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拉陵灶火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时间:2022-08-14 07:17:13

青海拉陵灶火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摘要]青海拉陵灶火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不断开掘找寻,发现了很多的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文章主要探析拉陵灶火地区地质特征,按照矿产区域物化探异常分布、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其找矿远景、后期找矿方向等。

[关键词]拉陵灶火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中图分类号] P6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8-1

青海拉陵灶火地区是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矿产勘察的重要场地。最近发现的铁多金属矿床有3处,是本次找矿的新成果。

1地质特征

(1)此地位于东昆仑西段北坡,青海柴达木盆地南缘,地质沉积岩石为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有著名的东昆北深大断裂处于矿中间,主要呈现区域构造―地层、构造―岩浆带及矿产的分布格局。

(2)地层分布特点:以东昆北断裂为中心,划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地层区。北构造-地层区:主体是中奥陶世-志留纪滩间山群,有3个岩组,含矿层主要是火山岩岩组,比如发现的早古生代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床就位于此。滩间山群主要沉积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厚度较大,在受到中基性火山喷发活动、基性-超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后变质,所以此地位于地壳活动多、沉降发生快等地质环境中,岩石主要为灰即为典型例证。南构造-地层区:主体岩石为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属于中高级变质岩序,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白云石大理岩、条带状混合岩等为其岩性。近年来,该矿区形成的矿化类型有斑岩型(与岩浆侵位机制有关)及矽卡岩型(岩浆热液侵入远景效应所致)。

(3)地质构造和格局分布:此地地质构造主要为褶皱、断裂构造。通常褶皱构造主要分布于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地层,区内有基地褶皱,格局呈现北西―近东西向复式向斜。发生褶皱的轴线方向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平移断层相交,格局分布显得有些混乱。此地最发育地域为以近东西向、北西―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其次为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北西向断裂。整体上显示,两者交互相切后最发育地域为“X”型。区域性断裂带为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和北西―南东向,主要进行地层、层间构造、岩浆侵入活动和演化的控制。以上特征显示,以造山运动为始,构造应力呈现北东―南西向为主,从而产生北西―南东向压性断裂。待晚印支期转换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伴发火山运动、岩浆侵入、北东―北北西斜向剪切活动。所以,地质构造和格局分布和应力状态、构造―岩浆侵入时代、赋矿地质体的受控等关系巨大。局部矿化以线状呈现,伴随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和北西―南东向断裂构造,成矿控制体系非常有利。

(4)岩浆岩地理位置:在晚华力西期岩浆岩活动最为频繁。分布的长轴方向是东西向或北西―南东向,岩相分带较为显著,中―深成酸性岩浆是其岩性,火山喷发的岩石多为中击性陆相喷发产物。通过东昆北断裂将空间换分为南北两区域。北部主要为晚三叠世侵入体,南部主要为早二叠世侵入体,从南向北、从老到新、由大到小,由酸性到偏酸性(岩性)展现侵入的时代。这说明岩浆岩演化、不断碰撞、造山运动呈现自身的构造。

(5)地质物理性特点:此地航磁异常分布地层主要是南段的早二叠世(大山)岩体、北东侧(黑沙山) 牦牛山组地层。矿化、异常相伴出现地质为白沙河岩组、早石炭世地层、早二叠世、晚三叠世花岗岩、滩间山群地层和断裂构造接触带;从区域上看,此地位于正负异常梯度带、异常局部扭曲部位,因此有肯德可克铁矿床、野马泉铁矿床等被发现。

(6)地质化学特性:此地主要偶3个化学带,即北异常带、中异常带、南异常带。北异常带主体是滩间山群地层,多有铁、铜、铅、锌等元素可进行找寻,是喷流─沉积型铁多金属矿化地质成形带;中异常带主体岩层为白沙河岩组、断裂构造叠加岩层,多有铜、钼、钨等多金属矿化物可供找寻,异常重现性好;南异常带主要在布伦台地带,多变质岩系,属于断裂发育构造,异常元素有W、Au、Hg、Ag 等,局部Bi 元素异常。总之,从南向北元素异常以带状显示,表明各地的地质特征不同,成矿类型、矿种不一。

2矿产分布规律探析

(1)时间分布:早期中奥陶世-志留纪滩涧山群、石炭世大干沟组地层多产铁多金属矿,可能由于两地层的成矿控制作用和三叠世侵入体促成矽卡岩型矿化所致;中部区域点状分布铁多金属矿,矿化主要是矽卡岩化,在有利的围岩条件下,可能产生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化;南部岩体为早二叠世大山侵入岩基,常见建筑材料、研磨材料等矿产。

(2)空间分布:北部可能主要是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多铁、铜、铅、锌矿化;中部可能是斑岩型、矽卡岩型,多铜、钼矿化;南部主要是变质岩型、矽卡岩型,多金、银化探异常。

总之,时间分布显示南-北,老-新,后生-同生是矿床成因,矿种分布贵金属-贱金属。

3找矿远景分析

按照此地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已有矿点分布,分为3个成矿远景区:

(1)北部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主体构造是滩间山群、大干沟组地层。矿化产出主要依据层位、岩体围岩接触带、断裂构造规律控制。含矿性高,断裂发育,储矿空间丰富,在酸性岩体侵蚀下,多产矽卡岩矿化,很多的铁多金属矿点以北西―南东向呈现。矿床类型多为为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可通过面积性磁测工作,将异常区地表、深部磁性(矿化)体分布探明,并经过钻探工程验证来找寻铁、铜、铅、锌等矿产资源。

(2)中部铜、钼、钨多金属成矿区。此地位于昆仑山北坡山麓地带,有好的地表露头条件,主体构造为斑岩型矿床,由于岩浆活动频繁,在有利的围岩下,成矿较易。该地零星见铜、钼、钨等矿种,可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在矿化集中地带来找寻斑岩型铜、钼矿等。

(3)南部金、银贵金属成矿区。此地位于昆仑山主脊腹地,面积小,受到交通、环境的影响,没有很多找矿工作开展,矿化程度不高,仅发现银、铜、汞等元素化探异常分布于大山岩基、大山岩基组接触带,可进行找寻。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此地地质特征、矿产分布特点,分析了找矿远景,此地具有斑岩、矽卡岩型、热水喷流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岩浆活动较多,断层发育构造,具有有利的成矿条件,找矿的可能性大,按照矿产分布规律不断探索找矿方式,提升找矿成果。

参考文献

[1]段生梅,钟永生.青海地区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J].低碳世界.2014(15).

[2]鲁海峰,李积清等。青海格尔木拉陵灶火地区矿产分布规律及找矿远景区划分[J].中国矿业.2011(07).

上一篇:广东大埔地区中侏罗世漳平组岩性特征及沉积环... 下一篇:广东省连南县坪头岭铅锌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