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博物馆化”表征简述

时间:2022-08-14 11:07:02

国内外“博物馆化”表征简述

【摘 要】博物馆作为集研究、收集、保存、展示、社会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整体,因其历史渊源、功能的导向变化,而被国内外专家学者选摘其中的部分赋予意义,并代之以使用“博物馆化”,生产了诸多不同的意涵。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博物馆化”表征意义的梳理,为“博物馆化”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化;意义;表征

在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重要阵地的现代社会,“博物馆化”的现象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受到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关注,其文本信息也多次见诸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者、文字工作者的论文著作中的部分章节或口头表述。遗憾的是,“博物馆化”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其意义的应用也呈现出片段化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总结。笔者试图通过对博物馆词义、历史变迁以及学界内中外学者的使用意象进行梳理,归纳“博物馆化”的意义表征。

一、从muses说起

博物馆是近代从英文“museum”翻译而来,是从希腊文“mouseion”一词演变而来。古希腊时代,“mouseion”被视为供奉缪斯的神殿。作为缪斯的所辖范围,大自然从最字面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博物馆,同时由于缪斯是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因此博物馆也就成为了充满智慧、创造知识的场所。早期的古典词源为博物馆的词义拓展和“博物馆化”的意向多元提供了可能性,它没有指定的空间参数,开放的花园空间和封闭的研究区域都是博物馆合适的空间。亚历山大博物院被视作古代形态博物馆诞生的标志,其缘起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将他在寻求霸权的一系列征战中所掠夺的珍稀物品,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在储藏带有他者异域风情物品的同时,亚历山大博物院沾染上侵略色彩。此阶段,博物院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是人类智慧、知识和文化的集中发展,这种群贤毕至生产知识的观念一直延续到近代博物馆的产生。

17世纪后期,Museum一词开始作为博物馆的固定表述。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建立,正式使用了“museum”。此后,它被广泛地用来表示收藏和展出历史古物、艺术品和自然标本的一种机构,并一直沿用至今。此时,“museum”意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体,即研究和授课的场所由源于拉丁文的“university”(大学)所取代,贮藏图书资料的场所则被称为“library”(图书馆),专门从事测试和分析的地方则归属于“laboratory”(实验室)。

二、“博物馆化”的隐喻

(一)“博物”与“馆”的内在逻辑张力

时间、空间、想象、创造等是博物馆与人类学共同关涉的领域范畴,限制/超越、整体/部分、开放/封闭、公共/私密、自然/人工等二元相生相对的关系,在博物馆的情景中得到了整合。台湾学者王嵩山认为,从字面信息上看,“博物”的意象为广袤、开展、丰饶、变化与多样;相对的,“馆”则有压缩、集中、切割、隔离与封闭的单独。从整合的字义来看,“博物馆”的意向即遭遇到以有限呈现无限或无限包容在有限的逻辑张力。由此可见,“博物馆化”诸多纷繁复杂的意向正是博物馆人文想象与理性辩证相互交融、和谐共生所带来的文化表征,也给其意义的相生相悖提供了讨论的基础。

(二)国内外“博物馆、博物馆化”的隐喻

作为文化殿堂的博物馆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的学者关注,旅游人类学大师迪安・麦坎内尔看到了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在《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一书中,他认为哥白林壁饰挂毯纺织厂织布工人被博物馆化了(museumlized)。在他看来,工人的博物馆化有三层含义:第一,工人工作的场景超脱于最初工业时代的背景,其意义发生了变化;第二,工人处于被展示、被凝视的状态,具有了可参观性。第三,观看过程被嵌入一定的目的性,展览是为了向观看者传递“教化”的目的。汉学大师列文森则从遗存的视角,看到了“博物馆化”所蕴含的固化意义。在其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列文森以博物馆隐喻儒家传统的死亡。其儒学的“博物馆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方面是儒学在理论上已经没有创造力了,失去了对现实发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传统儒教的教化形式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迹,虽然也受到保护,但是已经完全与它以前的作用相分离了,只是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罢了。詹姆斯・A・布恩(James A.Boon)同样对博物馆的象征意义颇有微词。在why museums make me sad 一文中,他描述了博物馆让他感到悲伤的原因:第一,对过去的盲目追求和固化,威尼斯这样适宜居住的城市被博物馆化,正在变成最美丽的坟墓,城市成为记忆,这实在让人忧伤。第二,博物馆物品的碎片化和象征化。博物馆是各种支离破碎物品的集散地,将其搜集物品的动机与展览的物品结合起来,重新将物品置于其交换或者竞争的时间脉络中,而不是物品本身,物的实物意义被其象征意义所掩盖。第三,博物馆所揭示的表征只是在顺从博物馆的想象,并没有同步的解释,只是为了隔离物品而已。第四,来自博物馆(特别是民族博物馆、殖民主义博物馆、帝国主义博物馆)物品收集伦理的忧伤,掠夺和征服的意向被永固和放大。

对比上述学者对“博物馆化”概念的不同侧重,王嵩山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了常民文化的“博物馆化”。常民文化一旦进入博物馆,成为值得保存于博物馆中的重要事物,其原本短暂、个别的生命得以延长;更因为其地域的性质,而可以发展成人类知识与物质成就的某一特定代表。而王嵩山也看到了常民文化是动态的,担心“博物馆化”之后的常民生活方式,有可能失去生命,成为文化中式样化的表征,无法看见其继续成长与发展的潜力。

此外,林美珍、肖洪根从功能主义视角提出了旅游景观吸引系统的“博物馆化”。在地方性旅游开发实践中,博物馆往往被视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并被重点关注。两位研究者宣称旅游景观借鉴博物馆在展示内容、展示手段和解说系统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可以达到充分挖掘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综合展示景观的资源风貌及其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目的。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博物馆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博物馆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纳入旅游景观吸引系统之中。二人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人造景观等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化”职能对旅游吸引模式的良性影响。针对前工业社会的旅游活动是以“博物馆”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开发的,强调真实性和神圣性。“博物馆化”带来了景观的跨时空组合、真实性诉求、知识密集、唤起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作者也看到了过度“博物馆化”带来的景观过度“神圣化”,并对参观体验产生阻碍的现象。

学界的青年研究者如王巨山和张思成分别在博士论文《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以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考察为例》和硕士论文《论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化保护――以南京民俗博物馆为例》中,从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艺术保护的角度使用了“博物馆化”的概念,他们认为“博物馆化”在保护遗存上具有强大的功能,“博物馆化”的方法因此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保护的又一良方。

三、总结:“博物馆化”的诸面向

“博物馆化”是从原初情景的解构与新情景再建构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博物馆化”。从历史回溯上看,博物馆的内在精英化导向与博物馆场域的艺术化导向生产出的意义,是剥离出原有情景的。从博物馆的职能上看,收藏、保存的功能有着或褒或贬或中立的引申,而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相较而言争议更少,视乎作者在使用时的文本环境而定。

亨里埃塔・利奇认为意义创造有两个层次,分别是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直接意指涉及意义的第一个层次,即与该物最明显和一致的层次相符合。含蓄意指涉及的是意义的第二个层次,它引导人注意形象(物品)在一个较宽泛的、较多联想性的意义水平上被理解的方式。“博物馆化”的意向使用经历了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的双重过程。其直接意指,指向博物馆的多项职能,在此基础上的含蓄意指受不同的语境影响,导向更深层次的意涵。

在笔者看来,目前“博物馆化”意义的应用忽略了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论视域和语境角度出发,研究、博物馆行政与管理等功能性范畴被忽略了。目前的“博物馆化”多是被当做定语而使用,侧重其状态而非过程。将“博物馆化”视为过程,在偏重谓语状态下使用“博物馆化”,博物馆的研究、行政与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纳入考量。二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批判与反思贯穿于博物馆的研究对象、理论范式、人文关怀等方面,“博物馆为谁而建”的论题也有了新的讨论,人与物的关系也有了新的界定,博物馆的观众导向日益明显,社会服务职能日渐加强,这些新的变化较少为其他学科所重视,以至于“博物馆化”的文本象征仍以反思前对博物馆的感性认知为主,缺乏对变迁物馆的思考。

尽管“博物馆化”的表征呈现出多样且褒贬不一的诠释,但博物馆作为客体始终处于价值中立的状态。受诗学、政治学的影响,作为文化载具的博物馆被不同的主体刻以“博物馆化”的痕迹,而这恰是博物馆对立而统一、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的魅力之所在。“博物馆化”的广泛使用也正体现了国家视角与地方性知识、大小传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我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随着博物馆逐渐嵌入日常生活的肌理中,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内容,关于“博物馆化”的概念及使用也将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参考文献

[1] 亨里埃塔・利奇.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与政治学[A].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嵩山.过去的未来:博物馆中的人类学空间[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1.

[4] 迪安・麦坎内尔著,张晓萍等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董卫国.“博物馆化”说与“游魂”说――对两种儒学困境观的比较和反思[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1).

[6] James A.Boon . “why museuns make me sad”, Ivan Karp and Steven D. Lavine,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Washington: Smithsonia Institution Press,1992.

[7] 王嵩山.文化传译:博物馆与人类学想象[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0.

[8] 林美珍,肖洪根.博物馆化:对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发展变化的一种理论释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301-01404031-64。

作者简介:谢开(1989- ),男,湖北武汉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博物馆与文化遗产。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辛弃疾婉约词意象分析 下一篇: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