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理论演进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研究

时间:2022-08-15 10:35:33

工业化理论演进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研究

[摘要] 本文提出融合了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理论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工业化的理论基础的观点。并在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的指导之下,结合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综述 新型工业化 途径

一、工业化理论演进综述

1.工业化理论的微观基础

工业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过程,最初的工业化理论起源于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探讨。后来的经济学家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产出比率是个固定常数的假设,像罗伯特・索罗和爱德华・丹尼森等经济学家,尝试用不同生产函数的方法解释增长的根源。他们仍然使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但包含了更多的生产要素,把资本存量(K)、劳动力(L)、可获得资源(R)和生产效率(A)等因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去,得出新的生产函数方程式。这样产出的决定因素从资本推广到了资本、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效率。因此工业增长的贡献性要素,除了资本存量的增长外,还包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获得资源约束的降低、引起效率或生产率提高的技术进步等。

之后的新增长经济学学家修正了传统增长模式中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的假设,提出了规模收益递增的假定,新增长经济学强调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决定着各种投入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即使同样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异常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由此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一国的知识水平越高,则其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不断地使用和创造出知识,是发展中国家谋求长期增长之路。他们的理论暗示者决定一国工业增长的关键在于其人力资本的规模,以及知识创新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适宜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人们据此认识到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结论和战略。

2.工业化理论的中观基础

新增长经济学理论已经认识到工业的规模效应,规模收益递增来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促使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为了获取外部范围经济则要求企业间的协作和产业间的协调。产业协调即产业结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工业部门的前后向联系以及平衡三产之间的关系。

一些经济学家从产业结构出发讨论工业发展模式,产生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的争论。平衡增长的支持者们,如兰格纳?诺克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等人论证,如果各国想成功地获得持续增长的话,就只能同时而且全面地发展各种工业。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大推进”理论。主张非平衡增长的学者,比如艾伯特?赫尔希曼认为没有任何根据表明,所有的国家必须遵循既定的模式去发展,尤其是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能够而且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为数不多的部门,这些部门往往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部门。然后通过工业的前后向联系,导致新工业部门的创见。在之后的工业化理论发展中,学者更多的是采用了非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增长模式等,不仅强调产业间的非平衡增长,也强调地区间的非平衡增长。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把工业增长的视角延伸到了考察三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在关注两者之间关系的学者中,有些是从工业的角度出发的,另一些则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的。前者主要关心的事,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或就业不足是如何影响工业部门发展的。他们建立了“两部门模型”,认为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即存在着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这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3.工业化理论的宏观基础

上面所讨论的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把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问题考虑在内。一些经济学家们则进一步把需求约束条件和贸易因素引入到对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经济学家首先把需求的产生设定在一国内部,需求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霍利斯?钱纳里与其合作者通过对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工业化程度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但不存在一个单一模式。而根据恩格尔定律,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工业化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恩格尔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人们花在食品上的开支预算便会下降。我们可以据此作进一步的表述,随着经济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沿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轨迹向上攀升,由于消费者主体消费的变迁,整个国民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将做出很大的调整――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在工业部门内部则表现为低层次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下降,高端工业品生产部门比重上升。如果把一个国家放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之中,人们则发现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4.新型工业化理论

上述的工业化理论由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实际上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社会、自然制约因素,也掩盖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如贫富差距愈趋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环境不同,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已经不适应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与经济线性增长相对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把社会、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如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戴利则推崇由穆勒的静态经济思想演化而来的“稳态经济”,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梅多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5.对工业化理论的评述

工业化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了一国寻求本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工业增长。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对工业化的动力的探讨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经济学家首先关心的是工业增长的内生变量,他们最早认识到资本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随着实践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劳动力、资源、技术、知识等要素逐步被引入到对工业增长生产函数的分析中来。对工业增长的外在因素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经济学家认识到了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因此生产系统对单个企业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至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一些经济学家据此对传统的工业化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理论,它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首先要着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制度的变迁,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氛围。另外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须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关系,在人类内部达到和谐发展,代际之间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

1.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相比,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具有一些有利条件,具体表现为:(1)自建国以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DIO)和世界银行的研究,二产在社会商品生产增值总额中的比重在40%~60%者为半工业化国家,我国目前应属于半工业化国家。(2)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超过其他因素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要素,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完全有可能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使用很长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3)利用后发优势,正如新增长理论所论述的那样,更能吸引发达国家(地区)提供的过剩资本和先进技术,跟我国所固有的比较优势――丰富的劳动资源结合起来,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后发优势还表现在能够吸取发达国家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然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与我国的具体国情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当匮乏,许多关键性资源、能源已经或即将不能满足工业进一步增长的需求。“三农”问题仍然制约着工业化进程;其次,虽然人力资源相当丰富,但人力资本存量却相对不足,这在以知识为主要动力的信息化时代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提高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那么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再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资源仍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与此相关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一些关系和体制还没有理顺,产业、地区之间尚不能协调发展,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最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的制约,发达国家在许多部门,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具有绝对优势,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主要体现为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在经济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发展空间同样受到了其他急切需要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约束,要与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2.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途径

鉴于我国当前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定了我国的工业化模式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探索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模式,即新型工业化模式。新型工业化模式至少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跨越式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跨越式和持续性就必须强调知识创新和科技的作用,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为此,我国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进一步深化改革。

具体地说就是:(1)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2)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把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大开发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把农业人口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中去;(5)努力促进国家创新;(6)改善政府职能,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到政治体制改革,优化宏观调控,切实完善市场体系。(7)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完善产业集群治理,提升集群竞争力,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吉利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树旺易明肖建忠: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模式,宏观经济研究,2008,(1)

[3]Romer, P.Two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Ideas and Producing Idea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2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影响探析 下一篇:对开发西山万寿宫旅游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