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13 10:27:01

巧用“四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四让”语文课堂教学是通过让教师改变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鼓动者,引导学生自己去预习、讨论、质疑、表演、体会,使其掌握学习技巧,获得新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明确目标;自我归纳;自我质疑;自我表演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育必期于达到不需教。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能通解,执笔自能合度。”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教师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鼓动者,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预习、讨论、质疑、表演、体会,这样通过反复阅读并实践探索,使其掌握学习技巧,获得新知。

一、让学生明确目标

所谓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指南针”,也是教学的起始和归宿。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路标,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因此,每堂新课应让学生明确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才能有的放矢。另外,出示课文目标时可根据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有些目标可直接出示给学生,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我先出示这篇课文的主攻方向: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桥。再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时进一步明白课文题目“飞”的含义――我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地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也理解了“夺”的含义――我军奋不顾身地夺下天险泸定桥。

有些目标可让学生在预习中逐步明确。如,教《落花生》时,我将目标设计成悬而未解的问题:我们做人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全文关于花生的线索是什么?在这条线索中作者重点放在哪一个地方?父亲是怎样评价花生的?作者是否理解父亲的话?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在通读课文时,慢慢明白课文主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让学生自我归纳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用,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可见,教是手段,不教才是真正目的。古今名言深刻地阐述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典型的范例,通过范例的讲解、分析,使学生掌握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相似的内容。如,《桂林山水》一文,本文在分别记叙“山”和“水”的特点,其写法类似,都采用开头对比描写,再具体描写其不同的特点。教师可先指导学生详细学习“水”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回顾、归纳,即刚才我们怎样学习这一段,然后运用这种学法学习描“山”的段落,分析“山”的特点。这样通过学法指导,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段的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正是使教学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得到最佳结合和充分发挥的有效手段。

三、让学生自我质疑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探索、创造、驰骋的场地,有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的机会。所以,学生在这民主的气氛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还要教会学生开拓质疑的路子,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也就是明确质疑可以从词入手,也可以从句段入手,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一段时,先出示反问句“您看,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质疑,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于是,学生纷纷提道: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四周会黑洞洞的?为什么会碰壁,难道没有灯吗……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有的发言说“四周黑洞洞的暗指社会黑暗”;有的说“不是指真的碰壁,而是指鲁迅先生被人迫害”。其实无论学生回答如何,所答之处基本上说到点子上了。由此可见,质疑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开流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从无疑到有疑、从质疑到无疑的阅读过程,提高了思维能力。

四、让学生自我体会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运动的事物容易被感知,静止的事物不容易被感知。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对一些看图课文或感彩比较浓厚的课文,有机地让学生充当其中角色,进行表演,加深体会,收到的效果可能比单纯的说教更佳。

如,教《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后,挑选出十一位学生根据图上十一纤夫的动作、神态进行拉纤表演。展示过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扮演对象当时的内心活动,从而体会纤夫生活的艰辛,对旧社会的不满,从而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依据课文的不同体裁特点,引导学生自我板书、自我小结等,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四让”语文课堂是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培养学生自我读书、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袁建国.教育新理念[M].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谈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四环”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