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时间:2022-08-13 03:08:00

浅谈实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中有许多自己动手的小实验让学生倍感兴趣。但如果没有引导好学生实验,最终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且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也会锐减。小学科学课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如何做好实验是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所以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开放科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科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科学实验提供,重视科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科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科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一、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

二、实验设计与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

三、做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对于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是没有那么高深、系统、复杂,但小学实验同样遵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验的准备、过程、结论是判断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实验过程、结论、评价是否准确,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实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要分工明确、合理

在实验课上我们普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常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搭配,可是由于小组成员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少数几人,有的甚至就组长一个人,其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动手和发言的机会,常常会出现“权威至上”的小组长或带头人,其他学生的发现和思维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同学们说的他们不一定能听懂,最终只能成为看客,从而减弱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以及实验的兴趣。而且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实验前的小组划分要以水平相近为原则,同时还要坚持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其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

2、实验时要合理调控、引导

刚接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打断学生的实验思路――再补充说明几点注意事项说明的。这样做容易打断实验的连续性,让本就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的小学生没有继续坚持做实验的兴趣。有时习惯站在一旁看学生自己摆弄,不说也不做,这也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然而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不会闲着,他们会很自然地融到学生的实验中,哪个小组材料少了及时给补上,出现意外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把新发现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汇报工作奠定基础。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积极评价,做的不够好的小组及时给予引导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做没有白费,感受努力实验过程的开心,加强做实验的兴趣。

3、实验后要及时总结、评价

实验结束后除了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评价。在关注各小组之间总体情况的同时,也对学生个体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于各小组的后进生,采用纵向评价,使每个学生每次实验后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避免长期只有个别成员受到青睐或者“一美遮全丑”“一人成功全组光荣”的现象发生,这样,不管是好的小组还是相对较“弱势”小组都有得到肯定的机会,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四、做活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科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科学是没有魅力的科学。在教学中,要时时领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尤其是小学科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若利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一些简单实验,寓教于乐,使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与生活相关的实验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不仅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内容多变、方法灵活,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巩固课堂知识,故课堂上要多增添生活中的例子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总之,小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考和培养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如何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探索的。

上一篇: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下一篇:加强调查研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