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22-08-15 05:33:09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谈一下我的粗浅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名言就是最好的诠释。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接触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没有兴趣,即使课文内容很精彩,老师引导得再巧妙,学生也会无动于衷。课堂就会变成老师的独角戏,老师强制式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高效课堂无从谈起。初中学生还是未长大的孩子,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一些新鲜的知识,因此,教师就要在愉快的氛围中巧妙引导,设置悬念等有效手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由地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例如,我在上《童趣》一课时,设计如下:大家小时候做过有趣的事吧,我想你们至今难以忘怀,那么,古代的小孩子是怎样度过童年的呢,是不是和大家一样拥有有趣的童年,想不想去了解呢?这样初一学生饶有兴趣的走进课文。

二、鼓励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当今社会,合作交流是潮流,固步自封无疑是背道而驰。学习亦如此。知识无界,学生只有展开合作,交流学习的感受,才是与时俱进。《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高效课堂倡导的是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开展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模式。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参与学习,无论你是学优生,还是潜能生,在课堂上,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你一言,我一句,最终达成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推举小组代表班级交流,如果代表是潜能生,无疑是促使他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其他小组成员也感到无比骄傲,因为这个交流成果是大家合作智慧的结晶。久而久之,学生的合作探讨的意识增强了,也会主动把自己学习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课堂何尝不会高效。

三、鼓动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内外活动,学生在高涨的热情驱使下,创造新得到极大的发挥。人教版语文课本每一单元都有实践活动,一单元结束,举行一次,老师提供时间,场地,当好组织者。学生提前做充分准备,活动的形式由学科助理征求各小组的意见和建议。形式上尽量避免重复,要符合当时的现实条件,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课堂上开展辩论会,词语接龙,演讲比赛,微小品等等,课堂外也可以开展游览名胜古迹,拜访名人故居,调查问卷等等。当然,语文课不局限于每一单元的实践活动,每节课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展。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及接触了社会,又学到了知识,也就不感到语文的枯燥乏味,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性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引导。事实的却如此,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教师在营造平等和谐氛围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课堂的表现予以鼓励性评价,当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字词时,我会说:你的字写得真棒。当学生站起来信心满满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时,我会说:你思路清晰,表述完整,说得真好。当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完课文时,我会说:你读得字正腔圆,真有感情。即使有的学生说得不完美,在课堂上,教师评价时,要调整好评价的方式和语气。切忌正面批评,不要冷漠处之,更不要讽刺挖苦。我也会说:真为你高兴,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我还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与学生相处时,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激励性的评价一定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学生得到老师的褒奖后,自信心提高了,在学习上会加倍努力,付出更多的艰辛,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上一篇:中学生的一天 下一篇:语文课为学生的想象打造一片自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