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时间:2022-08-13 10:47:59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1、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同时,从2010年—2013年三大产业的职位比(第一产业约10%;第二产业约30%;第三产业约68%),据此不难看出第三产业急速发展,服务性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1.2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毕业生依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职位乏人问津。从2010年—2013年不同地区岗位竞争指数的就业情况看。

1.3从2010年—2013年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的就业情况看,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整体职位量占到了43%。然而,因为不受应届生的青睐导致竞争比相对不高。20人以下规模企业21人竞争一个岗位,相比于最高73人竞争一个岗位,落差极大。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诞生了很多微型企业(20人以下),比如创意策划公司、微博传播运营公司、工作室等创业公司团队出现在人才市场上。这类企业其实薪水优势并不弱(20人以下规模企业平均薪酬达5675元),平均薪酬仅次于500-999人规模的大企业。但这类小企业由于不够知名而很难引起应届生的兴趣,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导致他们不敢尝试和顾虑重重。同时,虽然,民企尽管工资不低,仍难受青睐,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受规模、知名度等影响,应届生对于“皇粮”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而民营企业的急速扩张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1.4服务类职位需求旺盛,但大学生盲目择业导致供需缺口较大。因此,“就业难”在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择业难”,很多应届生对于岗位比较挑剔,不能正视自己期望以外的职位。

2、就业指导与服务

2.1求职关键期:

2.2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2.2.1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部门,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顺利实现就业的主渠道。

2.2.2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人才网站获取招聘信息。很多用人单位会委托人才中介机构,对网申的简历进行网上筛选和打分,确定宣讲的目标人群或者下一步面试的名单。其特点:信息量大,种类齐全,网申的必要通道。

2.2.3其它常规方式;各类招聘活动——校企合作——他人推荐方法。3.3对毕业生的建议:

2.3.1摆正就业心态,合理安排求职时间和节奏。本学期招聘高峰已经到来。不同行业背景的用人单位招聘习惯、不同类别的就业项目开始时间均有不同,要善于把握住求职的“黄金时期”。摆正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既不要急于签约,也不要错失良机。

2.3.2优先选择抗风险性强的行业和单位。不要一味追求地域和一时的待遇,以免出现刚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2.3.3充分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本院系各种就业服务资源,以及家人、朋友、校友及老师等各类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应聘机会。

2.4就业观念的误区:

2.4.1求稳。即是讲求保险安稳。

2.4.2求大。即是讲求入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

2.4.3求高。即是讲求高起点、高工资、高福利。

2.4.4求闲。即是讲求清闲和悠闲。

2.5如何看待就业难:就业难的原因:(1)自身素质;(2)学历层次;(3)专业限制;(4)思想观念保守陈旧;(5)工资要求过高;(6)工作地区要求过于狭窄。

3、就业指导思考与对策

3.1面对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以及开展高校大学生非公有制刚前培训以及就业指导市场需求将是未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

3.2就业指导除正确的引导外,关键在于学生本人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多强。根据这些自身基本条件去对照,自己能干什么工作比较适合,才去针对性应聘。这样应聘的成功率就比较高。这样才是正确的就业观。反之,没有正确地估价自己,盲目上阵,就很可能使自己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作者:李向明王萍萍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