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29~经济危机的货币学解读及基本结论

时间:2022-10-14 02:46:33

对1929~经济危机的货币学解读及基本结论

摘要: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不是自然因素也不是战争因素,而是错误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发展需要加大货币发行量时,美国政府因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反而减少货币发行,从而引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通货紧缩。这说明运用货币手段调控经济极端重要,建立正确的货币理论极端重要,“货币天然是黄金”的理论是错误理论。

关键词:经济危机 成因 黄金货币论 错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突出的表现为生产过剩,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商品价格急剧下跌。据史书记载,美国“1929~1933年间,工业品价格平均下跌25%,而农产品价格则下跌了50%多。”“1932年,世界市场的橡胶价格比1925年到1929年的平均价格下降93%,糖下降74%,黄麻下降62%”。商品卖不出去,导致生产萎缩:“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1932年的工业生产与1929年相比,美国为53%,德国为59%,日本(1931年)为66%,意大利为66%,法国为69%,英国为82%。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倒退了几十年。”“美国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减少了46%,煤产量减少44%,生铁产量减少79%,钢产量减少76%。

事情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有许许多多的人对这次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克服办法作了种种的探索和说明,人们形成了基本共识:这次危机既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也不是战争因素造成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造成的,是政府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著名经济学人、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陈彩虹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文中说:“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衰退时期,美国的经济危机相当严重,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认为,这是宏观管理方面,主要是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没有增加货币发行,它必须负有最重大的责任。危机开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但没有增加货币供应,反而有所减少,使得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倒闭,市场萧条,银行短期休业。应当说这是通货紧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日期。”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错误的货币政策呢?为什么在经济发展要求增发货币时它不仅不增发反而减少发行量呢?本文试从最基本的货币理论层面给出解释。

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来源于当时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但实际上已经过时、错误的货币理论。这个理论就是马克思1867年在《资本论》中阐明的理论,我把它称为黄金货币论,主要内容有两点: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即货币就是黄金,纸币不是货币,“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只有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一切商品量一样,也是价值量),才成为价值符号。”二、“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这个理论要求纸币的发行量以所谓的货币发行准备金即国家的黄金储备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黄金储备量就会引起纸币含金量下跌、纸币贬值、通货膨胀。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美国于1900年实行了金本位制,承诺20.67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这样美联储为了维护国家信用,必然要保证纸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而要保证纸币的可兑换性,必然要以国家黄金储备量为最高限来发行纸币,当黄金储备量有所下降时,纸币的发行量必然减少。但货币的发行量应该根据经济运行的需要来确定,而不应该受限于黄金的储备量。马克思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与社会拥有的黄金量是两个不同的量。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前者小于后者;②前者等于后者;③前者大于后者。在经济欠发达时期,前者小于或者等于后者时,“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的实际流通的数量”是行得通的,是能够满足商品流通需要的,一旦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前者大于后者时,上述要求就不成立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与待售商品的数量成正比的,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待售商品的增加是无限的。这必将导致有朝一日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大于社会拥有的黄金量。这时将全社会拥有的黄金全部投入流通,也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甚至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条件下,货币的发行量只有冲破黄金储备量的限制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如果不冲破,必然导致通货紧缩,从而给人类造成灾难。1929~1933年经济危机正是由于货币的发行量受美国政府黄金储备的限制,远远小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量所致。之所以在1933年3月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增发纸币30亿美元、金价涨到35美元一盎司之后不过几个月就遏制住了危机的发展,正是由于货币的发行量摆脱了黄金储备的束缚,适应了商品流通的需要所致。

还要说明的是,人们普遍认为黄金价格上涨就等于纸币贬值、通货膨胀。这完全是误解:由于种种原因,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而其他众多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这就要求商品之间的比价要发生有升有降的变化,黄金的价格必然上涨,而其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必然下跌,只要不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就不是纸币贬值、通货膨胀。

从以上的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在现代经济中运用货币手段调控经济极端重要,货币政策的正确与否,将对经济的运行状况产生十分重大的作用。货币政策错误导致不是发生通货膨胀就是发生通货紧缩。

第二,建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货币理论极端重要。错误的货币理论(黄金货币论)引导人们实行错误的制度(金木位制),错误的制度导致人们作出错误的决策(在经济要求加大发行货币时,没有加大发行量),错误的决策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灾难(1929~1933年危机)。这个教训太惨重了。我们应敢于怀疑,敢于创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建立能指导当代经济发展的科学的货币理论。

第三,货币与黄金完全是两码事。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形式寓于其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货币适应当时的条件选择了黄金为存在形式。马克思所阐述的“货币天然是黄金”的理论在当时是符合实际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条件的变化,货币已经抛弃了黄金,今天货币选择的是信用(信用不是商品,既没有使用价值又没有价值,为什么能充当货币,我将另文论述)。

黄金货币论已经过时了,错误了。但是,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的金汇兑本位制,规定各国货币不可以兑换黄金但与美元汇率固定,美元可以以1:1/35盎司的比例兑换黄金,其理论基础仍然是错误的黄金货币论。这个货币体系的破产只是早晚的事,果然到1971年8月,美国当时的黄金储备己不足以抵偿对外流动负债的五分之一,再也无法满足兑换了,不得不彻底放弃金本位。直到1976年1月,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会议上确立黄金非货币化原则,才使货币与黄金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法律上彻底脱了钩。

可惜的是直到今天,人们尚未对黄金非货币化作出理论上的说明,世界经济理论界没有研究这个问题。2006年2月1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欧元之父”蒙代尔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一个自称dammos的网友提问“请问:1,维持现代纸币价值的基础是什么?是黄金、还是政府财产、或者其它东西?我们认为是全社会的生产力,这种看法对吗?”蒙代尔对此避而未答。我国理论界则是死抱着马克思在1867年《资本论》中阐述的黄金货币论不丢,现在我国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高中的《思想政治》教材仍大讲特讲“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不承认纸币就是货币,未能做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理论界应修改教材,放弃黄金货币论探索研究信用货币论。

参考文献

1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5

2 《经济学家茶座》第1―4期合计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

3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6

4 人民网,网址:www.省略

上一篇:数学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 下一篇:浅论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