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纳税风险防范

时间:2022-08-14 11:44:49

商业银行纳税风险防范

纳税风险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未来利益的不确定性,按产生原因分为纳税人纳税意识风险、纳税人业务素质风险、税务筹划失败风险、税收政策变化风险和税务机关执法不当风险。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定义纳税风险是一种可以系统地确认、评估、判断风险水平并处理纳税遵行风险的程序过程,可见纳税风险可以通过企业优化纳税管理行为而加以防范。

一、商业银行防范纳税风险的必要性

国家税务总局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定义纳税风险为因没有遵循税法而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可见纳税人未能遵循税法规定的行为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除使自己承受法律行政处罚,补缴税款、罚款、滞纳金之外,相关企业和个人信誉、名誉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导致其以后的生产经营中信用受到怀疑,甚至可能丧失享受税收优惠的资格。

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和获利方式与一般的生产、流通、服务企业有着重大差别,但同样需要照章纳税并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与检查,一旦出现纳税违规行为被查处,同样将承担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甚至罚款的处理。且由于银行机构业务的特殊性,其自身、同业各机构乃至社会各界都更重视商业银行信用的建设和维护,关注财务和纳税管理,防范税务风险,应该成为商业银行日常管理的重点之一。

二、商业银行纳税现状及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纳税义务人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印花税,还有可能涉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等,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涉及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其在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以下纳税风险:

1、机构设置和办税人员业务素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纳税管理总体上仍处於起步阶段,纳税管理职能多数情况下依附于财务会计部门,相关规章制度不成熟。相关人员对税收政策理解掌握不到位,只能勉强处理日常经营业务中的涉税事项,而对银行非日常的涉税事务,如自用固定资产转让、自有房产出租等事项,更缺乏正确核算的能力和及时报税、照章纳税的意识,导致银行承担纳税风险。

2、税收筹划失败风险

学术界对商业银行纳税的研究重点在税收筹划上,折射出现实中商业银行重视依靠筹划降低税负而轻视规范纳税基础性工作和防范纳税风险的问题。实际上,税收筹划效果受企业经营特点、相关市场环境、筹划人员能力、税收政策变动以及税务机关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尤其对于税收政策尚不健全的银行业,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前合法的行为可能变得不合法,由此带来更大的筹划失败风险,使银行不仅不能节税,反而要多缴税,甚至形成偷逃税款嫌疑。

3、银行业务风险

当下各商业银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务,这些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不仅是营业税的纳税人,还有可能成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如税法规定对银行业销售金银的业务应当征收增值税。但由于商业银行纳税管理模式尚未成熟,对新出现的产品和业务的税务处理认识模糊,导致前期对创新产品的成本中纳税因素估计不正确,后期税务处理不正确,形成纳税风险。

三、商业银行防范纳税风险的措施

1、岗位设置与制度建设

商业银行应设置和完善涉税岗位并建立责任牵连制度,明确纳税各程序中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商业银行各级员工都具有纳税风险责任观念和防范意识。要规范和完善商业银行财务核算制度和税款核算清缴制度,总行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纳税管理办法,使银行涉税业务的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流程规范和责任归属,以指导全行进行涉税事务操作。还要全面建立日常业务纳税评估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在纳税事项发生前做好纳税风险评估,并定期自查,梳理工作中出现的涉税风险点,以便及时总结整改。

2、提高涉税人员业务处理能力

商业银行总行及各级分、支行应加强银行税务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进修等手段提高财务会计和税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涉税事务处理能力。要招聘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丰富实务处理及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纳税管理和筹划的重要职务,并在考评上引入专业化标准和程序。同时,商业银行要主动收集、学习与本行业有关的税收新规定,及时把握税收政策变动,一方面避免新知识更新不及时、采用过时旧政策而产生纳税风险,另一方面防范没有及时采用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企业造成损失。

3、加强税企沟通交流

商业银行应主动、定期与税务主管机关进行沟通和互动,在税务机关的帮助下更加深入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征管程序,同时使税务机关加深理解银行行为决策的路径及理由。为避免出现与税务主管部门的争议,商业银行要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和协调相关事务,如签订预约定价协议等,在事前防范纳税风险的产生。在遭遇与税务主管部门的争议后要积极协调解决争议,同时有理有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韩克勇.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1)

[2]胡杨,陶全胜,陶必胜.浅议商业银行税收事务管理[J].现代金融,2000,(4)

上一篇:税务会计模式文献综述 下一篇:贸易模式、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