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多元解读的新视点

时间:2022-08-14 07:23:10

浅谈高中历史多元解读的新视点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经常要运用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历史学习更具时代活力与生机,以适应新课改高中历史试题展现“能力立意”的变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全新史观主要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或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革命史观五种。因此,高中历史多元解读成为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的一道亮丽的新视点。

一、新视点之一是对于历史人物的多元解读要突出立体感

俗话说,“千人千面”。在中外历史长河之中,历史人物是林林总总的,具有多面性,对其解读与评价总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无论如何,对于中外历史人物的多元解读主要就是突出立体感。例如,运用全新史观评价孙中山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材料】: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乙: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丙: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丁: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思考】:①甲乙丙丁主要站在哪种史观来评价?

(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②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

(甲: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丙:因为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二、新视点之二是对于历史现象的多元解读要凸显层次感

在中外历史长河之中,历史现象是千姿百态的,具有多样性,对其解读与评价总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无论如何,对于中外历史人物的多元解读主要就是凸显层次感。例如,运用新史观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多元解读评价就是一个有力的实证,对其评价也就随之焕然一新:

①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西方列强殖民地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现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现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化城市的崛起。

③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

⑤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三、新视点之三是对于历史事件的多元解读要关注整体感

在中外历史长河之中,历史事件是大小不一的,前因后果纷繁复杂,具有多异性,对其解读与评价总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论如何,对于中外历史事件的多元解读主要就是关注整体感。例如,运用新史观对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多元解读评价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葡、西、荷、法、英等欧洲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持续了400多年,是世界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的推动因素。对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解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角度进行:

①文明史观:可以看作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外部促进因素。如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②全球史观: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日益密切,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③现代化史观:可以看成是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冲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换个角度看问题,必将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崭新局面。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笔者认为,高中历史的多元解读就是通过全新史观来展现历史人物的立体感、历史现象的层次感和历史事件的整体感的,这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学所呈现出的且值得关注的新视点。

上一篇:初中历史自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