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舞台

时间:2022-08-15 05:20:24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舞台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同样面临着新的冲击、新的困惑、新的挑战。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怎样紧跟时代步伐,如何做一名新课改条件下合格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新课改条件下如何上一节语文课,更是广大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我是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思考,形成以下三点认识。

一、用好教材,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必须会用教材,善于发掘教材本身的魅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直到我工作实践了一段时间才逐渐体会到的。教材只是一个最优秀的范例,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讲得有趣,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围绕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创作。而这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用足用活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在“活”上下工夫。

教学《祝福》一文时,原先的情况是只分析到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是封建礼教逼死的就结束了。现在教的时候,我补充询问:“祥林嫂到底是怎样死的,为什么会不早不迟,偏偏这个时候死?”要求学生写成小论文且有理有据。学生们积极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相互交流,拓展思维,递交答案。这样一拓展,答案变得丰富了,其中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是“病死”的,有少数同学认为是“冻死”的。有一位同学认为是“自杀”的,且在交流时引起激烈交锋辩论,我一听,眼睛一亮,这就是创新的火花,是智慧的灵光,我带头为之鼓掌,并以自己的思考和从课文中找出的依据来支持他的观点。这个说法能更好地刻画出祥林嫂的反抗意识,她不但以死,而且以选择死的时间来向这个吃人的世界表示反抗,使祥林嫂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感人。

二、表现教师魅力,牢牢吸引学生

1.爱学生

学生爱上一堂课,很可能因为喜欢这一位老师。所以,老师心中必先有爱,而不能将教师简单地视为一种职业。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必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而且学生也必能回馈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有了基础。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也是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学问。

师生互爱,交流是基础。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堂,还应尽可能在课堂以外和学生打成一片,如参加同学们的各种活动,打球、唱歌、下棋、郊游、劳动、班会、团(队)日等等,唯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与学生进一步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只有和学生经常在一起,自己才变得年青,永葆青春;只有和学生经常在一起,才能触摸到学生跳动的脉搏,才能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也只有和学生们建立了淳厚的友谊,学生才会对教师无话不谈,老师的教育才会有的放矢,用一把把独特的钥匙去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锁。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我们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必能使老师成为学生的最爱。

2.要有渊博的学识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面涵盖极广。“学生眼中的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学生绝不会欢迎那些胸中无书、目中无人、古板单一、不能点燃他们心灵火药的“老师”。一位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老师,他也一定有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其边缘学科知识。在老师的身上学生应该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香气息,所以,语文老师必须广泛涉猎各种书籍,不要只停留在与语文有关的知识或信息上,应包括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以及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

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在不断增长,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能再吃老本了,而应该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来完善自己,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语文教师除了应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还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包括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有魅力的老师既能够写一手漂亮的字,又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更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老师要不断充电,随时准备着给学生放足够的电。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学养,表现出深厚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修养水平,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望,让学生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文学功底,崇拜教师的修养魅力,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可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位年轻的校长去听一位老师上几何课的故事,校长完全沉浸在了老师精湛的讲解中,以至于老师问学生:“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位校长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来听课的,竟举手说:“我!”。苏霍姆林斯基称赞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我也看好这位数学老师,他立业之本雄厚,能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魅力,展示自己的风采,也算是给我们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样板课”。

3.要有诗意

余秋雨教授、于丹教授他们是迅速崛起的学术界权威,那诗意般的语言打动了所有的人。一个有诗意的人,无论生活多么落寞,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现实如何残酷,都不会丢失心中的梦想。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情,感受文章背后的美好,感受人间的真情,感受自然的美丽。 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里,在生活的空间里,永远保持一种美好的希冀。

4.学会交流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老师和学生应该走在同一个平台上。每个学生不仅性格不同、爱好各异,而且学习成绩有优有差,生活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应关心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我们平时要注意他们的思想状况、情绪状态、学习态度、健康状况等,从他们一系列的言行中,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随时记录下来,使自己对学生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和学生打成一片时,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毕竟是他们的老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对老师过分接近。如果有,教师应主动把握分寸,不能使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仅仅是他们的哥们和朋友,而忘了是他们的老师。

上一篇:“36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提高有效习作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