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下大学毕业生配置问题探析

时间:2022-08-13 01:16:54

劳动力市场下大学毕业生配置问题探析

一、问题的缘起

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配置则能够实现人力资本效用的最大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本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来实现的。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对大学毕业生配置状况的关注还不够全面。事实上,大学毕业生配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就业难”联系在一起的:“就业难”只是某一区域或者行业的“就业难”,并非全面的供给过剩。因此,在高等教育扩展的背景下,从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如何配置好和使用好作为高端人力资本载体的大学毕业生,将是一个急迫和重要的课题。

二、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均衡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均衡配置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高校等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在价格、制度和政策因素的引导下,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向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但从整体上看,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的不均衡状况仍比较严峻。1.城乡之间分布差异巨大,但差距在逐渐缩小由于我国仍存在着较明显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和城市,在这种状况下,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城市,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工作,毕业生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存在巨大差异。从数字来看:第一,2002—2009年,在城镇就业的大专以上受教育者占全部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比例始终维持在88%左右,只有12%左右的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选择在乡村就业。但从整体上看,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出了缩小的趋势。2002—2004年,城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平均为乡村的16倍;2005—2009年,城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平均为乡村的11倍。2.区域之间分布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优势明显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双向选择”的转变,从“孔雀东南飞”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就愈发突出起来。1997—2009年,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始终在50%左右,中、西部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则不断降低,而且随着学历程度提升,这种集中现象更加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中的趋势也十分突出。其中,京、津、沪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且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而其他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的差异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的趋势也不明显,因此,不同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京、津、沪和其他地区之间。3.行业之间分布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吸纳力增强虽然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展,但不同受教育层次的就业人员在行业间的分布格局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林、牧、渔业工作;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初中和高中受教育程度者分布比例较高的行业;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员多选择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工作,在信息传输、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等行业分布较多的也是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从业人员。从这一特点上看,第三产业中的生产业对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需求较大,成为他们主要的就业去向;同样属于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居民服务业,对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的容纳力则明显不够。

三、大学毕业生不均衡配置的形成原因

作为高端人力资本的载体,大学毕业生的配置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效率的高低还将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衔接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形成了高等教育扩展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不均衡配置的现状,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大学毕业生的供应明显不足,是产生三大失衡现象的本质原因。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的中期阶级,而且毛入学率指标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0%,但是从我国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的占比看仍然较低,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就业人口中仅有7.43%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只是就业人员的一个较小组成部分。以初中受教育程度为“主力军”的劳动力队伍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是大学毕业生配置失衡的首要动因。决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易的根本因素,不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经济增长的结构,即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产业和企业来驱动。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中51.6%仍来自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的贡献率高达44.7%,而来自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才43.7%,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格局,这看似矛盾,其实是现行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如果简单地将一个产业划分为设计、生产、营销三个环节,我国主要承担了生产环节,设计和营销环节都在外,这种“微笑曲线”两端在外的模式除导致我国经济只获得很低的附加值外,也导致了对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的强大需求,而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则需求不旺。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导致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均衡的基本障碍。制度性分割主要是以户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为屏障,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若干个子市场,早期是城乡之间的分割,到后来不仅有城乡之间的分割,更有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体制内市场和体制外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之间的分割,呈现出一种多元分割状态。以城乡之间的分割为例,目前我国的城镇越来越成为“生产的中心”、“就业的中心”和“消费的中心”,而农村则越来越沦为“资源输出的基地”和”劳动力流出的基地”,这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学毕业生向农村的流动。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于向公共部门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市场流动,因为公共部门或事业单位可以带来多项实际利益,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子女入学等,而在民营企业就业则往往缺乏这些福利保障,而且存在较大的劳资风险,这种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分割的事实。最后,政府相关政策不到位,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均衡发展的政策因素。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整经济结构和制度改革等,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对于如何提高毕业生质量,高校自然是责任主体,但政府对高校若管得过多,高校自得不到落实,千校一面就难于避免。比如,对于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使社会经济环境更有利于创业,使创业成功的概率更大,使创业成为一种风尚,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事实上,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还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有关政策不完善或者是落实不到位。再比如,对于如何进行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可以说离开政府的推动是寸步难行的。

四、实现人力资本均衡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教育供应,优化教育结构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快,甚至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教育过度现象,但总的来说,中国仍不是教育强国,人均受教育程度、政府的教育投入、教育的地区差异、教育质量等都有待提高和改进。特别是教育体制、机制不适应教育自身的发展,也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做了很好的规划,关键在贯彻落实。要继续扩大教育规模,但更要处理好教育的结构,提升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并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公平的关系。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要创新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和培养模式,提升高校的办学自,鼓励和促进大学之展开合理的竞争。

(二)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需求

决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易的根本因素,不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经济增长的结构,即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产业和企业来驱动。相同的经济增长,不同的产业结构所带动的就业数量以及就业结构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两难”并存的矛盾,必须继续调整经济结构。一是转变产业结构,从主要依靠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这种转变的关键是要使要素价格能反映稀缺性,使企业根据价格配置资源选择经营发展方式。二是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结构,特别是要给私人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环境,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完善劳动力市场,从制度改革层面来看,一是继续完善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减少大学毕业生择业和流动成本的政策措施。如基层就业政策,200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那些自愿去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等。这些制度和政策总的来说是有效的,可进一步完善。二是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不仅使劳动力可自由流动,而且要使公民可自由迁徙,减少城市户籍和非城市户籍居民的福利和权利差异,从而缩小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制度性经济差异。

(四)发挥政策优势,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政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政府目标从增长优先到就业优先的转变,是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保障。二是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多吸纳毕业生工作,或为毕业生购买更多的岗位。政府可以适当扩大对大学毕业生的雇佣,特别是在就业困难时期要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可以是直接雇佣,也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购买一些公益性岗位,还可通过给企业减税或支付工资的方式,鼓励企业多雇佣大学毕业生。三是综合运用有关政策,为促进就业提供支持,充分激发微观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本文作者:郝淑玉

上一篇:劳动力市场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探讨 下一篇:劳动力转移下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