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穿梭在时尚与传统之间

时间:2022-08-15 01:52:49

长沙:穿梭在时尚与传统之间

说起长沙啊,总感觉天空上方漂着革命故事;但不要忘了长沙的休闲,芒果台的娱乐节目,享誉全国的夜市、浴足、歌厅三大文化。长沙,像一个双子座的精灵,有着它的A面B面,它轻松自如地穿梭在时尚与传统之间。

文化味

那时,走在湘江边上,春雨袭来,春节还是花市娆娆——春的脚步从南岭开始,悄悄走近。

走在橘子洲上,可看湘江独特的风韵,她见过击水千里的,也见过平平淡淡的平常人,湘江没有像黄河那样咆哮,不似长江那样壮阔,却有着一种水的柔美,湿润了那些辣椒带来的火辣辣。

当我们讲述一个城市的时候,总要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或者在车站,或者在机场,人们总是在茫无头绪中,开始关于城市的陌生旅程。不用说,长沙的起点一定要从岳麓山开始。这座横亘于长沙城西,与湘江为伴的小小山脉沉积了长沙乃至中国太多的历史,把一千年的光阴浓缩成了传统,成了文化,也成就了特立独行的湖南人。

而我能够感受到的文化味,这种文化味,不但体现在岳麓书院和橘子洲头,还体现在城市的街街巷巷里,甚至江边也是诗圣杜甫曾经系舟所在。这湘江里面,流淌的不仅是白沙酿,更是唐宋文章。

那些古朴、幽默、形象的原始地名,的确饶有风趣。

这边有,杏花园、芙蓉巷、荷花池、桂花并、紫荆街、松柏里、桃子湖、竹山园、芋园、梅园、梓园、子园……等优雅的名字,一种对这花木掩映之处的神往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那边是,草药铺巷、油铺街、灯笼街;鸭公嘴、麻雀坡、白鹤巷、喜鹊桥、黑狗园、猴王庙、鱼塘街、燕子岭等等,看上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野趣盎然,字字传神;

还有!吉祥巷、如意街、长寿里、和平巷、丰盈里、兴隆巷、幸福里......每个词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

至于半湘街、一字涧、二仓里、三宫殿、四方塘、五家巷、六堆子、七里庙、八角亭、九尾冲、十间头、百善台、千佛林、万祠巷……则有如一幅绚丽多姿的风俗长卷,反映了千变万化的长沙古貌。

面对那些林林总总,不胜枚举的街巷名称,总是令人吟味无穷,齿颊留香。

活力长沙

长沙,还是一个很讨喜的城市,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赶来。

在长沙,那些喜欢追星的“粉丝”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惊喜和猜测:昨天在解放西路的酒吧,好像看见了谁谁谁呢。那个谁谁谁,一般是某位歌星或是影星。不只是香港明星,就连很多外国人都专门到长沙来泡吧。每当夜幕降临,美丽的星城,尤其是解放西路,变成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异常活跃。在音乐的包围中,人们尽情挥洒,一天的疲劳悉数抖落,第二天,又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以颐而康为代表的长沙保健行业的高度发达,也成为很多人喜欢到长沙休闲的另一个理由。长沙足浴按摩店的数量和密度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遥遥领先。有外地人甚至总结出了这样的“顺口溜”:到长沙玩,一定要体验“四个一”:听一次歌,泡一次吧,洗一次脚,吃一餐饭。“湘菜”名扬天下,长沙的餐饮业也是处处火爆,饭店、酒楼无论大小,无论档次高低,总是宾客云集,在这样一个极具包容性和愉悦感的城市里,享受快意人生。

慢慢地,大家都知道长沙是不夜城了。

但是与其说长沙是一个没有黑夜的城市,不如干脆说它属于夜晚。可以这么形容一下:当你吃完晚饭,走到门口,想和当地朋友告别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生活才刚刚开始……”好像无法阻止长沙成为一个风情万种的城市。 华灯初上,很多人匆匆来到这里,灯火阑珊,他们再匆匆离去,为的只是感受一下这里的夜生活。而在清晨,坐在公交车上,开启一次旅程,戴上耳塞,倾听长沙跳动的音符,也别有一番滋味。

对于初到长沙的客人,夜长沙里首先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歌厅。第一次听到歌厅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摇头说:“不去,不去。”暗地里还嘟囔着:长沙竟然还有舞厅、歌厅这样落伍的地方。

长沙的歌厅,绝非那些镌刻于八十年代的种种印象,甚至大相径庭。田汉大剧院、大中华、港岛演艺中心……这样的名字会令你想起什么。而他们在长沙却拥有同一个名字——歌厅。这些歌厅正如它们名字一样,动辄拥有上千座位,宏大的舞台,华丽的背景以及璀璨的灯光,但有意思的是,它们还有着狭窄的座位,并且为每个客人免费送上一杯茶,倒真有当年“歌厅”的几分遗传。

如果说岳麓山代表了长沙文化的阳春白雪,那么歌厅就是下里巴人,如同一枚的硬币的两面,迥然不同的风格,却合成了真实的长沙。

歌厅表演的大多是综艺节目,套路则基本上是晚会型的。据说当年歌厅起步时节目以本土特色的相声、笑话为主,并以贴近生活的粗鄙着称,但现在这部分节目已经不多,不过却是压轴戏。

这跟长沙人的印象一样,如此娱乐与时尚。有了这座城市,便让你来了就想留、住得不想走;有一座城市,她的活力无处不在,惬意地将你包围。这座城,就是长沙。

食文化

自小以来,只听过粤、鲁、吴、川为大菜系,湘菜是不入流的。但近年来,湘菜风头甚劲,四处攻城略地,“洞庭土菜馆”、“湘水人家”、“湘土地”……这样的招牌也开始堂而皇之地在中国各大城市闹市里招摇,大有一洗“湘菜不上席”之耻,要翻身做主人的趋势。

来到长沙,自然要一尝湘菜之精髓,然而环顾大街小巷,那些在其他城市熟悉的湘菜馆名字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禁深感诧异。略为沉思,不禁哑然:这里便是长沙,粤菜、东北菜要亮明身份,而作为地主的本土湘菜自然不需要了。

只要在长沙转悠上半天,就可以数得出本地菜的几大豪门了:火宫殿、玉楼东、冰火楼、西湖楼等等,从它们的名字中你便能窥出一些长沙的文化痕迹。以辣闻名的湘菜馆却有着不食烟火气的名字,倒也有趣得很。走进这些饭店,首当其冲的往往是一篇作得极有功力的“某某楼记”,摆设多为巨大的石或大幅湘绣,食客至此,吃饭已成长沙一大艺术活动,食文化于是跃然而出。

如今,细腻与人文,已越来越奇妙地融合在这座城市气质里。在传统与未来之间,历史与现代之间,新与旧,时尚与传统,正成就这城市新的传奇。

细细回味,长沙这座有着瑰丽神秘气质的城市。白天,它是一座秀丽的山水洲城,朴素而安静,夜晚,它是一座浓艳的娱乐之都,热烈而喧嚣。沿着湘江,围绕五一广场生长的,是长沙古城2000多年不变的中心城址,生生不息、层层累积的繁华上,又长出放纵轻飘的快乐。

上一篇:广州:千年商都与开放的秉性 下一篇:中国人与面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