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批改“活”起来

时间:2022-08-14 10:18:38

让作业批改“活”起来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仅限于“√”“×”的评判,未免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也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当运用评语。写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了解作业中的优缺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①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先找准数量关系式”,“第二步该干什么”,向学生提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么改正。②评语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激活创新意识。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思考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利用“还有更好的解法吗?”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大胆地去想去做;利用“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可以纠正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的错误;利用“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一粗心,奋勇前进l…和细心交朋友!”“再细心一些,准行!”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倾向而不会打击其自信。

2 分项评价。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原有的优、良、及格等级制,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难以分清学生作业完成状况,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级。例如,可用A、B、c等来表示。每一个级别可以赋以特殊的意义:“A”主要看解题过程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主要看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见解。

3 暂不评判。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适当这样的作业批改方式,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批改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上一篇:浅论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 下一篇:浅议高考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