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时间:2022-08-15 12:15:37

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摘要:智障学生思维形象直观性强,抽象概括能力差,思维缺乏目的性、灵活性、独立性,同时每个智障学生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选择恰当的训练非常重要。我在训练时注意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选择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让孩子敢于开口、善于开口。从而更好的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智障 语言 能力 生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78-01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热门的交往工具,一般学生,1岁半开始语言发展,而智障学生80%有语言缺陷,往往家长是到3~4岁还不会说话才发现问题,有的甚至终身没有语言。其特点如:①开始说话晚,一般4岁后开始说1~2个字;②口齿不清;③理解语言能力强于表达语言的能力;④连说2个字以上是难点;⑤语言类型简单;⑥重复语言;⑦发音不准。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发展智障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呢?

1.消除智障学生的焦虑,鼓励大胆表达

因为来到了陌生的环境,表现得异常胆小,不爱说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只会用哭和尖叫来表达自己的反抗情绪。为了消除智障学生的这种恐惧心理,我把教育渗透到一天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早上孩子来到学校时,我会先与孩子打招呼"早上好!某某某,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你好,我是谢老师,你叫什么名字?"……一开始孩子或许并不愿意开口回答你,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孩子们开始学会了打招呼"你好"、"老师你早,我叫某某某"。再过一段时间,我不再先与孩子打招呼了,可孩子们仍然会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老师早"、"老师好",然后我又鼓励孩子与其他老师或学生打招呼,就这样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着交往,也愿意亲近集体,敢于表达啦。因此,消除智障学生焦虑,鼓励大胆表达,是发展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2.耐心辅导,不断巩固

根据智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识记慢、保持不牢、再现不准、掌握比较慢的特点,我在进行语言训练时,采用了听说交替、经常复习巩固的方法。先让学生反复听录音,然后再逐一进行教学,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经常复习巩固,直到学生真正掌握了为止。有时一个词、一个句子要听一两天,再教三四天,复习七八天学生才能掌握。虽然学生学习的进度比较慢,但每当学生掌握了一个新词、一个新句子、一首新的儿歌、新的诗歌时,我都要高兴很长时间,真是有耕耘就有收获,虽然这种收获相比耕耘来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这毕竟是自己劳动的结果啊。

3.寻求时机切入教学,指导智障学生语言交往的技巧

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是动作多过语言,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正在玩喜欢的玩具,另一个孩子冲上来不说什么,就抢玩具,被抢的孩子只会用哭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而抢东西的孩子则一声不响,什么也不说,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等待老师的批评。在老师的追问下,智障学生不会完整的用语言表达,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样会引起孩子之间的一系列冲突,而孩子如果不会用语言进行交往其行为就会受挫。于是我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同伴说"我和你一起玩"、"我的借你玩",这样孩子语言交往的机会就会增多,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助于智障学生语言的发展。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的是具有礼貌的语言。从小让学生学会使用礼貌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会使学生获益终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学生尊敬长辈、成人。对待长辈应主动、热情的打招呼、称呼人。如:见到年老的叫"爷爷""奶奶",见到年轻的叫 "叔叔""阿姨"等等;分别时应说再见。让学生知道在别人谈话时,不应打断、插嘴;别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的听,不离开,不嫌烦。讲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5.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训练

非常智障学生思维形象直观性强,抽象概括能力差,思维缺乏目的性、灵活性、独立性,同时每个学生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选择恰当的训练非常重要。我在训练时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出自己的姓名,讲讲家庭成员的情况,说说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周围的事物,说说自己经历的事,说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说说自己同学、朋友的姓名、特点,听说周围事物的特征,听背诗歌、儿歌,还注意观察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抓住锲机进行语言训练;同时根据智障学生语言发展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对有的学生注重词语的训练、对有的学生注重句子的训练、对有的学生注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培养智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用心。每个老师(家长)都要坚信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语言表达能手,用心去观察不同孩子的行为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去体会这些特殊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沟通,让孩子愿意说;去赏识孩子的付出和尝试,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敢说,不怕失败。用心去做,加上好的方法,智障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相关的自信、逻辑等素质都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这样就为这些智障孩子的一生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特殊教育的目标所在。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虽然这种收获相比耕耘来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相信这些智障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中展翅高飞!

上一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与引导 下一篇:媒体连着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