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教育策略

时间:2022-08-14 03:53:36

基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教育策略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发散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奠基作用。本文从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入手,立足于初中数学教育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基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教育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数学教育

一、前言

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它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这门思维性科学中最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但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不但缺乏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理解能力也普遍不高。同时,一些初中学生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深入了解认识,既无法欣赏数学之美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无法掌握数学概念和公式或者运算法则导致数学成绩较差,只是一味觉得数学很难学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另外,初中数学教育由于中考压力,很多数学教师都喜欢运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给学生造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生感觉对于数学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紧张、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中数学的学习就愈加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但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而且反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降低积极性越来越感觉索然无趣。

三、初中数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系分析

(一)应试教育制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虽然我国已经在多年前就开始倡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无法彻底避免。如今,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就仍然还是在继续以应试教育作为主导。初中数学教育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即使我国中学生已经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不少荣誉,充分证明了我国中学生具有不低的数字计算能力,然而我国初中数学教育针对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培养方面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果要有效改变初中数学教育目前这样的局面,突破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提升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并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应用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效率并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重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可以同时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区发现和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促进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和积极性提高。

四、初中数学教育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初中数学教育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很多老师为了追求高分死抱书本和标准答案,对于学生那些与书本或教师相异的创新思想见解,即使学生明明正确但也因为和标准答案不同或者未按书本和老师指定方法就一味排斥指责。同时,学生日常所接受的也通常都只是跟随型、模仿型的思维训练。这样几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只会让学生徘徊于前人的定论知识当中,不但思维僵化而且问题意识缺乏,那么又何谈创造和创新呢?现代中学生由于信息接受面更广,思想更活跃敏捷,生性中的求异意识和好奇心理让他们的言行普遍具有创造因素。

因此,初中数学教育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多变性,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分析数学问题拓展其思维空间,结合学生具体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将数学知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东西进行教学

虽然数学知识的日常应用广泛,但是其理论却比较抽象而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所以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会潜意识的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单调而枯燥。经常数学老师即使花费很大精力教学,学生也花费很大努力学习,然而学习成效却并不理想。虽然目前新课改已经针对传统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融入更多适应社会和时展所需的新内容,但是其学习难度并没有降低而且甚至在某种程度而言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反而更高了。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知识联系学生普遍熟知的东西进行教学,在为学生讲授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先分析下学生普遍熟知的东西能够和新知识相结合,如果从他们所熟知的东西出发再加上新知识的融入就更容易让他们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老年人拄着拐杖走路就会比较平稳的原因,这是因为拐杖的落地点和人的两只脚这三点已经形成了一个确定三角形所以具有稳定性。

(三)重视开放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当前初中数学教育通过类似开放题这样的载体实施对于学生的开放思维训练已经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着眼点。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但重视一题多解或多变还可以尝试多题一解对学生展开思维训练。同时还应该突破教材命题已经给定的条件和结论,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推理进行常规模式的证明。另外,初中数学老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涉及一些结论并不确定或者唯一的问题,以及一些条件并不充分需要探寻和补充的问题,或者是一些现实性较强更易调动学生探索热情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针对开放题的探索有效锻炼思维进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题:请同学们想象如果一条直线穿过一个正方形,那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直线穿过正方形的方式不限。以此开放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位进行思考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因为直线位置的不确定可以给与学生更宽阔的想象空间,不但促使其展开自己的思维去积极探索,而且也能够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得出各种答案获取成功的喜悦由此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数学教育更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将学生培育成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奠定创造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九星.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及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3,12..

[2]张希振.初中数学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

[3]李昭平.对21世纪初中数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6

上一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与实施 下一篇:高职院校实施一年三学期的必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