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6:13:55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案例:

案例一:课间时候,讲台附近有一张废纸,数名学生从旁边过去,视而不见,没有一名学生捡起扔到垃圾桶。我便找了他们几名学生问道:"地上那张纸你看到了吗?""看到了。""那你怎么不把它扔到垃圾桶里面去呢?"我继续问。"老师,那个不是我扔的。""我没有扔那个,不关我的事。""我看到是A生扔的。"几名学生委屈的回答。

案例二:眼保健操开始后,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做,此时有名学生却还在睁着眼睛东张西望。当日值日组长提醒道:"B生你怎么还睁着眼睛,你知道你每次眼保健操都要给我们班扣掉多少常规分吗?"B生满不在乎的回答道:"扣就扣,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思: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学生对所发事情的这种事不关己、有什么大不了的态度不禁让我感慨:现在的孩子一点集体荣誉感也没有,这样的班级是没有凝聚力的。凝聚力又称内聚力,是指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分子间距离愈小,凝聚力就愈大。对班级工作来说,凝聚力就是集体的灵魂。班级有了凝聚力,学生在相互的正面影响之下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只有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提高班级的吸引力、聚合力,心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才能建立一个很强凝聚力的集体。

那么,如何才能使班级形成凝聚力呢?

对策:

1.培养班级干部,形成核心力量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所以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班级干部在平时工作中,不仅要应对班上的常规工作,还经常会碰到一些突发性事务。让学生有机会面对这些工作,可以使他们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我经常指导班干部开展中队活动,比如开主题班会,先是按照工作计划的要求,确定班会的主题,然后一起讨论开会的方式、方法、如何进行、怎样进行、达到什么目的、详细的程序等方面的问题。让班干部自己布置、准备、主持、总结这此主题班会。无论工作成败,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组织筹划能力、活动方案策划能力、团队工作的协调能力、外界联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感悟失败,吸取教训;体验成功,获得成长的快乐。本班级还实行值日班级长制度。这项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都必须应对班级中的一些常规的或突发的事务。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发现自己,同事可以让老师和同学选择有能力的干部,组成有力的核心班级委员,做好班级工作。使学生们在受到锻炼、增长才干的同时,知道班干部不仅是荣耀更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一时疏忽、失职,都会给集体荣誉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增强责任心,增加了集体观念

2.关注后进生,成为班级主人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往往会分解成多种不同层次,出现先进后进的差别。教育的目标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样就应注意研究后进生的形成特点,表现形式,重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本班级有一位学生:学习不刻苦,成绩不理想,但其他方面却显得精力十足。尤其喜欢捉弄别人,给其他人取绰号。实际上他很聪明,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他性格倔强,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没有采取强压手段,选用了开导的办法,促使他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级服务上。经过考虑,我让他当了班上的"红领巾委员",负责查看其他学生的红领巾佩戴情况。还让他每天中午带领其他学生去食堂就餐,负责就餐秩序。有了这些任务在身上,他的责任感加强了,使他觉得老师在重视他,学生在关注他,班级需要他,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他想方设法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做出成绩,从而获得老师的表扬与学生的认同。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可爱。"对后进生要像对好学生一样去看,我们要多投去几分发自内心的关爱的目光,不带偏见地关心、鼓励、接纳他们,才能使他们都健康成长。要及时的发现他们的进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扬,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重视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在被关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在班级工作中,有了这些后进生的支持与拥戴,让他们做班级的主人,就会使班级工作有了强有力的保证。失去了他们,班级工作就难以全面开展。

3.树立班级共同目标

有没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对班级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班级的团结、巩固和发展,是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一个集体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奋斗的方向。从而促进其对集体的热情,有了共同前进时所需的动力,我们也就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学生们也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要求学生学习与休息相结合,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可见精心组织必要的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参与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的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效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本班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班风正了,学风浓了。在期末的各项测试中每个同学都有了不小的进步。更可喜的是,学生们在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比赛中都表现出了一种拼搏向上、你追我赶、永不放弃的精神。每个学生都怕给班级"摸黑",拖班级的"后腿"。学生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是班级的主人,我要为集体争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集体的自身的力量就是班级的凝聚力,有了这种力量,就会陶冶每个学生的思想、作风品行,而只有提高了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集体教育的力量,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感,才能带动班级每个学生的前进。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2008年出版

[2] 戴联荣:《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

[3] 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我的班主任情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出版

上一篇:幼儿发展评价的误区 下一篇:“巧”用材料 “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