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蹲底事故的故障处理

时间:2022-08-14 01:39:04

电梯蹲底事故的故障处理

摘要: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电梯设计与安装水平。但是在电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故障,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因而电梯故障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指出了电梯蹲底故障出现的原因,分析了电梯蹲底事故障处理方法,希望对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电梯;蹲底事故;故障处理

随着我国建筑行行业的发展,形式与功能多样化的电梯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梯行业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电梯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电梯安全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电梯上安装的电气、机械等多种设备的是否完好无损,直接影响到电梯的运行情况。本文主要对电梯蹲底事故的原因和故障处理方法进行讨论,旨在加强电梯的维护与检测,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一、电梯蹲底原因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急速下滑或者在下行时无法有效停止而冲向了底坑,通常被称为电梯“蹲底”事故[1]。造成电梯事故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电梯超载

电梯蹲底是一种常见的电梯事故,而电梯超载往往是导致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电梯制造与安装》条例规范可知,电梯超载指的是在电梯运行中的实际载荷超出额定载荷10%,通常不少于75kg[2]。当出现超载现象时,正常情况下,电梯轿内出现相应声响或者发出特定的光信号,从而通知电梯使用人员,同时凭借驱动力,电梯的自动门会保持在完全打开的状态。另外,电梯长时间停用,或者由于受到底坑和井道潮湿环境的影响,会使在电梯轿底位置的超载装置的部分零件锈蚀,从而导致动作失灵,当电梯出现超载现象时,不能自动将安全回路断开,导致电梯不能有效制停,而出现蹲底。

(二)端站开关失效

电梯的端站通常都设有限位、强迫换速和极限开关等保护开关,也可被称作越程保护开关。保护开关的设计,主要是防止电梯控制系统方面出现故障时,而造成电梯到达底层或者顶层而继续运行情况的出现。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制动器失效、曳引力或动力不足而导致电梯轿厢出现越程的现象,此时端站的保护开关则无法发挥作用。通常情况下,安全开关失效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限位开关失效

电梯轿厢结构结构架上安装的碰板出现松动、触头方向的接触器释放迟缓或者彼此粘连而致使制动器不能及时抱闸或失去抱闸功效,最终导致限位开关的动作失效。

(2)强迫换速开关失效

强迫换速开关失效主要表现为安装在电梯轿厢中的碰铁等装置或者换速开关中的碰轮结构出现松动、电气触点粘连进而不能有效释放。

(3)极限开关失效

极限开关动作失效,导致电梯不能及时停止或者有效减速。

如果端站的三道保护开关不能正常工作,当电梯在超速运行时,会导致电梯出现蹲底故障。如果强迫开关不能正常工作,则电梯就不能进行减速,电梯就会越出端站位置,若限位开关失效,即使极限开关功能正常,轿厢仍然不能在到达缓冲器之前的位置停下来,进而极易导致出现蹲底事故。如果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一同无法正常工作,即使强迫换速开关有效,在制动器失效的情况下,电梯依然可能发生蹲底。

(三)制动器制动力不足或失效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制动器起到了有效制停作用。电梯安装与使用相关说明中指出,当电梯轿厢上下运行过程中,承载有大约125%额定载荷时,制动器应该确保轿厢能够及时安全停靠[3]。而当制动器失效时,则有可能导致电梯存在溜车的危险。

二、电梯蹲底事故障处理方法

(一)及时检查

(1)检查制动器

当电梯投入使用后,需要对制动器及时进行检查。当制动器检查没有达标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对紧压弹簧进行调节,而是需要进一步对制动器其它零件进行检查,查看抱闸和松闸是否能够动作灵活;要确保制动器制动过程中,其两侧的闸瓦能均匀、牢靠与紧密地贴在制动轮面试上,同时要保证在工作时,闸瓦制动轮之间不发生摩擦[4]。还要及时查看制动弹簧是否存在松动、损坏和腐蚀等情况,一旦出现这些现象需要及时处理。此外,还要对电磁线的圈接头情况进行检查,线圈表面不能缺少绝缘保护,避免接头松动等情况导致短路现象的出现。

(2)检查传动部件与电气系统

当电梯在工作过程中,发出了异常声响时,需要对曳引机主轴、蜗杆、齿轮以及轴承等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由于间隙过大或者磨损过度而导致松动现象的出现,检测电梯电气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而英系那个电梯正常运行或者安全开关存在隐患。

(3)检查限速器――安全钳

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期,需要对电梯运行速度、电气动作速度等限速器进行检查,判定其与电梯额定速度是否相比配,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对于一些运行时间超过2年或者没有得到限速器调试证书副本的限速器,需要立即进行相关动作校验。如果限速器的运行速度与标准中的规定不相符时,需要停止使用,更换达标的限速器。在对限速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查看限速器的绳索是否真正对准限速器的加紧靴,若存在偏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如果调整之后,依然存在偏差,则可能是限速器自身结构内部零件发生破损,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限速器绳索张力要超出安全钳起作用时所需量力的两倍,通常为300N。

(二)采用信息技术

以前的电梯大多都是电器控制,由于切断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进行自动切断,往往会造成电梯蹲底或者冲顶故障的出现。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梯基本都是电脑或PLC控制,只需要在输入端是增加一个合适的检测点,把经常需要使用和检测的接触点与该点进行串联,并且在相关的程序输入特定指令,电梯在每次启动前,如果该点没有接通,则电梯不会启动。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常用触点闭合的要求,从而能够防止电梯蹲底事故的发生。

另外,对于一些可用编程控制的电梯(PC机),当PC机接受到呼叫电梯的信号之后,就会自动运行,并与曳引机的光电偏码器把脉冲发出,同时能够把电梯轿厢运行位置转化成光电脉冲信号,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从来对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和位置进行判断[5]。但是当电梯处于检修状态,电梯轿厢位置已经超出强迫减速开关位置的时,此时如果电梯从检修状态转换到自动运行状态,电梯会以额定的速度向下运行,即使限位和极限开关发挥了作用,电梯的轿厢仍然在惯性作用下发生蹲底。为了更好的解决该问题,可以把电梯复位基站设置在距离站1―2层中的某一个位置上,而不是设置在楼层的上下端位置,同时还要在井道内部设置一个“乱码”复位开关,用其来代替具有同种功能的限位开关,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类似电梯故障的发生。

三、结束语

电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梯安全运行,对于确保生命安全和正常工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蹲底作为电梯事故中的一种常见故障,危害性较大,我们需要对其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加强对电梯制动系统、超载保护及超速保护等装置的检测与日常维护,同时要掌握乘梯的正确方法,促进电梯安全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章荣建.电梯蹲底和冲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机电技术,2012,(06):30.

[2]黄雄武.电梯蹲底事故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的探讨[J].现代机械,2013,(08):25―26.

[3]张梁娟,朱昌明,史熙,张鹏.电梯蹲底事故中乘客冲击响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11):28―29.

[4]罗哲,范围.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06):14-15.

[5]汪艳娥.电梯轿厢冲顶和蹲底的原因[J].起重运输机械[J].2013,(03)12:19-20.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 下一篇:探析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