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

时间:2022-08-15 01:27:21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

摘 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教师要创设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看法,从而求真求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革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核心落实到位,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创新活力,体现新课程理念、新教学观。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凭借教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结合具体内容,恰当而巧妙地辅以音乐手段。这样,学生原本没有兴趣的文章,用音乐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之产生兴趣,营造出浓厚、活泼的学习氛围。当然,仅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够,还要让每一个学生“入戏”,在乐曲中随你的喜而喜,随你的悲而悲,随你的怒而怒,随你的忧而忧……从而进入角色。如学林嗣环的《口技》一文,可选取《百鸟朝凤》中群鸟朝贺的一段音乐曲,一把唢呐就可以吹得整个课堂群情鹊起,这时再就势导入:小小的一把唢呐便把群鸟欢腾急鸣之声模拟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实在难得。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d趣不难被调动起来。又如讲郦道元的《三峡》时可用《长江之歌》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之情。

其次,教师要创设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融入到文本中,体会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可使学生在对有声语言的直觉感知中、领悟中把握文章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领略作品的文言艺术,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如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一文,教师可用设疑导入法,文章用《区寄传》为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一个“童”字呢?这样,就引起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极大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文言文虽然有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但在教学中,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看法,从而求真求新。如《狼》这篇课文,《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观点是:文章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狼的凶狠、狡诈。而在教学时,有的同学就否定了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屠夫根本就不聪明,因为文中有“乃悟前狼假寐”语,“乃悟”即“才明白过来”的意思,哪能看出屠夫的机智呢?学生不受教材、参考资料的限制,凭借他们的智慧打开了思维创新之门,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这种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怎不让人感叹呢?

三、注重学生阅读情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十分注重自己对文言文的分析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我认为新课程的教学应该做到“美文共读,妙处共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独特的感受体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当然对于每一篇文章的见解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感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其努力寻求自己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假如你是文中的“乞人”,面对着别人的“蹴尔而与之”的“一箪食,一豆羹”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请说明理由。当时,我认为学生们肯定都会回答“不接受”,然后围绕“舍生取义”回答理由。可是,居然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举手选择了接受,他们的理由大概是:1.我不会像乞人那样不接受施舍而活活饿死,生命是可贵的,怎能轻易为了一个没有仁爱之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而放弃呢?2.父母给了我生命又为我付出太多,我还没有好好回报他们,我要珍惜生命,不到万不得已,不言放弃。3.我不会像乞人那样蠢,不过是一个施舍者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而已,又没有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尊严,为何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对抗。4.忍受屈辱也是受磨炼的一种方式,韩信能受胯下之辱方成就一世英名,勾践卧薪尝胆才完成一代霸业,这点小屈辱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要做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学生说的真是令人拍案叫绝,这时,老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这种独特感受和体验,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通过构建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坚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达到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 下一篇:浅探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