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的偏误与应然

时间:2022-08-15 05:50:15

英语语法教学的偏误与应然

摘 要:语法知识是构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必需成分,语法教学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的语法教学由于教学目的不明而导致教师不重视语法的实际运用、过度讲解特殊语法规则等系列问题。语法教学应把握实用性、针对性原则,在教学中注重语法训练与语言运用的结合,为语言运用而教语法,才能切实提高语法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语法;语法教学;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53-02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没有语法,再多的词汇也无以构成合乎表达习惯的语言材料。一个英语学习者没有掌握语法,就无法在交流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生成正确的言语表达,会在口笔表达中语法错误百出。有人认为,语言是习得而不是学得的,在语言习得中,语法教学并不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淡化语法。这一观点源于儿童对母语习得过程,它能很好地解释儿童不学习母语语法,却能较好使用母语这一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一个事实是,英语于中国学生而言是“学习”,而非“语言环境下的自然习得”。只有学好语法,我们才能运用我们的逻辑思维,提高英语运用的准确性和交流的有效性。

一、语法教学存在的偏误

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的最大偏误就在于教学目的不清。一些教师把语法教学的目的定位为“应对考试”,相应,学生把语法学习的目的也理解为“应对考试”,这样就造成语法教学上的系列问题。

一是教师不重视语法的实际运用,而是用大量时间训练学生做语法选择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辨识”层次,而非“运用”,这也可以说是不科学的考试带来的负面反拨作用。由于很多重要考试考语法的主要方式是“选择题”,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就是选出正确答案,只需“辨识”正确语法,而无须主动运用语法进行语言输出。但是,会“辨识”与会“运用”是绝对有差异的两种能力。下面我们用两个高考语法选择题说明这两种能力的差异。

例1:As a child, Jack studied in a village school, is named after his grandfather.(2010)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that

例2:The prize will go to the writer story shows the most imagination. (2011)

A. that B. which C. whose D. what

例题1考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答案为A;例题2考定语从句,答案为C。这两个题几乎都没什么难度,属于对最常用语法规则的检测,中等程度的考生都能做对这两题。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会把句子写成:As a child, Jack studied in a village school,the school is named after his grandfather;The prize will go to the writer,his story shows the most imagination. 实际运用中能非常熟练准确运用定语从句的学生比能选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少得太多。

二是教学中过度讲解特殊语法规则。语法规则中有一些特例,例如定语从句中某些先行词后只能跟“that”。某些选拔性考试为了难倒大部分学生,偶尔会考些特例。因而,特例就成了某些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客观而言,实际交流中,特例是少数,最重要的还是“一般规则”。特例往往需要机械记忆,而且在实际运用中的出现频率可能远远低于一般规则,不方便记忆。以特例作为重点,容易使学生对语法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而且难以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

此外,由于没有从实际运用的角度考虑语法教学,因而教学中一些老师把握不住重点难点,照本宣科,对哪些语法知识需要讲解,哪些不需要讲解;那些需要详讲,哪些可以略讲自己心中不清楚。例如,英语中的宾语从句、状语从句与中文句序并无差异,学生理解与运用的难度都较低,不需要老师做精细讲解,学生就能较好运用;但是,英语中的定语从句与中文句序有很大差异,教师不讲解其中的规则会给学生带来理解和应用上的错误。对于这样的语法,即使考试不考,教师也应该讲解。现在初中课本课文中偶尔会有定语从句,虽然中考不考定语从句,但是教师也应该教,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自觉运用这一语法规则,发挥母语的正向迁移作用。

二、语法教学的原则

一是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应该是语法教学的最根本原则,学以致用是语法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实用性原则指语法教学应以服务于实际应用为出发点,要语法和语法核心相结合,重点讲授语法核心内容,不求面面俱到。语法核心指学习者在生成句子时使用最频繁的规则,语法即特例,指那些特殊的,在口笔语交际中不常见的规则。某些语法教材为了增加所谓容量,把简单的语法规则复杂化,过度细分语法规则,或者在一般规则外加入太多特例、特殊规则,模糊了核心语法,不利于学习者对语法普遍规则的把握和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体系。有的教师热衷于向学生传授一些特殊规则,并通过一些新奇的例句来吸引学生,而对核心规则往往一带而过。核心语法,即普遍语法规则才具语言生发能力,特殊规则使用频率低,又不具生发能力,只能靠死记去掌握。只有从实用性原则出发,才会将核心语法作为教学和测试的中心内容,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1]。

二是针对性原则,这一点在大学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尤为重要。经过六年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学习者已经完全系统学习了英语的所有语法。大学英语专业的语法教材在内容上已无新的内容,教材编排也与中学语法大同小异。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教授语法,避免照本宣科是提高大学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关键环节。客观来看,对于中学阶段英语学得很好的学生,例如高考英语在120分以上的生源,大学专门开设语法课已无太多必要,学生需要的仅仅是在平时的语言技能课中训练准确合适地使用语法。但是很多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生源大部分依靠调剂,生源的原有英语水平差异很大,再次学习语法对很多英专学生而言也是必要的。教师要根据生源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语法知识的薄弱点、模糊点,分析学生语法错误的原因,再对症下药,讲授那些学生没有理解的、理解模糊的语法规则。有语法教师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语法课中,又从冠词、单词词性开始讲授,缺乏针对性,让大学语法课变成了中学语法课的再次重复,这样的语法课是不会有太多效果的。

三、语法教学的策略

一是结合真实材料、真实任务进行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为目标,使用大量的真实语料作为语言输入可以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交际性。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真实交际情景的机会大大增加,如网上英语新闻、网上英语聊天、网上英文邮件、英文歌曲、原版电影。这些都为提高学生接触真实语境中的语言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尽可能搜集并使用这些真实语言材料作为例句。比如,在讲解虚拟语气时,结合shoulditmatter这首流行歌曲进行学习,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了新的歌曲,又能够掌握虚拟语气的结构和用法,又何乐而不为呢[2]?此外,在语言训练中,也应该结合真实的语言任务。同样是虚拟语气训练,让学生用虚拟语气写出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几种假设比做选择题要更有意思得,而且更能有效检测学生对虚拟语气的掌握程度。

二是运用对比法进行语法教学。对比教学有利于概念的清晰化、系统化,通过比较明晰概念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记忆。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中英语法对比教学、英语不同语法间的对比教学。例如,在讲解英语单词的词性时,联系中文词性,中英文的词汇在词性语法功能上基本是相同的、一致的。在讲解英语时态时,把易混淆的时态放在一起对比讲解,例如讲过去完成时,可以先复习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时对比讲解。在语法练习中,也要将两种时态一起练习。

三是把语法教学与语言使用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在教授英语语法知识的同时,为了突出运用,要尽量把教学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某些技能结合起来,以便诱发他们的运用意识并增强学以致用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定语从句时,同时渗透一些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深入这一语法知识点。如:He who returns from the Yellow Mountain won’t see mountains. He who returns from Jiuzhaigou won’t see waters.“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不但是定语从句,而且还涉及人称代词的泛指用法[3]。在大学英语语法课上,语法练习可以和听写训练、翻译训练、写作训练、口头表达训练结合起来,在真正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中、学以致用中练习使用语法,熟悉语法规则。尽可能避免在做选择题、改错题这种非真实的、乏味的任务中检测语法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以听力理解的材料为基础,鼓励学生根据语法规则辨别句子的组成成分,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设定口语话题,让学生在组织所要表达内容时有意识地练习语法规则。如,时态的正确选择,代词和冠词的正确使用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所学语法知识与真实语境结合起来,获得“学中用、用中学”的效果,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随着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高[4]。

四、结语

语法知识是构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必需成分,我们一方面要认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必须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是语言交流,为语言运用而教语法,为语言运用而学语法,在语言运用中考查语法才是我们语法教学的应然状态。

参考文献:

[1]白国芳.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82-183.

[2]郭星余.新形势下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再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07-209.

[3]王金荣,吕海萍.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J].时代文学,2009(16):116-117.

[4]时静.本科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交际,2013(1):230.

上一篇:教育生态观视域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下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