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路基填筑技术

时间:2022-08-14 03:40:19

浅谈公路路基填筑技术

摘要:本文就公路路基填筑技术进行简单介绍,探讨在填筑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分析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及强夯法处理湿陷性路基技术。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highway subgrade filling technique, this paper discussed in brie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the preparation stage of filling, analyzed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collapsibl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s.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技术管理;软土地基;强夯法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roadbed compactness;management of technology;soft soil foundation;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064-01

0引言

路堤出现的沉陷,边坡下滑和沿地基滑动等病害,将直接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营、养护和使用安全。这些病害往往由不当施工引起,对其治理,会大幅度地增加投入。因此,在路基填筑时,施工要严格执行设计和规范要求,监理要严把材料关、工序关、检验关,事先主动监理,积极消除施工中不规范操作带来的病害隐患,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1填筑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前充分准备是预防各种路堤病害的必要保证,此阶段技术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地调查软土地基一般在路堤自重压力下,沉降量大,承载力小,不足承载路堤重量,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或失稳。填筑前,请监理方对填筑路段实地踏勘,核对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是否符合及软基处理方案是否合理。

1.2 施工复测 开工前,请监理方根据合同文件规定,复测设计图上所有的水准点和导线点,并引用已核定的水准点和导线点,抽查施工方对路基中桩、边桩测量放样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

1.3 基底处理 由于认识不足,施工方容易忽视基底表土处理。特别是零填地段尤其要重视表土处理,因行车荷载不止作用于路堤,而且作用于天然地基上部土层,为此天然地基上部土层和路堤应同时充分压实。填筑第一层前,请监理先检查基底表面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有无彻底清除,并要求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进行压实,检测压实度是否达到规定值。

1.4 试验路段有些施工人员习惯凭经验来压实,压实机具和填料跟以往有所不同,难免会出现工程前期压实质量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填筑开工前,尽早完成路基试验路段的工作,审查试验方案,监督试验全过程,审批试验段报告成果,选定压实机械、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公路路堤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是很重要的土工问题,地基沉降的分析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软土估算沉降量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软土的复杂性,其物理力学模型以及通过室内外试验确定的计算参数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要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准确预测还很困难。地基的沉降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单纯的依靠理论知识或者单纯凭借经验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地基沉降问题。随着计算机和有限元应用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复杂的土工计算问题编制成有限元计算程序,运用计算机,通过科学的计算得出可靠的数据。这种方法简便直观,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喜爱。

3强夯法处理湿陷性路基技术

对于土质不均匀,结构疏松,局部钙质结核,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上部部分土层具有轻微~中等的湿陷性,地基遇水产生轻微湿陷,主要工程问题是易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一般采用强夯法对湿陷性路基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地层的湿陷性,从而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

3.1 强夯终夯标准主副夯点夯击能量为1000KN・M,每点7击,同时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下沉量不大于50L,全副满夯夯击能量为700KN・M,锤印搭接D/4连续夯击。夯坑周围内不发生过大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3.2 夯击顺序本试验性施工段为亚粘土,天然含水量在20%~21%之间,接近最佳含水量。试验性施工前,先进行主夯夯点放样,通过监理验收后,进行主夯夯击。主夯夯击完毕后,将高出夯坑周围的土推至夯坑内填平,再在主夯夯点之间布置副夯夯点,同样要通过监理验收,然后进行副夯夯击,完毕后,平整场地,进行满夯夯点放样,经过监理验收后,进行满夯夯击,完毕后,平整场地。

3.3 强夯施工步骤①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清理高空、地面及地下障碍物。②施工放样,标明第一遍夯点位置,确定地面相对高程。③强夯机组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夯位偏差不超过150mm。④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自动脱钩使锤体自由下落。⑤放下吊钩,测量高程,如锤体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⑥重复步骤4和5,按设计规定夯击次数及终夯控制标准完成单个夯点的夯击。⑦重复3至6逐点夯击,完成一遍主夯全部夯点的夯击。⑧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并测量记录场地高程。⑨重复2至8过程,完成第二遍副夯夯击。⑩平整场地,认真测量地面标高并作好记录。{11}按设计要求进行全幅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记录好夯后场地高程。

3.4 强夯施工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案

3.4.1 强夯夯击前(网格状布置,孔距20-30m):①标准贯入试验:布置 3个标准贯入试验孔,深度为5m,每延米做一次标准贯入试验。②压缩系数、湿陷系数及干容重试验:布置3个探井,深度为5m,每延米取原状土样1件。

3.4.2 强夯完成后:按照《济邵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纸》设计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强夯施工在夯击完成最少7天之后,同样进行标准贯入、压缩系数、土的湿陷系数及干容重试验。①标准贯入试验:试验性施工段的夯后检查,标准贯入试验孔数量、深度,竖向位置基本同夯击前一致,试验孔距设在原试验孔附近,间距2m。试验标准按有关规范执行。②土的压缩系数、湿陷系数及干容重试验:该试验的取样采用探井取样,探井的口数同夯击前一致,每挖深1m用刻刀刻取原状样一件,土样取出后及时用石蜡沾布条密封,保证土样含水量不挥发或溢流,并及时装箱,箱底及周围用海绵填充,使土样尽量不受扰动。室内试验按《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定土层压缩系数、湿陷系数及干容重。通过对夯前和夯后检测成果的比较,黄土的湿陷系数减小达到设计要求,干容重自上而下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天然空隙比减小,证明强夯夯击对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确实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同时也验证了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

4结束语

影响路基填筑的因素多种多样,产生病害的原因不尽相同,本文只作了一般性地技术探讨。在工作中,监理应深入调查,因地制宜采取有效工程技术措施,对填筑过程,全面检查,重点监督,严格把关,以达到控制填筑质量和杜绝病害隐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少忠.不同路基的填筑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2006.04.

[2]冯丽琦.强夯法在石方路基填筑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B版), 2009.12.

上一篇:浅析U-PVC管在我国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生锻炼动机和锻炼行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