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文化材质元素在湖湘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中的研究价值

时间:2022-08-14 04:18:55

土文化材质元素在湖湘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中的研究价值

【内容摘要】土文化材质元素是湖湘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中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材质的绿色环保、工艺的细致精良,让人甚是喜爱,文章的研究旨在增强地方文化内涵,使湖湘旅游纪念品设计符合“绿色设计”的理念,体现湖湘旅游纪念品设计自然、简约、质朴的艺美原则。

【关键词】土文化 材质 湖湘 旅游纪念品 创新

旅游纪念品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如常见的手工编织、雕刻、装饰工艺品等,无论什么表现形式都必须选择合适的材质。在湖湘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选取当地特有的材质。材质是设计的基本载体,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用自然材料加工制成的陶、纸、布、漆器等传达出质朴、自然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气息。用这些材质元素制作的旅游纪念品有着很好的纪念意义,又能使传统的手工艺得到传承与创新。

一、土文化材质元素与旅游纪念品的关系

(一)灵巧的编织布艺

编织是古老的手工艺,编织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一些以绿色植物如藤、竹、草等为材料的编织工艺品,因其具有绿色环保理念而深入人心,编织的工艺品或大或小,或为装饰饰品,其造型雅致、工艺细致精良,让人甚是喜爱。比如益阳的小郁竹艺,是湖南省优秀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将竹材构件加热弯曲,使之符合造型需要,结合拼、嵌、榫合等传统技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小竹器,结构方正、造型美观大方,做工精细,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湖湘编织精华还有湖湘织锦,主要体现在土家、苗、侗、瑶四个民族,无论从原料到工艺及工具均处于较原始的手工状况。各民族劳动妇女在漫长的历史中学会了利用麻、棉和各种纤维织制土布和纹饰布,其图案多为动物、植物、文字、几何钩纹、吉祥用语等。较为独特的是,这些纹样经过织锦格律的构成后,形成重新塑造和适形排列的独特工艺特色,是地域文化的艺术化表现。

(二)秀美的刺绣与印染

湖南地处亚热带地区,是蚕桑和棉花的种植区,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妇女养成了耕作之余纺纱织布的习俗。刺绣在湖南历史发展悠久,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布、帛、绸缎等物质材料上借助针的穿刺运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湖南有苗、土家、瑶、侗、白等少数民族,均有爱美善绣的习俗,她们利用土产材料,绣出民族民间风味的刺绣用品。湖湘民间刺绣保留了楚、汉刺绣的神奇风韵,又融入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意识和朴实的健康审美观,这些刺绣材质较为质朴,大多是生活中的实用物品。

湖南民间印染工艺有印染、蜡染、扎染和拨染。明朗朴实的蓝印花布色调单纯、澄净,装饰性强,厚朴而稚拙,纹样疏密有致、匀称变化,显得清新而不落俗。据《临武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县人采用土靛将布染成深蓝色,方法是将燃料加水融化,后放入白布料同煮,使染色附于布面。”其中燃料就是用旱土作物靛叶制成,自制成土靛后上市销售,多作为服饰生活用品装饰人们的生活。这些刺绣和印染可以结合现代生活日用品需求,改变其使用途径,开发成特色旅游纪念品。

(三)拙朴的陶瓷造型

湖湘陶瓷包含建筑陶瓷、日用陶瓷、文具陶瓷、儿童玩具陶瓷等类别,由于材料的简朴,不做过多的修饰,保持着粗率质朴的制作风格,比如长沙窑生产的儿童陶瓷器具,给人质朴、粗犷、刚健的感觉,表达了一种淳朴天然的趣味。与其他瓷窑制品所不同,这些玩具绝大部分随手捏塑成型,造型千姿百态、粗犷灵活,其种类丰富,包含人物和飞禽、走兽、鱼等动物,有些还制成简单乐器可以吹奏音乐,这些活灵活现的陶器玩具可以唤起人们对童真的回忆。结合某些当地特色,将材料自然形态巧妙结合,可以开发出具有一定个性、特色的旅游纪念礼品。

(四)千姿百态的竹木与雕刻

湖南自古物产丰饶,自然资源丰硕,竹、木、石材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历史的发展中,竹木、石材、陶器不但是劳动的工具,更是经过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加工成了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品,也衍生了一批手工匠人。比如湖湘木雕空灵洒脱、繁密中见出秀美,装饰性强,湖湘石雕用材多为既坚且细的汉白玉、既硬又奇的石。石常用来做砚台、笔筒或屏花;竹雕是湖南的特产,其纤维绵长坚韧,适宜用切削器具雕琢,常在竹器表面做动物、人物、故事造型,且竹包含着傲骨的人文精神,这些自然材质和工艺表现形式,都可以运用到旅游纪念品中。

(五)艺术性的漆器

漆器已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湖湘文化中,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之精巧,令人惊叹。漆器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等。其材质生漆是从自然生长的漆树中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成份为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殊功能。作为湖湘文化特色的马王堆漆器,以黑色作底,或在黑底外加红色衬色,用朱红和赭色或者朱红和灰绿色作画,彩绘与底色对比强烈,纹饰独特,图画寓意丰富多彩,显得非常富丽,其艺术特征十分明显,是开发旅游纪念品的最好题材。

(六)质朴的土法造纸

湖南邵阳隆回县滩头镇盛产楠竹和白胶泥生产的一种“二合白”土纸,在这个小镇上曾经产生了闻名遐迩的香粉纸和木版画,成为当时女性揩脸美容的化妆品。滩头素称“纸都”,滩头造纸始于隋朝,元代是长江以南土纸、色纸、花纸的著名产地。香粉纸生产有近130年历史,滩头香粉纸的加工材料是当地手工生产的玉版纸,天应石是当地峡山口特有的一种细腻呈淡绿色的天然淡香矿物质,含人体需要的十种微量元素。纸呈粉白色,将这种粉纸切成小本,夹上香片就是闻名四海的化妆品香粉纸,具有增白美容、洁肤健体的功效,是曾经畅销国内外的绿色化妆品。除了香粉纸的特别,色纸是用当地土质纸刷上颜料或晾晒、烘干而成,其染色的颜料均为天然农作物,当地人利用苏木、槐米、墨树为燃料,煮沸后就成了红、黄、黑色的液体,在纸上刷染后烘干成有色纸张,再用牛皮、牛筋熬煎为水剂,配以明矾制成土胶,从而使色纸更加光滑清亮。滩头的土法造纸是流失的绿色天然材质,加以现代设计理念配以现代的装饰手法和装饰形式,仍然可以成为当代女性喜爱的产品,成为优秀的旅游纪念品。

二、土文化材质元素的研究价值

(一)选择适当的土文化材质,突出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

湖湘材质元素丰硕,选择合适的地域性材料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不仅能强化地域文化信息,还能塑造产品个性。研究其材质特点,结合当地景区的文化特色,开发旅游纪念品,不但能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更是让传统的手工技艺得到新的传承与发展。比如湖南益阳的安化黑茶,作为益阳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其茶叶包装融入了益阳竹艺编织技艺,以天然材质细竹篾为包装材料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弹性,既能保护好产品内物品,以适应压力、冲击造成的影响,同时,竹篾编织精美又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还可以作为日常生活器皿再次使用。再如汉声巷出品的文创商品“蓝印花布针线盒”“蓝印花布环保餐具包”,是以传统蓝印花布为材质进行设计开发,其产品为了适合现代人的需求,摒弃了景区常见的将花布材质做民俗衣裳和褡裢包的用途,而是开发为针线盒、环保餐具包。这也是从现代人日常生活所需出发,而进行的功能用途开发设计,其成功之处是材料选择的独特和地域文化的特点,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

(二)巧妙利用地域材质肌理,树立绿色设计理念

所谓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能重复使用和再生,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湖湘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就旅游纪念品材质而言,要考虑材料的节约性和反复使用性,同时要倡导简约、自然、舒适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不单考虑材质的生态性,更提倡设计师在设计理念上的革新,将设计重点放在旅游纪念品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利用的功能上。如汉声巷设计的《大过蛇年》年画特辑礼品书装,其红带包袱巾为手工染色,包袱巾在该书读完后,可以重复包裹或作为其他用途,将传统的印染花布与书进行了结合,集文化性和实用性、艺术性为一体。

(三)与时俱进,融入创新设计理念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说:“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断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旅游纪念品的制作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注重的是创意和原创性,只有从根源上进行独立设计,才能形成原创之风。湖湘土文化材质元素就是很好的载体,综观目前市场上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大多墨守成规,缺少现代的生活气息和设计气息,自然也就难以拉动旅游纪念品的购买力。在材质创新上,我们要拓宽思路,可以利用与消费者生活相关的文化用品、小型家电、日常居家用品等表达本地特色文化信息。就传统的材质载体而言,利用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比如湘西凤凰的印染,在旅游景区往往只是用其图案特色制作少数民族服饰、小儿肚兜、头巾、褡裢包等售卖,实际上还可以利用其材质的天然性开发艺术文化衫、抱枕、钱包、环保袋、蒲扇等室内装饰用品等,既有装饰作用又有湘西特色。如果制作精良,这些旅游纪念品会形成很强的吸引力。

材质元素的创新,更是设计载体转换的实用表现,我们要立足于湖湘本土的文化特色,挖掘土文化材质元素,深入思考如何将湖湘旅游纪念品设计加入地域文化内涵,增强地方特色和纪念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把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领域再度开发,在创造与变革中融入本土材质元素特征,使创造出的旅游纪念品含有特有的情调和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纪念性意义。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C0376 )

参考文献:

[1]鲁宁.湖南民间美术元素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3(04).

[2]刘文良,刘荣.儿童食品包装的益智性设计探析[J].装饰,2013(10).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三个“精心设计”,让学生课堂展示更有效 下一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