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8-15 04:50:23

特殊教育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教学逐渐成为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培智学校根据智障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智障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根据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重点提高智障学生上机操作能力,让中度智障生学会键盘打字、绘画等操作,让轻度智障生学会使用电脑基本操作,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总结了特殊教育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计算机课程是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能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条普遍的教学原则,在计算机课教学中也不例外。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操作方法,使学生“会”动。例如在“英打练习”软件使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演示如何正确进入某一菜单,并要求学生掌握这项功能的使用,然后要求学生上机试用并模仿进行练习,还必须注意个别辅导和观察,并作出适当的语言引导,更应注重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学好计算机的关键是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而最基础的培养就是一定要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指法进行实践操作。键盘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要掌握好这项技术,只有通过反复训练,了解击键的要领,严格、自觉地按指法要求打字,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地示范、耐心地指导。

在进行键盘操作训练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步进式训练

先训练打基准位,再加入中指上下移动击键,接着加入无名指,再加入小指……,然后补齐各排各键位进行练习,最后加入常用的功能键进行全键盘练习。在教学功能键的运用时,应重示范、多操作,举一反三,各个击破。

(二)重复式训练

在步进式训练基本完成后,可选择一些字词句子反复输入20-30遍,并记录完成的时间,以进一步熟悉各个键位,并提高输入速度。

(三)差异性训练

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进行分类练习,基础差的同学进行字母键的练习,基础扎实的同学要求他们进行综合练习。

(四)周期性训练

在教学其他内容时,应再回顾键盘指法训练,这样周而复始,逐步过渡到盲打,为以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生熟练地掌握指法后,再学习文字输入,只有由浅入深地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操作,才能使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二、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精选软件,诱发学生兴趣

每个人对新事物都会感兴趣,对于计算机这一新事物,学生尤其感到好奇。可是长期进行键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先前的那份好奇。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时,选用了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该软件声情并茂,可欣赏精彩的画面,聆听优美的乐曲,直观而形象,常常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使用后爱不释手。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学习计算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穿插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乐于玩游戏,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就提供了多种训练键盘操作的练习、测试及游戏;而金山画王这一软件,趣味性强,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穿插这类游戏软件,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把计算机教学寓于游戏之中,这样就会使枯燥变为生动、乏味变为有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把“苦学”变为“乐学”、“愿学”。

(三)组织竞赛,强化学生兴趣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地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有键盘操作比赛,如文字录入比赛,当学会智能abc后,进行一段文章的汉字输入比赛;有游戏类比赛,如“看谁跑得快”、“谁第一个过河”等等。这样,不仅使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进一步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

在智障儿童的计算机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课堂合作交流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还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例如,教学百度搜索后,教师可让同学们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有的同学找到了奥特曼的视频,有的同学找到了FLASH的游戏网站……教师鼓励同学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新事物。在相互交流中,同学们共享了相互的知识,使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互交流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个人能力。它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在智障儿童的计算机教学中,培养他们相互交流的好习惯,对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尤为重要。

计算机课除了教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外,还应把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应用上,选择、编制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无定法,有教无类。我们应当把智障儿童的计算机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起来,为智障儿童的计算机教学探索出更多的道路。

上一篇: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 下一篇:培养初中生数学知识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