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8-15 08:22:26

思想品德课中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特点,品德课中要多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注重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心里健康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16-01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所以思想品德课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教师忽略教学过程的心理因素,那也不可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注重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的贯穿整个课堂,所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证,这也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机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但是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因为学生配合不默契,参加活动不积极,或其他因素而对学生大发雷霆,严厉指责,从而使得学生惧怕或厌恶老师,进而影响课堂活动的开展,即使是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也难以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推动,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心理疾病。曾经在课堂上,一名女同学在参加活动时,因为和同学口角心情欠佳,将书狠狠的摔在了课桌上,当时我就觉得她顶撞老师,将她一顿狠批。结果那一节课全班学生胆战心惊,课堂气氛极为压抑,甚至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个班积极性始终不及其他班级。由此我感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热情,顺利开展课堂活动的重要保证,是课堂实施心理影响的基本条件。

2.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需要学生学会调适自己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在教学我就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冲突与矛盾,学生通过扮演他人,从而体会他人心情,理解他人,谅解他人。这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3.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以《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快乐"的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分组,抽取备好的写有情景的纸片,进行即兴表演,最后可以评选最佳礼仪小组或"礼仪小姐"、"礼仪先生"。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这种快乐的氛围,本身就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

4.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亮丽的色彩,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5.注重活动课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将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使得活动课的课时比例大大增加,在教材中都还设置了具体的活动安排,这就要求教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去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只有这样,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上,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不断的创造中得到发展,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因此,在平时教学上,要把社会、生活、人生、实践内容引入我们的课堂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能力。同时,要将一些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一些确实有效的教学形式。如开展主题班会,进行社会调查,角色扮演,或"手工制作"(如将废品制成环保小用具)。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带着学生到户外进行实行实地考查、进行走访活动,回来整理图文资料,写成小论文或心得,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6.开展多样性作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心理辅导。

当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后,我们的作业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我在教学中经常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如:给父母写信,请同学评价自己,我的烦恼,我很优秀等。并及时对作业给予激励性评价,对作业中学生反映出的自卑、心理困惑等,通过书信方式或谈心,进行心理疏导。既激发了学生写作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交作业的积极性,还有效的防止和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更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所以在一些学科中,注意以多样性的作业吸引学生,是提高作业质量及减少学生做作业心理负担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上一篇:浅析技校理论与实习教学如何更好地衔接 下一篇:挖掘儿歌魅力 规范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