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两难”走向“双赢”

时间:2022-09-11 03:52:39

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两难”走向“双赢”

摘 要:近年来,各地各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教师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工学矛盾”是影响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应然的视角看,工学矛盾可以实现“双赢”,但从实然的视角来看,工学矛盾却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师现状之间的矛盾,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之间的矛盾。探其策略,可以从教师所在的学校,教师自身,培训机构三方去分析。

关键词:工学矛盾 教师培训 双赢 两难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11-03

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指的是教师教学工作和培训的时间分配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目前的教师培训可以用一句话概况教师们的心情:“让人欢喜让人忧”。让教师们欢喜的是,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步伐,中国基础教育可谓真正进入了关注教师的时代,教师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i但让教师人忧的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观念,也没有把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动态变化联系起来,因而出现了教学工作和教师培训的矛盾,就是所谓的“工学矛盾”。这种工学矛盾就可能影响教师的质量,缓解工学矛盾就成了教育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查阅并梳理了国内有关教师培训中“工学矛盾” 的研究文献,从应然视角分析了工学矛盾可以走向“双赢”,并对参加培训的甘肃省65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从实然视角分析了“工学矛盾”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应然视角:工学矛盾走向“双赢”

“双赢”一词来自于英文:“win―win”的中文翻译。双赢强调的是双方的利益兼顾,即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从理论上讲,工作和学习是“双赢”的,二者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就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所谓统一就是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面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可以得出,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实质上是教师教学工作与培训根本一致性基础上的矛盾性。工学矛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工作和学习时间上的冲突,是多种需求并存与时间有限性的矛盾。工学矛盾的统一性则主要表现在:工学关系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教学的工作目的和培训学习目的之间存在根本一致性,二者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和教书育人;工作与学习均具有劳动性质,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从长期来看,学习成果会转成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工与学之间的矛盾性,更要看到它们的内在统一性。这为缓解工学矛盾提供了理论可能。“学”是“工”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应得到理解和支持,由此而言,工学冲突和工学矛盾又是可以缓解的。因此,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三点:一是培训本身就是一种工作,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诉求。培训是一种抓住时机,满足自我发展的过程。米德把人类的文化区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这一区分是人类所生活的历史阶段的真实反映。我们今天则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年轻一代在对神奇的未来的后喻型理解中获得了新的权威。ii二是培训为了更好的工作。成人的学习既是一种内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又是一种与外界相连的、事务性的活动。培训是一种事务,培训是为了研究正在进行的教学工作,进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进程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三是培训和工作是相互转化的。 通过培训思考产生新的教学工作思路,新的工作要求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实践 -再学习-再实践,越来越成为环环相扣,培训中有工作问题研讨,工作中又有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有利于推动工作,工作又促进更深层次的培训不能把工作与培训切割开。可以看出培训可以使学校和教师达到“双赢”,人不学习就会落后,学校给教师提高培训,就是为其创造有利于学习、成长的环境。教师的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效益才可能相应提升,正所谓水涨船高,因此,培训是能够让教师和学校实现“双赢”的有效措施。

二、实然视角:工学矛盾陷入“两难”

从现实情况来看, 当前我国通过远程培训,“顶岗置换”假期集中培训等措施使“工学矛盾”取得了初步成效, 涌现出了一批工学结合的成功个案。从整个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来看, 教师培训时间安排的合理与否,对于教师能否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以及培训目的的实现及效果的显现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关于教师参加培训时是否遇到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的调查中,有653名被调查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53.1%)认为个人在参加培训时遇到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培训时间的安排与教师的工作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一点在教师问卷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您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时间和上课时间冲突,感觉疲劳,没心思参加,时间和精力不够 ”、“教师均愿意参加培训,可是学校的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教师参加培训他所授课的班级,所授课程均无人,师资就会缺”、“学校教师人数有限,都有教学任务,而培训多数在学期内。时间冲突,学校无法派更多的人去培训,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少”。由此可见,教师培训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畅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相反地,存在一系列的“两难”问题。

一难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原因,各个学校都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学校工作重点,长期以来教师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会了应对。他们将升学率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参加培训只是为了应付任务。因此,教师普遍出现职业懈怠,失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动力,对参加培训没有兴趣。教师只有“工”的升学率提升,而没有“学”应有的原动力。对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对“认为开展教师培训最大的困难”的调查结果是:制约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教学任务重、培训时间安 排不合理、培训经费缺乏、课程缺乏吸引力、家庭负担重、领导不支持。有72.4%的教师认为制约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任务重,有54.5%的教师认为制约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总的来看,教学任务重、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经费缺乏是制约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其中教学任务重,主要是学生的升学压力。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在对校长进行访谈时,校长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一位小学校长说,现在校长真不好当,我们也想通过对教师培训来提高本校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也想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到培训中去,真正的教师继续教育也确实能使教师受益,但现实又是如何呢?现在虽然是从上到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评价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平时,还是通过分数的比较来实现的,所以,我们也只好拼命地来抓分数,来抓升学率,老师每天的在校时间为11个小时,初中甚至能达到14个小时,你说,他们有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进行自我提高呢?一些教师除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不少学校教育工作或其他工作。如,班主任工作、社区工作、宣传工作等。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需要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能有多少时间参与教师培训活动,教师自由时间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接受培训的可能性和积极性。还有,错误的恶补式教学,要求毕业班重点班要冲刺,要攻关,给带这些班级的老师带来工学矛盾。

二难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有“学”的动力,但是没有“学”时间。一些地区一直就存在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有些学校的教师身兼数职,身教数科,每天在校时间又那么长,教师们要想抽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教师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有“学”的动力,但是没有“学”时间。在甘肃省有关教师培训的调研中,当问到影响培训的最大困是什么时? 认为参加培训时遇到的困难有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的教师占53.1%,认为参加培训时遇到的困难有培训前缺乏需求调研的教师占43.6%,认为参加培训时遇到的困难有培训条件太差的教师占24.3%,有老师说:“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学校里140多个教学一线老师,出去一个培训的老师,这个老师的课就没有人上,定额的工作,抽调一个人,那么学校就缺了一个人,他的工作怎么办。我们大多培训都在假期,但在平时工作期间,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就缺了上课的人。……”1中国教育报,2012 年5 月3 日第002 版,教师脱产参加培训, 课堂怎么办―― 工学矛盾使教师陷入两难,“办公室里,坐在我对面的张老师正忙着和其他教师调课,他正在参加“90学时脱产培训”,这个培训要求5 年内每位教师都必须参加一次。 对于这个培训,张老师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可以聆听到很多县、市级名师甚至是省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讲座;担忧的是,自己有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一周有十五六节课,走了以后,课堂怎么办?”另一个方面是,即使有“学”的时间保证,但“学”没有为“工”提供帮助。确实有些培训内容脱离实际,脱离教师的教学,试想这样学非所用的培训谁想培训?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致使教师通过培训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惑。所以很多教师以“工学矛盾”为借口,不愿意参加培训。

可以看出,教师在职培训遇到的最大拦路虎就是工学矛盾, “学习工作两不误”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陷入“两难”境地。

三、透视“两难”的原因

根据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调查,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对矛盾,一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师现状之间的矛盾,二是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之间的矛盾。

(一)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师队伍现状之间的矛盾是造成“两难”问题的外在原因。我国的教师培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一种培训活动。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往往不是教师本人能做的了主,有些培训就是可能要重复参加,因为从教育部到省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红头文件接二连三。教育局规定,今后五年,对全国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部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iii参加什么培训才能给学时,达到哪种要求才给予认定,乃至于出勤 ,作业等等都一一中规中矩,毫厘不爽, 最后与奖惩挂钩,诸如未满规定学时,不得晋职评先评优不能按期获得教师资格证等不一而足。上级培训机构在安排教师培训计划时没有做应该做的培训需求调研,培训往往是迎合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根据培训经费的多少,下达的时间来确定培训的计划,这个过程中很少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而造成“工学矛盾”。指令性的培训是造成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现在的教师队伍依然很薄弱,学历仍然不达标,教师短缺,师资力量薄弱,仅靠提高学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是是造成“两难”问题的内在原因。多老师不愿意学习,并非完全出自于思想上,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原因。有些培训内容脱离实际,脱离教师的教学,试想这样学非所用的培训谁想培训?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致使教师通过培训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惑。有些人形象的评价培训“听听激动,想想冲动,回去之后一动不动。”当前教师培训多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等,包括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素质教育模式以及新形势下师德、政治思想。另外,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实需求不能满足,这从根本上忽略了教师的职业生活世界中的中心问题,极大地消解了教师接受配需的积极性。在采访中,受访者认为教师培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缺乏针对性。“像我们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其实已经学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是每次参加培训的科目里最多的还是这些笼统的知识,我们最想学的是更精细一点的,针对性更强一点的教学技巧,比如,怎么处理班上的突发事件、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更好的防止学生厌学情绪等等,这些才是我认为有用的。”

四、缓解“两难”走向“双赢”的对策

工学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学习愿望与个人同时。担当多种社会角色相冲突。 保尔,朗格朗(PaulLen-grand) 的终身教育理论为我们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朗格朗从教育的完备性和整体性角度理解终身教育,认为从纵向看,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横向看,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iv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对于解决在职学员工学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意义: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促进了教育观念转变,为解决工学矛盾提供了认识基础;不论是教育界的各级领导,培训机构,还是学校和教师本人认识到工学矛盾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同时认识到“学”是“工”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将为为解决工学矛盾提供了实践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缓解这一矛盾。

(一)教师所工作的学校,这就是“工”的领导与管理方面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对教师培训的认识和态度,如果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就意味深刻认识到学校发展和教师培训的关系,就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妥善解决必然存在的工学矛盾,切实保障教师“学”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这可以说是底线责任,提出者个就是为了守住“学”的底线。v而在实践中常常听到“只要不影响学生的成绩就同意”,“只要利用假期就同意之类”的说辞,这是在诠释一种不影响“工”的,不延长“学”的实践,这是做不负责的选择。不关注或者无视教师的学习,既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也是极其短视令老师疲于应付而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行为。中小学必须认识到教师在职培训对教师个人与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一定要将教师的使用与培养结合在一起。学校要在落实执行层面上用心费神,在教学工作与教师培训两者之间找到适切的平衡点,既统筹安排一个周期内教师的离岗培训,又有效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秩序根据以往培训名额分配及培训时间安排,学校可提前制定一份培训期间教师上课调整方案,尽可能减少培训队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冲击。同时,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是处理工学矛盾的主要路径, 学校作好结合本校实际的培训规划,统一的安排好校本培训的时间和参加人员。丰富和发展多样化校本培训模式,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要。

(二)教师自身的责任,这是工学矛盾中“学”的责任方面的问题,教师自身的认识和态度。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定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教师就要负起双重责任:一是“工”的职业责任,自己选择“学”就是要更好地承担而不是抛弃这份责任;二是“学”的新角色应当承担的“学”的新责任,教师应该认识到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当今时代,无论怎么强调培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自己应该努力争取并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在在职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有“要我学”的思想,二应该有“我要学”的动机。教师们既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要顾全学校的大局和学生的权益,在教学与培训都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目标引领下,智慧做好工作与培训两不误是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的内在需求时,也是时代对教师的外在诉求。教师自己只有妥善处理这双重责任之间的关系,才是负起了自己的责任。vi

(三)培训机构的责任,要对“学”的质量负责,这是培训机构最直接的责任。作为培训机构应在培训之前先做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期间学员要准备期中、期末考试;或学校必须的活动(如:六一节等),使得学员的很难集中精力参加培训,所以在这些时段最好不要安排培训,在甘肃临夏调研的时候,教育局的领导说,他们把培训的时间一般放在学期末,这样教师们就不会感觉到这个假期没有放假。培训机构应提起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确定培训名单,在培训前发下去让教师们对培训的内容,实践有充分的了解,培训结构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多做些送教上门的培训,选派优秀老师或专家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做送培上门的工作。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远程教育,让学员灵活安排学习时间;配备更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在职学员提供物超所值的教学服务;从内容时间地点方式途径管理服务诸方面给教师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使教师可以在尽量少影响常态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参加培训取得相应学时,提升专业水准。培训的主管部门,培训应充分分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缓解教师的教学与培训之间的冲突。扩大教师编制, 使每一所学校都有一定的富余人员, 从而采取轮流上岗, 轮流培训的做法, 这样既能满足社会对教师提高素质的需要, 又能解决工学矛盾。人事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考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以及学习培训的必需,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给学校安排教师培训以一定的余地。

参考文献:

[1]李瑾瑜.多维视角中的教师培训[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3).

[2][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2000.

[3]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1-1-4.

[4]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54-55.

[5]杨启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J].高等教育研2008,(5).

[6]王振中.关于教师培训的“另类”说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 (6).

上一篇:运用人文精神 创新学校管理 下一篇:法制教育,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