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学习

时间:2022-08-14 03:48:2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预先的设计,来“制造”兴趣。

一、教学过程的新颖性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1)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应用知识形成技能;(5)巩固知识技能;(6)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要根据教材实际,精心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过程,使各个环节达到有机组合,给人清新之感。

1.举一反三。在教学几个写法大致相同段落的教学时就可重点讲读一段,其它段让学生仿照自学、议论。这样模仿、练习和检查三者结合,使儿童在自我投入中产生兴趣。

2.重点突破。有些课文“高潮”明显,讲读可直入此重点。

3.牵线理脉。抓住课文线索可简化阅读步骤,即抓住内容这一条主线来讲读,把其余内容都串起来。

4.直奔中心。有的课文中心思想显露,可先由儿童自己概括中心思想,然后一起研究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思想的。

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的主要是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

1.口头语言。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性的教学语言。它的基本要求是发言准确清晰,措词精当科学,条理清楚分明,表意明白易懂。

2.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主要包括姿势、表情、动作等。有目的地运用体态语言,可深化和补充口头语言,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的直观性

1.教具直观。阅读教学的教具包括挂图、模型、标本、实物以及实验用具等。通过布置、演示、让儿童观察。在观察中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指导,以保证观察的目的性和功效性。

2.声像直观。电化教具的应用使教学效果声像化,它们能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不可见为可见,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

3.板书(画)直观。板书、板画能直观地反映教材的精华,提示教师的教学思路,并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疑难之点。

4.活动直观。创造条件让儿童参与教学。开展教学游戏,进行教学实验,也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让儿童根据课文内容画意境图,在课外搜集课文中出现的物品,到野外观察自然与生物等,都能使儿童自己给自己提供直观性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措施,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又坚持让学生主动看、读、想、说,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主动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学一篇课文,我总是让学生先默读,再轻声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是: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轻声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写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写段意。通过让学生主动地读课文后,再汇报自学的情况,并提出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再让学生互相补充回答、理解,教师只抓住重难点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就收到了主动读的效果了。

二、让学生主动看

看是观察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看后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低年级学生学生字时,先让学生看生字,找出它的音近字、形近字,再想生字的音、形、义,然后讲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如有错误,教师点拨、纠正。再如学习看图学文时,我让学生先看插图或挂图,说图意,再图文对照看课文,再找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主动想

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想,从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方法。在教学《跳水》一文时,我板书课题后就问:“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想到了许多,课文写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我又问:“看了这个题目,你估计课文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又想到了许多问题:可能会写一次跳水比赛的经过;可能写跳水训练;也可能会写遇到危险时跳水得救,还可能……大家思维活跃,想得合情合理,真正起到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作用。

四、让学生主动说

进行说的训练,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说,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提出“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碰壁?”“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在坐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适当地介绍了时代背景,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对以上问题说得非常好。再如教“绿色的办公室”一文时,让学生说说课题为什么用引号,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最后弄懂了绿色不是指颜色,而是列宁在树林里办公,因为地下是绿草,周围是绿树,所以叫“绿色的办公室”。

通过以上的教学尝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

上一篇:生活力:教人适应生活,学会生活 下一篇:《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