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服务三农利农惠农

时间:2022-08-15 01:12:00

创新方式服务三农利农惠农

在一个春光明媚、百花齐放的时节,笔者一行数人驱车60多公里,前往位于五华县最南端、与紫金县相邻,分别被梅州市政府授予“农业龙头企业”,被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认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的华阳供销社参观访问。在供销社办公室,年过半百、敦厚结实、精明干练的张金粼主任应我们的要求,首先介绍了该社的基本情况:“我们华阳供销社现有干部职工15人,有门店34间,其中1间由公司行政人员经营农资、农药、兽药、饲料,1卡为日用百货超市,其余向外出租。全社拥有固定资产700多万元,负债60多万元。近年来,我们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实际,着力构建供销合作、专业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既助农增产增收,又提高了供销社效益。由我社领办的‘养猪、李果和农资’三个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入社农户365户。特别是以我社的良种猪繁殖场为核心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成为目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项目。”“那么请问,你们供销社是如何服务‘三农’,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我们主要是在技术、资金、信息三个方面作出了努力。”

科技扶农

张主任引领我们来到位于华阳镇太坪村冰塘坳的供销社良种猪繁殖场参观。按照猪场的管理制度,我们首先穿上经过消毒的长筒靴,然后到消毒室经紫外线灯光消毒、穿上白大褂,再经过消毒池,最后才来到猪舍。在公猪饲养栏,只见一头头优质良种公猪体壮膘圆,雄性十足;在小猪断奶栏,一头头刚断奶的小猪屁股溜圆,惹人喜爱;在母猪分娩栏,十多头临盆母猪静静地躺着,其中一头正在分娩,保温箱里亮着红外线灯光,工作人员在一旁看护,新生的小猪正津津有味地吸吮着母乳。“你们的猪场目前存栏多少”?我们边看边问。“目前有种公猪6头,母猪200头,仔猪430多头,肉猪100多头,”张主任不加思索地回答。“猪苗和肉猪的销售如何?”“猪苗主要提供给本镇养猪专业合作社社员饲养,肉猪主要销往外地。为提高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科技知识和管理水平,我们先后邀请深圳市华宝饲料有限公司、湖南农大、大北农集团公司广东事业部、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给农户上技术辅导课4次,听课的有480人次,组织专业大户到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63人次;从农信通等多渠道收集专业技术资料,印发‘养猪生产技术手册’、‘猪常见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果树栽培技术’等资料650册。农资供应专业合作社利用农资综合服务部这一阵地,开设学习园地,先后订购各种专业书籍、杂志、报刊48种100多册,供种养户学习。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农户的禽畜、果树防疫治病105人次,接受技术咨询526人次,为农户发展种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扶持。”“你能否举几个实例谈谈?”我们问。“好的,就拿养猪专业合作社为例,至2009年底,共有社员85户,带动336户农户从事养畜业,共存栏母猪560头,商品猪5500头,资产总额1050万元,全年经营服务收入1480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助农增收200万元,户平增收0.4万元,年终返利给成员3.2万元。有一户叫甘维的社员,2007年以前他家饲养的是土杂猪,抗病力差,长速慢,出售价低,经济效益差,多年处于微利或亏本状态。我们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其发展养猪业的信心。同时,帮助其引进三元良种猪苗,配送优质价廉的饲料,鼓励他参加养猪专业知识培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管理技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仅2009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就达15万元,获利2万多元。”

资金助农

“农民发展种养业,离不开资金扶持,”张主任说。“你们是如何开展资金助农呢?”“我们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气候,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经验和做法,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发挥信用合作资金试点单位的自身优势,在积极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支持的同时,采取企业自筹,发动专业合作社社员入股等形式,筹集了45万元资金。对这笔资金的使用严格按规章操作,为保证资金安全,对35户申请资金帮扶的对象进行考察,确定帮助25户,金额35万元,使用期限一年,年利率6%。同时,还为资金周转有困难、诚信度较高的农户赊销种苗款、生产资料款、饲料款共23人次、10万元。”“这笔资金投入对农户实现增产增收的作用一定不小吧?”“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扶持对象利用这笔资金新建猪舍500平方米,新增母猪20头、肉猪500头,扩种果树50亩,年增加收入100万元,户平增加纯收入5000元。社员甘发胜,全家8口人,以前仅靠夫妻俩耕种几亩水稻,家庭收入少,居住着祖宗留下的几间砖瓦房,生活比较困难。自从参加养猪专业社后,生活逐渐好转,特别是他申请借款5万元获批准后,购进母猪3头,从供销社种苗场购进猪苗50头,扩大养猪规模,肉猪存栏从原来的120头增加到170头,年出栏│三农服务│生猪500头,2008年仅养猪收入就达55万元,获利12万元。收入多了,他便投资改善居住条件,把旧瓦房拆了,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四房二厅的三层小洋楼。甘发胜逢人便称赞说:没有华阳供销社的帮助,便没有我们家今天。”

信息帮农

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是华阳供销社助农增产增收的又一重要工作。张主任接着向我们介绍:“要把专业社社员生产的农副产品变成商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我们充分利用销售网络广、信息灵的优势,先后帮助农户向惠州、河源、深圳、东莞及本县销售猪苗76批次2600头,销售肉猪83批次2130头,销售金额达480万元。又如前年李果丰收,我们把帮助广大社员做好产品推销服务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收获季节,组成4个收购小组,出动车辆,深入果园做好收购工作,同时派出公关能力强、有销售经验的人员到深圳、广州、东莞、汕头等地寻找经销商、商和加工厂商销售产品,还在专业合作社设立李果销售接待站,为外地客商提供食宿、信息等服务,千方百计扩大销售,全年共为果农推销产品近200万斤,获得经济效益120多万元,助农增收户平1000元,专业合作社也从中取得效益9万元。我们还加强与饲料生产厂家联营合作,采取联购分销形式,做好饲料供销工作。去年,共组织质优价廉饲料600多吨,价值150多万元,按每吨低于市场价150元供应给合作社成员,全年降低饲养成本10万元。”在交谈中,当我们问及专业合作社如何发展壮大,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时,张主任胸有成竹地告诉我们:“供销社领办的养猪、李果及农资专业合作社,要巩固、提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资金作保障。为此,我们已经几次与金融部门联系协商,准备制定提供资金扶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方案,切实解决生产经营中融资难的问题,为农户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扶持。

上一篇:创新实践搞好三农服务工作 下一篇:财政金融实力渐强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