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

时间:2022-08-13 08:35:30

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非临床专业医学生在内科的临床实习面临很多问题,许多带教老师也感到非常棘手。本文阐述了非临床专业医学生在临床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加强学生医德、人文素质、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带教,旨在提高非临床专业医学生在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2

临床实习是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医生角色的一个重要桥梁。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既是医学生全面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其顺利转变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过程[1]。非临床专业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存在内容多课时少,课程涉及范围广;其次,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学生对临床医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临床基础知识薄弱及临床实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实习时间短,给临床实习带教带来诸多问题。我们从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生医德、人文素质、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带教。本文对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1非临床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

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比如检验学专业、影像学专业、药学专业、康复专业等,他们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在前期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中不够重视。他们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记忆不牢固,导致在临床实习中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由于他们认为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几率不大,他们的内科临床实习时间较短,一般是2~3 w。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短短几周临床实习期间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强。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临床实习带教的重点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因而对非临床专业的学生要求不高,带教不认真,指导教学不足。

2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带教措施

2.1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 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带教老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医德高尚、人文素质修养高,充分意识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临床教学质量的保障。我们选择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医德医风好的,得到学生认可的临床骨干担任带教老师。让非临床专业实习生在短短的内科实习期间掌握尽可能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制定全面的实习目标,按照实习计划具体细化实习带教内容,有目的性的临床带教,使学生也明确每天的学习内容。无论学生今后是否从事临床工作,均可在这个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医生的职业很特殊,做为一名医务人员,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医德。在平时实习带教工作中,我们科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十分注重医德教育,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平时查房、和患者及家属谈话等的形象、言谈举止,以及对待患者及家属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实习生入科前以专题讲座、法律法规培训等形式进行基础道德教育,使学生从“理论上”进入临床实习状态[2]。因此我们把医德教育与临床实习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确立自己的职业伦理价值观,成为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合格医学工作者。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重视对人的权力、人格、尊严、健康需求以及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它在本质上是人学,蕴涵着浓厚的人文意蕴和人文本性。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互相结合的综合学科[3]。医师不仅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仁爱、道德、人文关怀等。目前,由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等情况,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我们要时刻通过"医患身份换位"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2.4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临床思维方法的形成和提高,通常是与临床诊疗中的特殊病例相结合,是一种难度很大的临床思维训练[3]。科室每周举行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贯穿采用问题式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采用床边教学及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每天参与收治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再结合每个同学的自身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学习。学生每天参加查房、处理病人等工作,教师老师尽量主动结合病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工作的流程、方法、特点以及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主要结合大课讲授过的病种,实习中尽量让学生每周完成1份住院病历;出科时带教老师客观评价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病历书写等。

总之,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等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而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在临床实习中培养起对患者生命至上的责任意识。总体上,经过临床实习,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具体得了解了临床医学,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了自己对临床医学的错误看法。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提高了自身素质,早期培养了学生的医德、人文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培训、动态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能从根本上改进临床带教水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5]。

参考文献:

[1]王心旺,邱瓞曾,朱可光,等.五届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质量评估[J].医学教育,1999,(3):7-10.

[2]郭晓华,窦忠.浅谈医学生临床实习前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41-42.

[3]李勇,陈俊国.论医学的人文性与医学人文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55-1756.

[4]郭莲怡,刘沛.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520-1521.

[5]吴红燕,程益群,张秀军,等.临床带教教师视角下的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3):440-442.

上一篇:高校寝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探究 下一篇:高职学院学生旷课现象的思考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