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风险管控:光大永明的“双保险”

时间:2022-08-14 04:55:31

合规+风险管控:光大永明的“双保险”

众所周知,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然而保险公司是如何防范自身的经营风险呢?合规及风险管控,是光大永明人寿给自己上的“双保险”。

合规管理:夯实百年老店根基

在保险业,是否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是否推动“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是否有良好有效的“合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衡量一个企业诚信与否的标尺,也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成长为一家“百年老店”的基石。

作为中国光大集团与加拿大永明金融合资的人寿保险公司,光大永明开业伊始就非常重视合规经营。公司管理层不仅严格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的各项合规要求,还不断加强合规方面的制度、组织和文化建设。2005年,光大永明人寿率先在同业成立了合规部,通过合规宣传季、合规年会,反洗钱培训、合规知识问答,合规征文比赛与邀请监管部门领导现场座谈等多种形式,普及合规知识,深入贯彻“合规经营,人人有责”的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建立了“合规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

2D06年,国际金融行动特别组(FATF)派代表来华,就是否最终批准中国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进行现场考察。作为保监会推荐的两家保险公司代表之一,光大永明顺利通过了FATF的现场检视,这充分肯定了光大永明在反洗钱与反恐融资方面的出色工作。

风险管控:未雨绸缪,把风险控制放在战略高度

做为光大永明风险控制部的负责人,曾嵘此前曾经从事过合规、审计、财务等工作,她认为,风险控制是她所面对的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据曾嵘介绍,风险控制的概念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外也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但在保险体系中,它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来说,保险产品持续的时间都较长,其短期表现并不能说明问题,而风险控制恰恰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对公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做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因此,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控制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毫无疑问,一个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公司会对投保人未来的保障和收益是有好处的。

光大永明早在3年前就成立了风险控制部,这比监管部门的要求要早得多。一方面,是由于传承了外方股东永明金融的风险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光大永明管理层对于风险控制的重视。据了解,目前其他的一些保险公司,尽管也有负责风险控制的部门,但一般是与其他部门,如合规、审计等合并在一起的,而光大永明不仅较早地设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还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风险控制情况直接汇报给公司董事会选举委员会,在合资保险公司里,这种将风险控制职能设置到如此高级别的公司还是比较少见的。

风险控制的操作模式一般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识别,即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中,识别哪些风险是对公司危害大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风险。第二个阶段是排序,也就是按照风险程度由大到小做一个排列。第三个阶段是提出应对方案,应对也分为几种,一种是接受风险,一种是转移风险,还有一种是降低风险。风险控制最好的状态是能够做到预警。作为风险控制部门,有责任在监控整个公司风险的过程中,把监控,报告和预警结合起来,在某些不利风险将要出现的时候,及时向管理层提出建议。

曾嵘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股市下挫导致各公司的投连险出现了退保的现象,而这样的时候,就需要风险控制发挥重要的职能。首先,根据风险控制原则,当投连险销售超过一定份额时,风险控制部门就应当给过热的销售市场降降温,建议管理层放缓这类产品的销售步伐。当随着事态的发展,出现投诉、退保现象时,风险控制就应提前介入,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合适的反应,将投诉和退保降到最低。最后,当投连险事件结束后,风险控制部门还可以引导各个部门讨论这件事情的经验和教训,回顾在事件当中,哪些地方存在欠缺,如销售环节是否被冲昏头脑,核保环节是否没有很好地控制,培训环节是否应该加强,应对客户投诉的技巧是否还应提高等。

曾嵘说,通过风险控制操作,尽管不能杜绝风险的发生,但至少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危害,也让光大永明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不断从过去的失败和教训中得到启发。

上一篇:张敬臣:和光大永明共同成长 下一篇:IT:为公司插上信息化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