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困难与对策

时间:2022-08-15 01:26:24

职业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困难与对策

摘 要: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以及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与多样化,实践能力强、专业扎实的职业教育学生受到社会的热捧。职校能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生产技术与知识文化的一线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职校学生普遍厌学,有部分学生是中考失败的学生,甚至存在自卑感,导致了学习困难的现象。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语文课程学习困难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原因,转化他们学习困难的思想,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21-02

中等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初级、中级的技术性人才,同时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水平,而语文课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必修文化课,能帮助他们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当前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教育方式、教材以及管理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了语文的教学质量,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将来职业中的成长,我们也需要对语文课程学习困难的现象提高关注度,改变当前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文学习困难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使得他们掌握的知识都是片段性,缺乏联系的,在进入到职校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语文知识存在一定的断层,并且他们的教育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使得这种差别更大。职校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不扎实,文学素养相对较低,这都影响到他们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较为零乱;(2)掌握的知识存在误差,不能正确应用;(3)缺乏发散性思维,存在认知障碍。这些因素的产生最终都造成学生语文成绩的下滑。

二、语文学习困难特点分析

目前职校学生学习困难一般都具有态度不端正、轻度自卑、学习懈怠以及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认知缺陷

(1)机械式学习,不能灵活掌握知识,且逻辑性的记忆较少,一般都是死记硬背;记忆较慢,并且不扎实,易遗忘;(2)长期依赖教师及同学的帮助,独立思维少。同时,对知识的深度认识不足,仅仅学习其表面现象,不善于分析其实质内容。发散性思维差,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较差,不能展开联想力;(3)自觉性以及纪律性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容易情绪化,且学习兴趣也不稳定。

2、个性及心理障碍特点

(1)害怕失败;学生学习语文困难,较多是因为学生因为认知能力等的缺点,使得他们害怕学习中遇到挫折,并且承受能力差,长期以往,学生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兴趣。(2)轻度自卑;职校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层次不齐,使得他们有些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觉得自己不够优秀,面对学习中的挫折,产生了一无是处的思想,导致缺乏自信,失去了学习的动力。(3)学习不专心;职校学生自制能力差的现象较为常见,上课记笔记的现象较为少见。学生并不是不认真学习,而是学习定力差,不专心,外界干扰因素较大。(4)缺乏耐心;职校学生中很大部分都表现出学习中依赖性强,并且学习缺乏持久性,这都是学习缺乏耐心的表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遇到难题就放弃或者是躲避,长期下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绩自然而然的下降不少。(5)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果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我们再加上努力的态度,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认真对待语文教学,将语文学习当成儿戏。态度决定一切,这也导致语文学习成绩上不去,没有学习动力,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自然较差。

三、职业教育阶段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学习教材

虽然职业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但是这些语文教材却没有将内容与职业教育的特点有效的结合起来,教材内容与职校学生的特点缺乏相关的联系。此外,教材的内容缺乏一定新意,选材较为陈旧,还是传统的一些内容,甚至是30年代的作品。并且练习题也没有很好的计划、目标,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内容较为枯燥。教材没有重视到教学方向、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导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脱节,也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滑。

2、学生因素

(1)个人差异影响;对于学生个人差异的影响主要是学生语文知识基础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这方面的影响不是语文能力范围影响的,但是对语文知识运用却是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2)知识结构不完善;目前职校学生存在抵触语文学习思想的不在少数,加上语文学习的挫折也造成了消极对待学习的态度。(3)缺乏学习兴趣;职校课程设置中,语文课堂实践性较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并且学生有存在在职校中学习一门技术即可,毕业能够找到工作的心理使得语文课程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4)学习方法;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学多都是填鸭式、题海战术,学习较为被动。但是在职校学习中,学校已经在给学生灌输一种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动手操作能力强,必须要转换过去的学习方式及观念。(5)心理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有些学生努力后没有看到成绩的上升,造成他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畏惧感,进而造成自卑心理的出现。

3、教师因素

首先,教师专业水平的因素,职校存在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这些因教师专业水平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专制、教学失衡以及教学偏见等行为。这也造成了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佳,导致了学生学习困难的产生。

四、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对策

1、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方法

(1)培养学习兴趣;首先,学校的语文课堂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还要适当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上传授更大范围的知识,比如文哲史等方面,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将语文知识的内涵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内在美。其次,教师要将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的姿态教学,启发式的教育,带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发挥他们自己的主动性,加强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习兴趣。(2)基础知识;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般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如果为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他们的成绩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教师可以设置改错等方面的教学,适当在增加练习,能有效的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渐渐培养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的给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朗读课文以及字词解释等简单的练习题,提高对他们的关注度,这样就能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及主动性。(3)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引导他们多读书,在当今的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是很难在社会中立足的,我们要培养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尽可能的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有,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能量;其次,鼓励他们多听多说,网络信息时代的媒体比较发达,在信息时代下,引导他们关注媒体信息,拓宽他们的知识涉及面,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也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积累;另外,鼓励他们记日记,将生活中的经历可以适当的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日积月累,也会增加他们的写作技巧。最后,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然后记录笔记,将课堂的重点记录下来,渐渐培养学习的方法。

通过培养学习兴趣,加上合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成绩得到一定的提升后,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也会逐渐的培养起来。使得学生学习语文从心里上得到改变。

2、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引进创新式的教学课堂,加大实践课堂的比例。我们说职业学校既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知识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将日常生活与教学能够结合起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要转变评价学生的方式,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习惯,面对职校生,我们要讲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并且要有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思想,鼓励学生,也给他们的学习增加一定的自信心。

职业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现象是存在的,并且占有相当的比例,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寻找自身的问题,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态度,引导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走向社会,踏入职场能够带来一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朱新平,赵立东.《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2.

[2] 陈兴东.《试论职业教育就业功能与发展功能的平衡》[J].《职教论坛》,2004,(5).

上一篇: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之探究 下一篇:试论基于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