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技术

时间:2022-08-14 02:06:53

浅谈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技术

[摘要]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若施工缝处理不得当,极有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水平,引发工程的质量事故,降低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甚至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本文通过阐述了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原则与留置方法,并针对施工缝相应的处理技术进行一一分析,仅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术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行业也随之快速崛起。此外,建筑市场中的混凝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混凝土,不仅操作简便,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及劳动强度,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混凝土具有的稳定性能及其高度可靠性,促使混凝土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现今,大部分建筑工程主要以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为主,然而,由于现浇混凝土不仅施工所占据的面积较大,其施工操作难度也随之增加。此外,由于施工环境主要为露天,混凝土施工受其天气原因、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因素影响,或分单元区间流水施工,难以连续完成结构的整体浇注施工环节,其停歇时间容易超过先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先留置施工缝。如何处理施工缝已成为当前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就混凝土施工缝的相关处理要点进行分析,如下所述。

1.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原则与留置方法

1.1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原则。其一,由于过多的施工缝将导致工程建筑存在较多裂缝安全隐患,不利于工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而且极有可能降低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性及使用寿命。因此,施工单位在日常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设置施工缝,将施工缝的设置数量控制到最低化,避免影响工程建筑的整体结构水平。通过减少留缝,可以有效的降低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可能性,确保其整体刚度。其二,在施工过程中,留置施工缝应当结合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受力能力,尽量避免将施工缝留置于钢筋锚固区及主筋搭接处,而应该将必须设置的施工缝留置在剪力、弯距较小处。其三,在施工过程中,留置施工缝时应当结合工程项目中的具体施工工艺要求与施工操作规范,而应当结合工程项目中的具体施工工艺,避免由于施工工艺因素而限制了施工缝的留置部位,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构件的内在质量水平。其四,在施工过程中,留置混凝土施工缝时,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实际的施工温度应力与收缩变形因素,尤其应当注意避免出现裂缝,尽量避免在留置施工缝的过程中出现结构收缩裂缝和温度应力裂缝的现象。

1.2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方法。在设置施工缝时,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便于施工操作。

1.2.1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这种施工缝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由于混凝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管通缝,将地板砖拉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2MPa,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用压力水冲洗干净,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于24h,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 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1.2.2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承重横墙中线处。此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与相应施工要求较为符合,通过将施工缝留置在剪力较小处,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施工缝在跨中1/3 范围内处理不好所引起的裂缝。此具体留置方法为:首先,施工人员应当将垫木或钢管放置于承重墙中线位置处,不仅可以充当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而且可以作为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其次,施工人员应当在完成浇筑混凝土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及时剔凿掉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混凝土。再次,通过采用压力水对其进行彻底冲洗,将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除去,并确保其湿润度超过一天以上。最后,施工人员应当在其表面铺设一层10~15mm 厚的水泥砂浆之后,才能开展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将其配合比应当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份保持一致;并展开二次浇筑施工。

2 施工缝的处理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的在上面浇筑新的混凝土,必须等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这一强度的时间决定于水泥的标号、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等,可以根据同条件下试块试压强度来进行确定。

2.2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除施工缝表面的水泥浆、垃圾、松动的砂石和软弱层,以及钢筋表面的油污、泥锈和砂浆等杂物,用压力水冲洗,使石子外露。由于水平施工缝前后混凝土的结合是通过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接触面的摩擦力以及前后层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接触面产生的咬合力来提高其抗剪能力的,因此施工缝表面要粗糙。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然后把施工缝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低洼处不得有积水。

2.3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水平施工缝处表面石子密集区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宜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水平施工缝处先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mm的标号较高的水泥砂浆;垂直施工缝处也应先刷一遍水泥浆(水泥:水=0.4:1)然后浇筑混凝土;或者刷二遍混凝土界面剂,两个小时后再浇筑混凝土,效果会更好。

2.4通过使用后浇带法,可以有效的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位处,尤其是混凝土的垂直施工缝。后浇带法,即在与施工缝相距30厘米的地方处通过设立钢板网,选择有缝面大小的网面,并确保钢板网平面与施工缝处平行。在网外进行混凝土浇筑后,经过2-3小时,施工人员才能再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浇筑。其中,还应当注意将后浇带混凝土的混凝土标号提高,可以在其中掺入膨胀剂。

2.5当设计无规定时,为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可在施工缝处补插钢筋,直径为Φ12-16,长度为300mm。钢筋数量视施工缝表面积和结构重要性确定,但每处不得少于两根,也可在前层混凝土面层上涂一层环氧树脂粘结剂。但这种粘结剂应采用受水份影响较小的固化剂,并应在粘结剂固化之前开始浇筑混凝土,对地下水位以下的混凝土施工缝,则必须做防水处理。

2.6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在垂直施工缝处应补插钢筋,其直径一般为Φ12-16,长度一般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左右,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也应补插钢筋,光圆钢筋两端加弯钩。

3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大量的工程现场施工实践证明,只要在日常的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与施工操作要求、施工图设计规范进行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则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工缝的质量,进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及居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鸿伟.商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03,(2).

[2]赵炎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4,(22).

[3]陈立.谈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与收缩裂缝的产生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0).

[4]杨升.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现况与控制及有关标准、构造的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2.

[5]王际生,王健,邵婷婷.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与防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

上一篇: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现代光纤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