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解决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思维障碍

时间:2022-08-15 07:40:17

探求解决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思维障碍

要解答好生物试题,只是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还有相当多的易错题。这些试题之所以容易做错是因为其中存在着障碍,障碍将会随着解题步骤的展开而呈现出来。试题中有障碍,就应该有相应的排障方法,即解题方法。因此,要解答好生物试题,还得熟悉一般的解题程序,学会并运用一般的解题方法。

一、避免思维定式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出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学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接触过的某些提法稍作更动后列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试题,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

例: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取其花药离体培养后能获得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到全部植株的( )。

A.1/4 B.1/8 C.1/16 D.0

很多学生都选择了B项。出现这种错误是由于思维定式,把花药离体培养当作了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包括了先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两步。题目只说了用花药离体培养,所以只能得到基因型为abc的植物占到了1/8。没有一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答案为D。

例:在番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F1都表现为紫茎缺刻叶,在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

A.1/8 B.1/3 C.1/5 D.1/16

有很多学生选择了B项。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在审题时由于思维定势,原封不动地套用了高中生物教材中,在亲代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这一典型的遗传实验的内容,而确定出的答案。如果在审题时能认真一些,不凭经验办事,就可以弄清题干中列出的“F2的重组性状(相对于亲代的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应该是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这两种重组表现型。答案为C。

二、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由于设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障碍,如果没有试题中会存在易混淆的概念的这种意识,或者审题不仔细,就会导致无法得出答案。因此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试题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二是审题时要仔细,注意发现易混淆的概念。

例:下列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内质网 C.核膜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C项。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不区分细胞器的概念,细胞器应是属于细胞质的一部分,核膜应属于细胞核的结构。答案为D。

三、排除迷惑条件

有的试题中列出的条件不采用则罢,用了反而容易使解题误入歧途,得出不正确的答案。这类条件就叫做迷惑条件。“排除迷惑条件”就是指在审题时,认真仔细地将题干中的迷惑条件找到,并予以舍弃的一种审题方法。

例:人类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人一个成熟的红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条?

该试题题干中“人类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是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用这一条件来推算人一个成熟的红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只能得出错误答案。“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是教材中的特殊知识点,是在审题时应该发掘出来藏而不露的条件。答案为0条。

例:利用马铃薯块茎的出芽长成马铃薯苗来繁殖马铃薯的生殖方式属于( )。

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卵式生殖 D.孢子生殖

这道试题有些学生错选了A,原因是被题干中的“出芽”这一条件给迷惑了。如果扣住了题干中的“块茎”这一条件,就能弄清出芽是在母体,即完整生物个体上长出的小的芽体,不是由一个器官发育来的。这样就不会被迷惑了。答案为B。

四、找出隐藏条件

“找出隐藏条件”是指在解答有些试题时,既要注意发现题干中列出的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予以排除,又要善于发掘出藏于题干之中未显露出来的必要条件的一种审题方法。

例:洋葱根尖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有哪些?

学生可能会想到植物细胞内具有的细胞器的种类,这里隐藏了一个根尖条件,由于植物根细胞不含有叶绿体,所以要排除。类似的还有人体内的蛔虫具有的细胞器有哪些?隐藏了人体消化道内的缺氧环境,所以要除去线粒体。

五、找到简捷条件

“找到简捷条件”是指在阅读题干时,要注意搜寻到有利于使解题的过程变得简单而快捷的条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一种审题方法。

例: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某细胞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间的比是1∶1∶0,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

解答这道试题时,如果扣住了题干中的“染色单体”为“0”这一条件,会很快找到答案。

六、转化已知条件

有些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表述已知条件的试题,或因篇幅较长,或因条件繁杂,在审题时,特别是在考试审题时,由于紧张或急切,往往阅读到题干的后面就忘记了前面的内容。对此此类试题,如果不解决审题的方法问题,是很难审明题意的。当遇到这类试题时,在审题时要对已知条件作必要的转化。

例: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这道试题的选项条件是出自教材以外的资料。采用“转化化已知条件”这种方法审题,可以明确已知条件是在表明发生在细胞外液中的化学反应,即将内环境转化为细胞外液,再从选项中筛选符合要求的选项。答案为A。

七、图示已知条件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涉及的要素或环节较多,且这些要素或环节之间的关系繁杂,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但是如果将其转化成图解,就可以将已知条件中涉及的各种要素或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展示得一目了然。

例:某牛中,基因型为AA个体的体色为红褐色,aa的个体为红色;Aa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红色小牛的性别应该是__性别的。

有很多学生在解答这道试题时,理不清头绪,无从着手。如果能首先将已知条件转化成图解,再根据图解就好解答这道试题了。已知条件可以转化所示的两幅图解:

八、找到关键词、词组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的词(非生物专用词或生物专用词)、词组或短语,本身的内涵并不深刻,但是,如果审题不认真,忽视了它们,就会难以得出正确答案。“找到关键词、词组”是指在阅读题干和选项时,要注意寻找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与顺利解答好试题有关的词。

例: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

A.葡萄糖的分解 B.脂肪的分解 C.肌糖元的分解 D.ATP的水解

在这里题干中提到了直接能源物质,直接就是本题的关键词,答案为D。

九、把握新颖材料

在平时的训练试卷和各种考试试卷中,往往含有数量不等的材料源于教材以外的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叫做新材料试题。新材料试题有利于检验解题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地解答问题的能力。由于材料取自教材以外,给人以未曾谋面的新感觉,致使部分解题者接触到这类试题时会感到棘手。

可以采用前文所介绍的“简化已知条件”、“找关键词、词组”等方法。答案一般在教材中,也有可能出自教材以外,必须由自己组织。

例: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 )。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由题干可知现象说明的是生命活动,在这里生命活动是关键词,所以选项B和选项C说的是遗传方面的控制,与题意较远,所以不选。至于选项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应该是细胞质基质。

上一篇: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下一篇:化学课堂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