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导向的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探索

时间:2022-08-14 02:23:55

技能导向的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探索

摘要:日益增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国内对各层次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虽然不承担输出高级口译人才的重任,但是在引导学生入门、发掘学生高级口译潜力、培养通用型口译员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以Daniel Gile认知负荷模式为基础,结合英语专业口译课的特点,提出口译核心技能训练模式。

关键词:口译课程 认知负荷模式 核心技能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引言

我国入世10多年来,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同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达到空前规模,口译员在国际信息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不容忽视,口译人才的需求扩大。纵然中国进一步的经济开放将为口译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但并不见得来者皆能分一杯羹,只有“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心理能力”(陈菁)俱佳的译员才能最终获得同行和雇主的认可。欧洲委员会口译总司代表Brian Fox强调:“做口译的信条则是除了质量,还是质量。与其找个不好的译员,不如不要口译。”懂双语者可以从事某种程度的口译,但是要成为专业译员,必须接受系统的口译培训。国内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早已将口译课列为专业必修课,社会办学培训也顺势而起,事实上,口译课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高校英语专业承担着培养各层次汉英口译人才的任务,尤其在引导学生入门、挖掘学生高级口译潜力、培养通用型译员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教学定位有助于高校口译教师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口译课程的上述作用。目前,国内高校对口译课程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但基本都认同口译课程的机能性和实践性特点。本文以Daniel Gile提出的精力分配模式为基础,结合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性质,对口译课程中的技能训练进行初步探索。

2.Daniel Gile认知负荷模式

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于1995年提出连续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式(Effort Model),即精力分配模式,指出正式的连续传译要经过两个阶段:信息理解阶段和信息重组阶段。

阶段一(Phase one):

Interpreting=L+N+M+C

其中:LListening and Analysis听辨

NNote-taking笔记

MShort-term Memory operations短时记忆

CCoordination 协调

阶段二(Phase two):

Interpreting=Rem+Read+P+C

其中:RemRemembering提取已存储信息

ReadNote-reading读取笔记

P Production信息输出

Gile认为在口译中,译员可调用的总体精力是一定的,这些精力会被分配到口译的各个阶段,从而完成口译任务。

3.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特点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将口译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直接指出其技能性特点。通常是作为必修课在高年级开设,总学时30-40,每周两学时。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把这种作为英语专业必修课而开设的口译课程和翻译专业的口译方向、以及口译专业的课程区分开来,分析好教学对象并且确定好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受益于口译课,否则学生会认为口译“高不可攀”,教师也会在课堂环节上举步维艰。

当前英语专业口译课普遍呈现出“开课时间短、学生预备知识薄弱、教学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红)有限的课时无法保证口译技能的实践,学生未在听、说、译等基本技能上达到应有的水平,英语师资未接受口译学习或进行口译实践而直接转为口译师资,这些都决定了口译课不能以培养会议口译人才为目标,应从实际出发,传授口译核心技能,同时巩固语言基础。

4.口译课核心技能训练模式

Gile认知负荷模式表明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需先后调用的精力,学生作为口译入门者只有学习并不断实践调动各部分精力所需要的技能才能基本完成口译任务。以技能训练为导向的口译课经常以表1中所列技能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但是若课时紧张,可以以认知负荷模式为依据,将口译课所要传授的核心技能设为:听辨技能、记忆技能等等。

技能训练口译概述听辨技能译前准备技能记忆技能口译笔记技能数字口译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模拟现场口译

学时26346464

4.1 听辨技能

认知负荷模式里首先提出的精力消耗就是听辨,口译过程中,译员可提供的总精力一定,若听辨技能熟练,就会减少此过程消耗的精力,就能省下更多精力供其他过程使用,若听辨技能欠缺,就会消耗译员过量精力,影响后面的过程,甚至致使口译无法进行也不鲜见。由此可见,提高听辨技能是口译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听辨教学是其他技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口译听辨和外语听力虽然都关注在“听”,但是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认知目的和要求、认知对象特征、认知过程及任务及认知环境的不同上。(卢信朝,2007)听辨技能的训练主要在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听懂英美标准英语,而且能够听懂各种语音变体。

4.2记忆技能

学生系统的训练听辨技能之后,能够脱离语言外壳,迅速分析和概括源语所传达的信息,就可以进入记忆技能的训练。口译记忆技能主要指的是短时记忆能力的提高,训练此技能最常采用的就是源语复述练习。复述材料可以从叙事性的短篇文章开始,因为这类文章脉络清晰,学生只要抓住时间、地点和人物就能够大概复述出故事原委,从而有更多信心进入其他类型材料的复述。

复述的材料基本上是由短句到长句、由叙事类到各种演讲材料等逐渐过渡的,教师应掌握好材料的难度,避免学生一开始就遭受打击。

5.结语

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以技能为导向能够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安排环环相扣、更具层次。同时,也能够带给学生关于学习语言的新的视角,使其从多年形成的语言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切实体会到学有所成。

参考书目

[1]Daniel 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红,“以技能训练为导向的本科口译教学模式研究”。《长治学院学报》,2012,114―117。

[3]卢信朝,《英汉口译技能培养丛书:挑战口译―听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出版社,

上一篇: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下一篇:浅论针对来华留学生在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