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技术

时间:2022-08-15 09:04:54

浅谈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技术

摘要 介绍了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技术特点。

关键词 环氧树脂;真空浇注;绝缘子浇注技术

中图分类号 TQ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188-02

SF6封闭式组合电器的特征是把整个变电站的主要设备(除变压器外)几乎全部封闭在一个接地的金属外壳内,壳体内充以SF6气体,以保证相间和对地绝缘。它和常规的敞开式变电站相比,具有体积小,运行安全,使用可靠(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维修方便,免维护周期长及占地面积少等优点。为大中城市人口稠密的变电站、山区大型水电站、大型钢厂、矿区以及地下变电站的建设或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得益于SF6封闭式组合电器(以下简称GIS)的特点(尤其是小型化特点),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台分相式GIS问世以来,GIS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而GIS中的绝缘件,包括盆式绝缘子、绝缘拉杆以及接线座等,也随着GIS设备的广泛应用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些绝缘件通常以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浇注成型。盆式绝缘子是这些绝缘件中极其重要的组件之一,其在GIS设备中具有机械支撑、高压绝缘和隔离两侧气体的综合作用,此外,还承受SF6气体在电弧、电晕和高热量作用下分解出的活性物质的腐蚀。因此,盆式绝缘子就成为GIS设备中举足轻重、事关成败的关键件了。国内外研制GIS的厂家、公司,无一例外的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绝缘子浇注技术理所当然的成了生产的关键。

1 现有浇注技术特点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浇注设备均配有环氧树脂熔融、固化剂熔化、填料干燥、材料混合、真空浇注等装置,并配有高真空机组,整个浇注系统由先进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且均具有以下特点:

1)各种原料从送料、预热、计量、输送、混合到浇注完成,都在封闭的系统中运行。从原料加入浇注设备后,就进入与外界隔绝状态,避免二次污染;全过程保持真空状态,在输送过程中减少原料与空气接触;并尽量避免操作人员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接触,以减少对操作环境污染。

2)各加热部分采用油循环或电加热,通过控制系统,加温速度快,温度均匀性均保持在相当高的精度。对填料预处理通过搅拌、加热,以降低填料内部水分含量;对树脂预处理,确保树脂均匀加热,既不用担心由于温度低造成树脂过于黏稠,又不会过热引起树脂老化。

3)真空系统由多组真空机组组成,分系统单独控制。由于采用分系统控制,所以极易满足短时间内达到真空度的要求。一般情况而言,对于系统的最大气室—浇注罐,浇注设备也可在10-15分钟内使浇注罐达到真空度的要求。真空机组可单个检修、更换,便于合理安排维护、保养工作。

4)浇注系统采用原材料预混方式,缩短了原材料准备时间,保证设备可进行连续式生产,满足日益增大的产量需求。原材料在浇注前增加预混方式,提高原料脱气效率,满足浇注制品对设备的工艺要求。

5)从配料到浇注的计量,均采用高精度的计量泵、电子称进行计量,原材料输送的过程结构简单,能无级调节输送行程、输送速度、输送压力;由于计量泵泵能自锁,因而泵体与罐体之间不须安装阀门,可达到无死角连接;真空下配料也可精确计量,泵体工作时不须考虑原料粘度,更不须考虑扬程或前级压力即可正常工作。

6)在混料过程中,在混料装置和锥形罐体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料表面始终不断在更新,形成快速而有效的薄膜式脱气效应。混料装置的螺旋提升在旋转过程中形成压力,强迫混合料不断循环,从而使混合料在短时间内得到均匀的混合。混料装置的运动轨迹和罐体贴合,混料时基本没有死角存在,确保混合料都能得到充分混合。粉状填料添加到融化后的液体树脂中可以顺利混合,不易结团。图1为混料罐体剖面示意图:

而浇注技术方面,较为普及的有以德系为代表的静态混料浇注(图2)和以日系及国产为代表的终混浇注技术(见表1)。

如表中所述,两种浇注技术各有优劣。可以预见的是,在没有绝缘能力更强的新型绝缘材料问世以前,静态混料技术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2 结论

在当前高压输变电技术快速推广的大背景下,高压开关行业迎来了一个高峰期,作为高压开关核心部分的绝缘子浇注技术自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当前前沿的浇注技术做了简单的论述对比,希望借此为绝缘技术近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尹毅,肖登明.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发展[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电气四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2]叶鸿声,吴健生,薛春林.长棒形瓷绝缘子在高压输电线中的应用[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电气四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3]罗真海.合成绝缘子、玻璃绝缘子、瓷绝缘子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J].广东电力,1996(3).

[4]康春雷.钢化玻璃绝缘子的性能及应用[J].黑龙江电力,2000(6).

作者简介

高洁(1979—),男,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历,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工作。

上一篇:粗煤泥分选机的应用 下一篇:探讨如何加强高层建筑对火灾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