宝钢股份便直冲涨停,并带动钢铁板块一起走强。尽管次日宝钢股价有所回调,但总体而言,市场反应还是正面的。

回购第一单,为什么花落宝钢?

首先,从基本面看,宝钢具备了回购股份的充分条件:①股价破净,以其6.43元的净资产,回购方案披露前一日股价4.07元计,市净率低至0.63倍,即使按5元回购价,也是7.8折买进;②现金流充裕,6月底货币资金达187亿元(期初144亿元);③负债率低,6月底资产负债率47.08%(期初50.89%);④在钢铁行业全面亏损之际,公司半年报奇迹般地盈利96.1亿元,同比增长89%。所有这一切,关键是靠出售不锈钢、特钢两块业务,获投资收益90.9亿元。事实上,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75亿元,同比下降52.92%。出售这两块“不良资产”,不但使公司获得了一次性巨额收益,而且减少了债务,增加了现金流。

但上述各点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层面,透过财务指标,宝钢回购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今年4月1日,宝钢股份出售不锈钢、特钢事业部资产完成交割,这两块业务仅2011 年就亏损15.4 亿元,为什么还能获得90多亿元的投资收益呢?主要是土地评估升值,两大事业部均位于吴淞地区,占地5.7平方公里,土地评估增值3.34 倍。公司预计出售后钢产量将从2600 万吨下降至2200 万吨,即减少400万吨。随之,7月4日,上海市政府与宝钢集团就推进宝钢上海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签署协议,明确5年内上海地区产量减少三成,包括减少铁产能580万吨、钢产能660万吨,相应减少300万吨标煤能耗。显然,出售不锈钢、特钢,是减少落后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售这两块业务的同时,公司明确表示,将专注于最具竞争力的碳钢业务,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碳钢板材供应商。而宝钢集团收购不锈钢和特钢业务后,将根据吴淞地区的城市规划,进行重新定位,对集团来说,这片地产也大有文章可做。

一方面是削减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其湛江项目(一期)已于今年5月动工。淘汰旧产能和建设新基地并举,这两者表现在资本运作上就是先回购减资(以较低价、如5元),将来一旦条件成熟,很可能再增发增资(以较高价、如6元);既是产能布局的调结构,也是股份增减、股价高低的调结构。

宝钢已经率先行动,股份回购,能否成为调结构的利器?

目前破净的近80只股票,有近一半是央企,为什么不能像宝钢那样,将部分落后产能出售,然后将出售的资金用于回购减资?钢铁行业严重过剩,伴随着产能淘汰、股份回购减资也就顺理成章,如武钢股份,尽管负债率达63.82%,货币资金才19亿元多,因有防城港项目,能不能采用宝钢模式,出售旧的建设新的?另一个是汽车行业,虽然目前供过于求,但以中国之大,人均汽车保有量还在100位之后,并非以后没有机会,目前有几家(如海马汽车)现金流好、负债率低、股价又破净,可否振臂一试?还有就是交通运输板块,特别是高速公路。中国“买路钱”之高,已受到舆论的一再质疑,收费路桥总有一天要还路于民成为公共品,而非现在这样的“现金奶牛”,何不趁目前股价严重破净之际,通过回购减资,先瘦身,日后再注入别的优质资产?

如果说在国际市场,股份回购主要是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公司股价的话,那么在中国,把股份回购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这才是更重要的,也才能使资本市场真正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公司上市不仅为了扩张,还要学会收缩。如果让那些本该淘汰的传统产业始终占据绝对权重,那A股永远不会有希望。立志改革者能不能做做这篇大文章?

上一篇:做梦 第34期 下一篇:一次只处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