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回顾与启示

时间:2022-08-13 02:35:22

建国6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回顾与启示

摘要: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向高、由慢向快、由曲折反复向直线上升的发展过程。外贸体制的确立、改革与战略创新,是中国从贸易小国升华到贸易大国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贸易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60年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处理好贸易与产业的关系、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要鼓励贸易方式创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做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回顾;启示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10-0004-05 收稿日期:2009-07-28

一、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贸易体制确立与变革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就确立了新中国“对内节制资本和对外统制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为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采取三大措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特权,没收了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对外贸易企业,并逐步改造私营外贸企业,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随后中央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对外贸易必须置于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下。1952年9月,内贸和外贸分口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外贸部,同时在各大行政区设立外贸部特派员。各大行政区撤消后,在各省和直辖市成立对外贸易局。1953~1978年,中央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变革,使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对外贸易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最终形成由13家专业进出口公司垄断经营全国进出口业务的局面。与此体制相配套,这段时期中国执行的是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

这一时期的外贸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利于打破国外的封锁,有利于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隔离开来,有利于控制中国进出口水平和构成,达到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实现进口替代战略的目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独家经营,难以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统得过死,阻碍了企业与买方、卖方的接触,不利于外贸企业发挥自主经营的能力;(3)产销脱节,不利于生产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不利于竞争能力的提高;(4)统包盈亏,不利于外贸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之路。最终导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割裂,失去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国际资本转移和国际先进技术的良机。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1982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确定了对外经济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1988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和深化外贸体制进行重大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我国外贸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4年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2001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成为指导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2004年7月,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实施,外贸经营从此由审批制转为登记制,彻底放开了外贸经营权。这一阶段的外贸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仅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而且使我国从一个封闭型的贸易小国迅速成长为一个开放型的贸易大国。

外贸体制改革是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的。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包括对外资企业)以及贸易公司自主化改革。外贸企业开始实行政企分开、外贸制、缩小外贸计划范围、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等微观层面的改革,之后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政府、外贸专业总公司和工贸总公司向中央承包出口收汇、上交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国有外贸公司对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

从1992年开始,外贸体制开始以符合“国际规则”为导向。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出口补贴,取消进口调节税;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减少许可证和配额数量;取消汇率双轨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解决了进出口企业购汇结汇难的问题;多次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使之与国际平均关税水平接近。转变管理方式,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对外贸易,关税、汇率、税收、利率等成为主要调节手段,在货物贸易、外资、知识产权、反倾销等各个领域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增强政策透明度。

2001年底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以来。外贸体制进入了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全面改革阶段。主要内容包括:(1)在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下调整和修改不符合WTO规定的政策法规;(2)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允许私营外贸企业迅速发展;(3)转变外贸主管部门职能,强化宏观管理,弱化行政手段,加强服务;(4)制定出口产业政策,建立完善外贸促进体系,推广制。对外贸易体制进一步转向市场化、自由化、法制化轨道。

(三)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转变与创新

建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外贸发展基本采用的是进口替代战略,改革开放后,逐渐由进口替代战略转向了出口导向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转变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新时期发展阶段的特点,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我国外贸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开放型经济的催化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外贸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我国又先后提出了“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大经贸”、“科技兴贸”、“自由贸易XE"等外贸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的不断创新,顺应了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推动我国迅速跃升为世界贸易大国,创造了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的奇迹。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再次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必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服务贸易纳入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服务贸易发展要翻一番,2010年达到4000亿美元。对外贸易发展的范围从战略层面被进一步拓宽。

二、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

得的巨大成就

(一)从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升华

1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1.3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0.9%:1978年达到206.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2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0.8%;2008年增至25616亿美元,比1950年扩大了2256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7.9%;从2004年起,已连续5年稳居世界贸易第3位。

2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国际竞争力达到新高度。1952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83.4%,工业制成品出口仅占16.6%;2008年,工业制成品比重已达94.9%,初级产品的比重则下降为5.1%。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我国在最近的20年内获得大量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也从建国初的几乎没有上升到2008年的1.95万亿美元,使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地位日益强盛,国际竞争力达到新高度,“中国制造”已遍及全球。与此同时,我国进口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到2008年,初级产品进口达到32%,制成品进口降到68%。

3 外贸经营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建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只有13家国营专业公司有权经营对外贸易。2004年7月1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与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同时颁布实施,集体、私营企业开始全面进入外贸流通领域,外贸经营主体形成国营、外资、民营三足鼎立的格局。

4 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建国初期,我国主要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贸易伙伴市场单一。2008年,我国的贸易伙伴有220多个,几乎同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

5 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提高。建国之初到197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仅为9.8%。到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上升到58.2%。外贸依存度的大幅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告别了封闭型模式,走上了开放型经济的道路。

6 服务贸易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到1990年以前,我国服务贸易基本上没有数据可查,1990年以后开始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统计。到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3044.5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5位。迄今,我国有106个服务部门向WTO成员开放。

(二)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局限,可以分三个阶段来概括。

(1)建国初期主要通过组织内外物资交流,帮助调剂供求和稳定市场物价,扶持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恢复和发展;争取所需物资的进口,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迅速建立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展突破帝国主义对我国封锁禁运的斗争;促进国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壮大,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进出口商的积极性,使他们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服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对外贸易取得了反封锁、反禁运的重大胜利,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活跃城乡物资交流、改善人民生活和抗美援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一五”时期主要围绕国家工业化的中心任务,有计划扩大内外物资交流,积极增加进口,为我国换回了大批生产建设所需的机器、工业器材、原料等重要物资,促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面实现。

(3)1958-1978年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党在指导思想上也出现了失误,虽然进出口增长有起有伏,但在调剂余缺、弥补我国技术和资源不足方面仍然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为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改革、开放和发展。对外贸易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还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拉动经济增长达到2.4%。

二是改善我国经济结构,加速了工业化进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通过扩大出口,利用获得的资金,引进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本品、原材料、技术等,改变了传统产业格局,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我国的总体竞争力。

三是推动国内技术进步,体现了“后发优势”。对外贸易是我国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知识产权的跨国交易本身就构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线,实现了产品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国内技术进步,这种“后发优势”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强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出口国内生产相对过剩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可以缓解国内供求矛盾,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我国手机、电冰箱、电视机、摩托车、服装鞋帽类的出口依存度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而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原料,也能够通过对外贸易得以补充,我国已成为世界铁矿砂、氧化铝进口第一大国和原油进口第三大国。进出口的良性运作,不仅弥补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失衡,提高了总产出水平,而且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增强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五是促进资本积累,提升了规模效益。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8.4亿美元,2008年已增至19500亿美元,目前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规模效益。

六是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了国内就业。外向型经济的日趋活跃,带动了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全国目前从事外贸的企业已超过40万家,占登记注册企业的8%,与进出口有关的从业人员总数已经超过1亿。

七是关税规模的扩大,增强了国力。从1994年开始,海关税收连创新高,到2008年。全国海关税收收入9161.1亿元,占当年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16.9%,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一)对外贸易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的要求;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要求,“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借互补”。按照“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指导思想,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逐渐被打破,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逐渐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党中央确定

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不仅促进了“两个市场”的对接,而且通过进出口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进行。

(二)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必须协调发展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政策以重工业为主,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入不足,贸易政策也主要侧重进口重工业所需的成套设备,轻工产品和消费品的进口被忽视,最终造成了工农业剪刀差和消费品短缺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政策分阶段进行了调整,电子产业、信息产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受到重视,贸易政策一方面对这些产业发展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制定了优先进口政策,另一方面也通过进口高关税对这些产业加强了保护。二者的相互配合,使我国的家电、通信、汽车等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在建国以来一直处于弱势,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服务市场的大幅度对外开放,给我国服务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并首次把服务贸易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实践证明,只要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动机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国家可以通过一系列贸易政策上的调整引导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裴长洪等,2006)。

(三)协调处理好内资企业贸易与外资企业贸易的关系

在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性质构成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出口为55.3%,进口为56.4%,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我国全部进出口的一半以上。在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出口中,中国的真实收益并不算高,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设计、研发、品牌等环节,留给中国人的不过是比例很小的加工费。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丧失市场定价和产业升级的主动权。外资企业还享有无原则的“超国民待遇”,使得相当多的内资企业不是努力改进技术和管理,而是千方百计转换身份,去获得“外资”的名分。如何协调好外资企业与中资企业的关系,如何保证国有企业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如何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如何从外贸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如何防止外资企业的垄断和龙头行业的控股权、以及产业安全等,成为当前和今后制定外贸政策和外贸管理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

(四)内需与外需协调发展

内需与外需协调发展,既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实践证明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陈德铭,2009)。

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既不能单纯强调内需为主,也不能过分夸大外需的作用。从长远来看,我国目前应在稳定或促进外需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持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既要防止从外部输入经济波动,也要防止外需结构不合理加剧国内资源供求矛盾,还要防止外需扩大加剧投资与消费失衡。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是外贸管理中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五)利用贸易方式创新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立通道

在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通过从日本、香港、西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加工贸易项目,我国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加工贸易有效承接了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从2006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以超过20%以上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服务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上升到第五名,改变了长期由美、英、德、法、日包揽世界前五名的垄断局面。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必须通过贸易方式创新,为服务产业国际转移建立通道,促进我国金融保险、通讯、物流、商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

(六)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摒弃贸易保护主义

我国从贸易保护逐渐走向自由贸易,经历了建国以来60年的漫长岁月。历史上那些经济活动高效的国家,往往都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国家。但是,世界上纯粹的自由贸易又是不存在的,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往往交织在一起(陈德铭,2009)。贸易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两个概念,世贸组织允许各国合理保护自身利益,其规则中存在例外、幼稚产业保护、贸易救济、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保护条例。但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正当的贸易保护,是对多边贸易规则中救济措施的滥用,不但会损害本国消费者利益,也容易招致对方的报复。

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仍将为解决就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而推动出口较快发展,以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我国初级阶段特点所决定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困难,贸易保护主义只能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更不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产生以来,一些国家纷纷出台保护措施,发达国家也相继提出“产业回归”、“再工业化”、“买国货、雇国人”等观点。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与贸易地位上升,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多,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此,我们要积极支持自由贸易,维护开放、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体系,在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较量中,成为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

上一篇:商业银行X效率: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新中国60年外经贸法制建设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