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招”探索实施“绿色评价”

时间:2022-08-12 04:19:41

各地“出招”探索实施“绿色评价”

上海:落实“评价渗透”,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展开

上海在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的过程中,开始构建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的探索,以实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全面质量标准,并通过为教育质量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共同探索从“证明”转向“改进”的变革。

(一)课程标准修订坚持“一致性”。加强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内在一致性,提高课程标准对学科内容教学基本要求的描述精度,提高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评价等的指导作用。

(二)评价反馈导向注重“过程性”。举办校长、教师全员培训,提高理解和运用“绿色指标”评价报告的能力,使学校管理者能够关注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出现的状况并及时补救或矫正,帮助教师掌握评价方法和正确使用评价促进教学的体验,提高在学校生活中敏锐洞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举办教研员专题培训班,帮助教研员逐步克服单纯依靠经验进行教学研究的弊病,有效指导区域、学校、教师落实教学与管理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质量管理趋向“科学性”。通过实施“绿色指标”评价,促进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专业化的教育质量评价队伍,制定基于实证的有效教育决策。

(四)评价改革突出“融合性”。将“绿色指标”评价融入全市中小学生德育、体育锻炼、教育督导等多项工作中,成为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手段,成为“新优质学校”的重要衡量标准,并逐步纳入中考等招生框架。

长沙:今后办学不以成绩论英雄

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从11个评价标准对中小学办学质量做出“绿色评价”。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表示,长沙市试图从评价标准上设立一个促进素质教育更科学全面的风向标,改进教育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份“绿色评价”将改变以往“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评价方式,从学校的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办学行为,学生的品德行为、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动力、学业负担,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教学效能等11个标准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过去,因生源水平高低差异,一些薄弱学校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于所谓名校。这次的绿色评价,将充分考虑学校生源基础的差异,“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促使不同层次学校在原有办学水平上不断提高。如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就有一项“学业成绩进步幅度”指标,即“小学阶段主要比较学校在籍学生六年级学业成绩与该校前三年六年级平均学业成绩的进步幅度;初中阶段主要比较学校在籍学生初中新生分班学业成绩与中考学业成绩的进步幅度;高中阶段主要比较学校在籍学生高一新生录取中考学业成绩与高考学业成绩的进步幅度”。

长沙市将以绿色指标为依据,出台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操作手册,进行全面质量测评,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并定期《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蓝皮书》,逐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合肥市:小学生期末考试不推荐排名

今年6月中旬,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在我国新一套的“绿色评价”体系推行中,合肥市中小学也在这场“全面体检”里不断探索和改进。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和嘉和苑小学是采用绿色评价“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的陈罡校长表示,“今年的期末考试,试卷将继续沿用分层考,由A,B,C三卷组成,A卷必做,B卷和c卷选做,而BC两份试卷的难度是完全相反的,一份较难,一份较易。”从2002年开始,屯溪路小学就尝试淡化试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即学校不刻意给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出名次。

陈罡认为,小学生一次考试分数不能代表孩子们的成绩,在小学阶段,学校要培养学生们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屯溪路小学进行评价和考试改革的这11年里,校方问卷调查显示,只有9.2%的学生感到害怕,多数的孩子不再恐惧考试,这对于培养孩子在中小学阶段的自信和健康成长是有好处的。

“分层考试淡化分数”这种教育方法虽然还在摸索探讨中,但效果也逐渐显露。合肥市蜀山区一学生家长表示,儿子在屯溪路小学就读,作为家长开始很不适应这样不知道学习排名的考察方式,“但是孩子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心里有底的,某一次考的不好,虽然没有分数上的反映,但是孩子和家长会感觉到,并在下学期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上一篇:浅析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 下一篇:为你为我说实话,知冷知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