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梦、成都梦

时间:2022-08-14 01:22:15

全球20%的电脑在成都制造,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成都封装测试,7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成都生产。世界各地用户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每2台中就有1台配置了“成都智造”的中国“芯”。

5月23号下午,成都IT产业跨越发展十周年暨《IT梦、成都梦――成都IT产业发展回顾、启示与展望》报告会在香格里拉酒店召开,记者一行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聆听了专家论坛上几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会后,记者感触最深的是:IT梦、成都梦其实就是多次提到的实现伟大“中国梦”在四川、在成都、在微观领域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反映。

成长轨迹:IT产业日渐壮大

2001年开启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优势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IT企业进驻,逐步在一些城市形成IT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也开启了成都IT产业寻梦、织梦、追梦之旅。

早在2000年,四川省政府就将IT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来建设,并将IT产业列为六大支柱产业和七大优势产业之首,专门成立了“四川省一号工程协调办公室”。成都市作为四川省规划的IT产业核心区,明确提出把IT产业作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和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都市“一号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进行统一领导和组织,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促进了IT产业快速发展。

2001~2012年,成都市IT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80亿元增长到3777亿元,增长20倍;到2012年IT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3.7%。IT企业近1500家,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近50家,认证软件企业948家,CMM/CMMI三级及以上认证企业73家,通过ISO20000认证的企业5家,通过ISO27001认证的企业18家。经过十余年发展,成都IT产业已在世界IT产业版图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都也借此跻身中国IT产业第四极,成为西部地区的领头羊。

英特尔公共事务部经理顾仪说:“回顾成都IT产业发展历程,不得不提到英特尔。从2005年10月英特尔在成都出厂第一颗芯片,到2010年3月第4.8亿颗芯片下线,英特尔用了4年多的时间,而从4.8亿到2012年1月9日第10亿颗芯片下线,英特尔只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到今天,2013年5月23日,英特尔第13亿颗芯片下线了。可以说英特尔与成都共同创造了中国速度,目前成都厂已成为英特尔在亚洲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工厂。”

“成都现象”:服务环境是关键

在数以百计的城市瞄准IT,将其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推进

的时代背景下,成都为何会脱颖而出,站在IT产业发展的前端,成为标杆性城市?在全球IT产业版图上,成都为何能形成如此气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IT产业发展的又一成功样本,甚至可以概括为“成都现象”?

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兼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这位在成都生活了4年,自称“新成都人”的gentlemen说:“‘成都现象’可以概括为成都市坚持了服务型政府这一理念,一是政府做好了售前服务;二是做好了售后服务;三是做好了持续。”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说:“成都IT产业的崛起为国内外提供了一种产业借鉴,我们把它称为‘成都经验’,一是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的重要作用。真正要发展好一个产业,需要自强、开放、合作,而这恰恰是很多地区做不到的,成都做到了。这次到成都我考察了成都很多企业,包括外企、民企、国企,成都市对待它们一视同仁,为它们打造了公平、平等的环境,这一方面成都市走在全面前列,我甚至认为这也是一种‘成都现象’,这也是总理反复强调的,要从理念上把民营企业放在和国有企业平等的地位上来考虑,为民企、国企、外企打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环境。”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说:“回顾成都IT产业跨越式发展经验,成都IT产业的崛起充分利用了国家西部大开发之政策,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之机遇,借助了成都国际化发展之势能,依托了成都包容文化之‘人缘’,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英特尔是成都IT产业发展的龙头,它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关注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关注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现实的发展;关注宏观环境的发展,不仅仅是微观个体的发展;关注实实在在的发展,不是表面文章的发展。”

英特尔公共事务部经理顾仪说:“英特尔落户成都带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英特尔在成都的投资,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富士康、戴尔、仁宝、联想、德州仪器、纬创等一大批全球电脑生产制造商及研发巨擘布局成都,也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到成都投资。截止2012年底,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IT企业近50家,居中西部城市之首。”

IT产业再起航:大胆创新谋发展

成都IT产业要再上新台阶,实现与世界级IT产业中心媲美的梦想,必须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变化的新特点,及时跟踪全球IT产业发展的新动向,积极应对各区域竞争的新挑战,大胆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

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说:“成都IT产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在政策环境、基础设施、人才储备、产业链的配套支撑、市场5个方面做得更好、更细、更优,比如政策环境,10年来成都市政府对英特尔不离不弃,热情和服务不减当年,英特尔始终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发展、创新的氛围中前行,未来能不能把政策环境做得更好呢?成都既要能招得来世界500强企业,也要能留得住。再比如基础设施,如今商业和生活成本在不断增加,站在全球的角度看,能否缩减企业的综合商务成本至关重要,而这一切得靠发达的基础设施。因此,成都只有在这5方面做得更好才能在全球IT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说:“实事求是地讲,成都市IT产业在全球不处在高端,不足之处有两点,这也是未来成都IT产业提高档次的关键:一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成都市如何提高劳动力性价比;二是配套企业还需要加强,除了龙头企业带动,还要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拓宽产业链。”

上一篇:如何保证中国的石油安全? 下一篇:青城武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