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实验室计量认证中的设备仪器管理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2-08-15 01:49:35

分析实验室计量认证中的设备仪器管理的相关问题

摘 要:仪器设备管理最主要的是仪器设备的检定和维护保养,以及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检定和维护是过程,归档管理是结果,仪器设备必须按时、按规定进行检定,在使用过程中要按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和保养,并做好各项记录,确保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正常。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档案,保证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档案里得到最好的体现。因此,仪器设备管理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完好;“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四定”:定人保管、定人养护、定室存放、定期检定,才能保证仪器设备性能和状态稳定、安全、可靠,才能较好地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信。

关键词:计量认证;仪器设备管理;环境检测

中图分类号:P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涉及环境监测工作的各个主要过程,从现场样品的采集到实验室样品分析,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非常繁琐而且涉及面广,在实验室资质认证计量认证评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有关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对环境监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有关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下面,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出发,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

1 仪器设备的配备和验收

在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中,对仪器设备有着明确的要求,必须正确配备与资质认定检测能力相适应的监测设备,并对购置回来的仪器设备整机完整性、零备件情况及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信息做好检查记录。同时,开机调试,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验收。仪器设备的全部材料均归档保存。验收分为开箱验收和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指新购仪器的安装调试、实作运行和考核验收。

开箱验收是按采购合同和设备装箱单规定的清单进行验收。首先应确认仪器外观完好无损,再进行开箱,验收包括设备的规格型号、实物的成套性、配件、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售后服务联系卡和与质量保证相关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产品认可证书和约定的检定合格证等技术资料。验收工作应由实验室主管领导、仪器设备管理员和仪器使用人员会同供货商来人一道开箱检查验收,自行开箱验收须征得供货单位同意。

开箱验收后,由仪器供应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仪器安装。对安装完好的仪器设备,一般情况下,除要对其通用技术指标和计量性能指标进行核查外,还要通过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该仪器待承担的典型项目或规定项目进行分析,根据仪器测定的工作曲线、标准偏差、灵敏度及检出限,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用于判断仪器性能是否满足测试工作的需要。根据验收情况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单”。

2 仪器设备的检定

从准则的要求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该溯源至国家标准,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仪器设备都属国家强制检定的设备,温度计、压力表、温湿度表、干燥箱等辅助设备也是强检设备,部分配套设备如水浴锅、除湿机、稳压器、冰箱等辅助配套设备则不必检定或校准,但须对其功能和状态进行检验或检查。

根据设备类型和检定、校准要求,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并按检定周期的要求分类做好周期检定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对已经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需要对其检定证书的内容予以确认,并结合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利用标准样品对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仪器设备是否满足监测要求,能否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等进行评价,记录评价内容。

仪器设备的校验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基本上不使用,所有出具监测数据的仪器设备,都须经法定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不必使用校验方法进行溯源性校验。对于不需要检定、校准的辅助配套设备,须对其功能和状态进行检验或检查,例如恒温水浴锅等不出具监测数据但直接用于监测的仪器设备,则应利用经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对其显示的温度进行检验,以说明其功能和状态是否正常;对于稳压电源、除湿机、冰箱、振荡器等不直接用于监测的仪器设备,则应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记录检验或检查的方法和结果。

3 仪器设备的管理

首先应该从管理编号开始,以往都是根据设备购买的时间顺序来编号,这样的好处是一看就知道共有多少台设备,但是,你很难清楚有多少种设备类型,某种类型的设备有几台,有哪些合格或不可用,从而导致设备检定或者管理容易混乱。

仪器设备可以按类别分类管理及编号,仪器类别可按现场监测设备、实验室用设备、参考测量标准、自动监测设备(自动监测子站)和辅助配套设备进行分类,编号以“类别字母+仪器设备类型序列号+设备台次号”进行。这样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某类设备有多少种,每种有多少台,新增同类设备可以直接补充台次号,这样就可以清晰明了地知道设备的情况。便于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以及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和检定计划的编制,同时可以较好地安排仪器检定工作,确保监测工作正常运行。然后是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使用“三色”标签予以标明其状态,分别是“绿色”合格,“黄色”准用,“红色”停用。对于部分没有检定要求的辅助配套设备,经检验或检查其性能指标可以满足监测工作需要的,以“黄色”标签予以标识,区别于其它的检定、校准设备。

每台仪器设备还必须指定一名使用人员作为保管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便于随时了解仪器的状态。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检定、状态标识和维修以及建档、归档管理工作。对于主要仪器设备必须随机配备现行有效的使用和维护作业指导书以及使用、维护、维修记录,便于操作人员查看和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保养、维护、维修记录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定期收集、归档管理。

4 仪器设备的使用

仪器设备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对于进口设备如果没有中文版的使用说明书,必须编制仪器操作规程。用于现场监测的仪器设备,需外出使用时,应办理领用手续,监测完毕后办理返还手续。仪器设备使用前后须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如声级计用声校准器进行校准,大气采样器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流量校准等,仪器显示满意结果方可使用,并及时填写校准、使用记录。仪器保管人定期对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对于重要的、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例如:气-质联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离子色谱等,应由通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经单位授权的人员操作,未经授权的人员实习操作时,应在授权人员的现场指导下使用,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若仪器出现故障或缺陷时,应立即停用和标识,直至经修复、检定/校准等证明其功能恢复后方能使用,并对缺陷所造成的影响予以纠正。若仪器经校准给出不确定度时,应有效地应用到监测工作中,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仪器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超周期未检定的仪器设备。

5 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日常保养、维护保养组成。日常保养主要是仪器保管人在使用前对仪器进行检查,使用后进行清理、擦试、复原,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是仪器保管人定期对所保管的仪器进行检查,彻底清洗外表和易受污染部件,对机械部件进行,对流通管道进行疏通,紧固紧固件等,并定期对需要充电的仪器设备进行充电保养。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对于性能不够稳定,漂移率大的,使用非常频繁的,经常携带到现场监测或者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如:烟尘(烟气)分析仪、声级计、分光光计等。这些经常使用的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的间隔期内,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确保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由该仪器保管人负责实施。

期间核查可使用参考标准器、有证标准物质或比对验证以及加标回收等方法进行。如:噪声监测仪用声级校准器进行声级校准;大气采样仪用气体流量校准仪对其流量进行校正;烟气分析仪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检查;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导率仪等,通过测定有证标准物质来检查;天平用标准砝码核查;水流速仪与同类流速仪进行测量比对检查等方法进行期间核查。在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时,核查人员应仔细查找原因,并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若属仪器性能故障,须经修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对所造成的影响予以纠正。

6 小结

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分析方法和操作人员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实验室资质认定的重要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会直接影响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是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基础,也是保证监测工作正常、有序、有效进行必要的物质条件,只有实验室分析仪器的质量可靠,功能正常,正确使用,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真实有效的监测结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

上一篇: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分析 下一篇:浅谈农村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