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底部的温和增长

时间:2022-08-15 02:32:33

经济底部的温和增长

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基调在2012年的主要表现就是把稳增长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相比于2010年全年和2011年上半年不断调高银行存款储备金率、回收资金的政策而言,稳增长的政策则是降低存款储备金率和降息,从2011年12月5日三年来第一次降低存款储备金率之后,货币政策转变了之前的紧缩走向,逐步放宽。

持续近三年的紧缩货币政策是缓和经济过热的主动调整,也使得2012年的GDP增速创下几年来的新低。衡量经济热度的重要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5月以来不断走低,直到9月才略有抬头,10月初公布的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虽是近几个月来的第一次上升数据,却能展示出经济触底以及反转的希望,这里面暗含着中国经济数据的一些经验性逻辑。

喜人数据为何姗姗来迟

一般而言,中国一项经济政策出台,多数在两三个季度之后取得成效,比如2011年的控制通货膨胀目标,在年底实现了;2011年年底转变货币紧缩方向之后,2012年第三季度末期在经济数据上见到了起色,这种政策见效的滞后性,使得我们有理由推断,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同样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今年的调整与2008年不同,各种项目的审批和资金发放的速度,比之于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远远不如,这也就使得经济增速触底和反转的时间相对延后,出现了到9月后才迹象好转的滞后反应。2008年次贷危机如同疾风骤雨般的爆发让人措手不及,2012年的经济减速则是持续性的淫雨霏霏好久才见阳光。经济底部各种经济数据的漫长震荡下行之后,逐步恢复增长,也将是温和的,如果政策调理得当,则有机会进入持续性的温和增长。

货币政策就像经济运行这驾马车的笼头,收得紧一些,经济会放缓;放得松一些,经济会加速。这是全球性一般性的理解,各国皆然,诸如美联储每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全球范围内资源商品价格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上涨;诸如欧洲每次声明加大对债务危机国家救援力度,股市都会短暂上涨,都是一个道理。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全球皆然,概莫能外。

经济底部的温和增长已经出现苗头,持续下去的条件之一便是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美国在2008年危机以来,四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在低息贷款的支持下,经济数据持续性地微弱好转,美国在今年9月份的失业率一度降到7.8%,是奥巴马上任以来最低的,一度接近次贷危机之前的正常水平,生动地证明了经济底部保持合理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创口的疗效。在全球经济整体处于弱势的大周期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主动调整应当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任何商品物价的上涨都可以通过提高刺激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来降低价格,用紧缩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往往引发原本脆弱的经济持续走弱。

新一轮增长别有风味

已经审批的铁路公路基建工程,政策鼓励的保障房建设项目,财政支持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继2008年4万亿财政政策之后,有望再一次进入新的加速建设和开发周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转型机遇。与2008年不同的是,2010年来,中国严格了一些产业的环保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一些水泥厂因为污染严重已经被限制产量,因为环保不达标而被限制产量的甚至包括中国的一些稀有金属矿产开采企业,因而这次的财政相对宽松,并不会出现对所有行业普降甘霖的利好,只能惠及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那些注重研发的企业,无论从资金上还是政策上都会得到更大的支持。

温和财政扩张背景下,中国内部的供需关系有望逐步理顺,住房、医疗、保险等市场会更注重满足市民的需要,与2008年经济刺激之后,各种生活用品出现价格高企的走势不会相同。因为这次温和扩张,真正地做到了有保有压,在本次货币政策指向稳增长目标的同时,对房价上涨势头的打压一直持续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的矛盾永远是执政的重要课题,诸如一些地产商说中国人不该住大房子的话语,可以理解为自身富有之后无利他之心的呓语,反映的是其对人类生活水平总体走高趋势的无知。在经历了市场初期的暴涨之后,中国房市只有走向政策控制下的稳妥着陆,才不会爆发系统性危机;而成交高峰期已经过去两三年之后,现今的房产市场,即便下跌30%并不会对银行系统产生多大的威胁,近来芜湖、贵阳等一些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并未引发商业银行出现经营风险便是证明。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这一“炸弹”,已经近乎成功拆除。而在经济危机持续、人民币升值、国外市场萎缩的背景下,为了降低住房在老百姓日常生活开支中的比重,有更多的钱来消费,中央政府完全有可能出台新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类似的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方案已经公布。而近些年来推动房价上涨的地方政府在财政紧张的背景下,也不得不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土地。

中国内需市场在经济稳妥着陆之后会温和扩大,这将使得国内市场更人性化,服务业也会出现新一轮的繁荣,实际上,中国的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早已提前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反弹。略为勤奋的大城市快递员的月薪过万已经尽人皆知。年轻人就业和创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内需市场的扩大,伴随的是中国经济逐步告别依靠廉价劳动力提供廉价商品的时代,中国经济有机会呈现出更注重提升国内民众生活水准的新一轮繁荣。

中国经济温和着陆之后,此前今年各种经济数据在底部的持续下行也使得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经济数据的同比增长更为容易实现,这会为股市的走强提供重要的基本面支持。严格控制新股发行则是中国金融市场实现稳步增长的前提,毕竟2008年~2011年间,在经济危机期间持续扩大的新股发行需要一个较久的时间来重新平衡供求,而如果见不到股指上扬,即便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也不会见到起色。震荡市不应是中国股市建设的理想目标,美国股市在二战后持续几十年的增长,值得中国股市管理部门认真研究。有了稳定的金融市场,中国经济可以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国考也成“围城”? 下一篇:见义勇为的法律保护与民事责任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