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生”心理“病症”

时间:2022-08-15 07:05:47

“学优生”心理“病症”

就目前学校教育现状来看,虽说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学校也有“不能以考试优秀率、升学率、获奖率等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主要依据”的共识。但是现实中依然存在以上所说的各种“率”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和家长评价学校的主要依据。于是,我们教师在无形中把关注、关心的中心偏移到了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在这种背景下,这些成绩优秀学生就备受学校的关注,在老师和家长乃至同学心目中都已经衍化为“成功的代言人”。

然而这些成绩优秀学生在承担着学校、家长和教师高期望的同时,在滋生着一系列与其学业成绩极不相称的认知、情感问题,甚至会产生“优等生呼吸困难”,鉴于这些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他们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隐蔽、更严重,令教育者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成绩优秀也并非是生存在真空之中的“免疫体”,健康心理是学生创新和成材的心理基础。

一、产生心理压力的外部因素

(一)家庭因素。目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普遍较高,而且现在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孩子们在学校的一贯优异表现非但没有给他们吃下“定心丸”,反倒更令他们似乎看到成功的曙光,在学习上对子女要求很高,平时不断地增加学习的内容,期望孩子在班级中能出类拔萃。

(二)学校因素。学校在受到社会舆论和家长期望,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项竞赛活动等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认知模式发生了偏差,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教师的亲睐。而对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学校老师的关爱,背负着学校老师的期望;另一方面,他们要在同学当中也赢得了尊重或者是某种地位,也往往要用成绩来证明,这无疑给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压力,这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

(三)社会因素。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目前社会对学校、学生的评价往往看中考试的成绩、排名甚至是学校的入学率。另外学生的邻居和亲友对他们的学业成绩也是“关注有加”,这也构成了社会对学生的压力。

这些来源于外部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学生本人心理承受的能力,当他们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来各个方面对他们的期望时,就会产生各种学习焦虑和心理疾病,这样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业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

二、产生心理压力的内部原因

(一)对自己的要求期望过高。大部分优秀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很高的,行为上关注细节,他们的自尊、自信特别的强烈。他们比一般的同学更注重学业成绩,在学业上的进不能给他们带来心理需要的满足感。

(二)缺乏“受挫”的心理准备。“学优生”成功的经验有余而失败的教训不足,更是缺乏经历失败的心理准备。在这种背景下,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失败,都会损伤到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从而诱发紧张恐惧的情绪反应。

(三)对自己的形象和他人评价非理性。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追求完美使得他们给人留下好印象,因而很在意他人的评价。所以他们经常给自己设置一个较高的目标,不能实现时,就很容易责备自己,并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他们对失败很敏感,造成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

人的心理潜能是无穷的,但各不相同。每个学生克服学习困境、承受学习负担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力量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是他们消除心理的压力,轻松愉快的学习,就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动机,训练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缓解这些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压力。

一、帮助学生缓解过度的学习焦虑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焦虑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描绘成“倒u形曲线”。因此,在了解和分析了“学优生”的“病症”后,我和家长进行了沟通,要求家长帮助“学优生”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事情让其完成,还在学校的活动课中让“学优生”和同学们做一些难度动作较大的运动。以此不断提醒他们“山外有山”,从而适度地降低家长、老师对她的高期望、高要求,使她的学习焦虑保持在中度,以达到最佳适应状态。

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内动力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因和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一般经过“需要――动机――行为”这一过程。从需要可以直接产生动机,也可以有需要激发兴趣而产生动机。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获得极大的内驱力,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三、建立理性的认知评价机制

处于中学阶段的轻少年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尚不够成熟,对事情的认识和分析往往还不够全面,不够完整,不够深刻,从而过分夸大了学习成绩为他们赢得荣誉的功效。这种超常态的追求导致他们对学习结果和由结果而引发的衍生物过分关注。针对这种非理性认知的偏差和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准确的认识面临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全面分析自己和周围环境中的现有资源,形成一种比较实际、比较开阔和合理的认知。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七七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教育管理需要更多“科学精神”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